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4篇 家校交流会主题

时间:2023-11-30 09:5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4篇 家校交流会主题,以供参阅。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4篇 家校交流会主题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1

  班主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个辛苦的差事。这个在学校里最小的“芝麻官”,却拥有庞大的“人脉网”——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每天总有忙不完的琐碎事。在这里边,最微妙的关系要数和家长的关系啦,是战友还是对手?总游移在这尴尬的边缘,徘徊,彷徨。董大方老师的报告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绽放了温馨的花朵。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方法。

  首先,家长和老师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我们应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站在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老师不能高高在上,把家长看做是被教导者,家长也不能把老师看做是服务员而气指颐使。二者在地位和利益上是平等的。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诚意。诚意才能拉近交流者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真正关心,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留守学生较多,父母难得回来一次,那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更详尽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情况;用了多长时间;在家里是怎么玩的;都玩些什么;有些什么令人欣喜的事;有什么特长等等。你了解的信息对加深了解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表示出你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用我们的真诚赢得家长的真诚,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温馨的环境。

  再次,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地与家长交流,在心理上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校讯通短信交流;召开家长会;接送学生时等方式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联系家长,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王凯钰,冯祥龙

  等同学,主动学习意识差,在家拒绝写作业。我建议家长不要以训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去做,而应更加重视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去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不要吝惜我们对孩子的表扬,试着转换一下方式。一段时间后,这两个孩子有了很大转变,考试成绩由原来的D级上升到C级。

  最后,注意沟通的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老师千万不要把家访变成了告状会,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交流问题。因为用适合对方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方才更易于接受。让家长相信你是为孩子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交流的,而不是单纯的膏状。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只有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总之,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只有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2

  在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中,家庭和幼儿园是最重要、最直接的环境。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专业标准》所列举的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中明确提出“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大部分的新老师来说本身经验不足大部分都是理论化的知识,实际交流中往往是纸上谈兵不知道如何真正沟通。通过翻阅书籍,这本书的前言吸引了我,“幼儿园如何与家庭建立联系?如何提高家园沟通的有效性?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服务?当与家长的观念、傲法出现冲突时,教师有何应对的措施与技巧?”。

  由汪秋萍、陈琪主编的《家园沟通实用技巧》这本书中这是一本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支招可操作性强引人反思切实有利于做好家园工作的书籍。幼儿园教师要同时面对幼儿和家长两个群体,既要懂得幼儿的心理,因材施教,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育儿共同体”,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如果家园工作缺失,各项工作都将难以推进,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本着可读、实用的原则,为贴近读者的心灵,这本书通过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剖析教育的真谛,体现教师与家长之间平等、尊重、朋友般的关系。这本书共各位五个部分,看完第一部分《缔结纽带》,主要是从幼儿园层面介绍如何与家庭建立联系,我们教师作为幼教专业人员,在家园共育中承担主导作用。应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促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书中讲到“家长会”是集结家园共育的力量,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不同,家长的需求不同,家长会中的内容和重点也要有所侧重,小班侧重于保育工作;中班家长最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如何展示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将孩子们的进步呈现给家长则是内容重点;大班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如何引导家长们更好的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工作重点。我们要适时地调整家园联系的内容,以便家长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之后第一辑又从“家长委员会”、“家长参与”、“家长资源”、“家长学校”、“成长档案”等方面一一分析了这些内容,每篇文章都是由“阅读指引”、“案例及分析”“教育策略”、“延伸与讨论”这几部分组成的,内容生动,便于理解掌握。“阅读指引”是画龙点睛之笔,“案例及分析”描绘一幅幅温馨而熟悉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深受启发,并结合理论,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缜密到位;而“教育策略”会告诉读者如何让家园工作形成合力,共创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延伸与讨论”能让人阅读后拓宽思路,深刻反思。总之,对幼儿的成长而言,家庭和幼儿园几乎各占了半边天。而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地开展家园沟通工作,这本书正是一个幼儿教师的好助手,阅读中犹如聆听优秀教师的家园沟通工作感悟和经验分享,让我更加有兴趣耐心研读,为家园合作的`发展添砖加瓦。

  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同心协力,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充分发展。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3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需要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沟通是做好家园工作的第一步。

  孩子们从刚入园时的好奇、懵懂,经过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孩子们慢慢对幼儿园有了更多的认知,孩子的个体差异逐渐明显。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样,个体发展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比如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强、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在班级里规则意识强、喜欢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等等。但是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需要提高。我和班里的老师经常讨论班里孩子的情况,发现有几个小朋友需要在行为习惯方面提高。这几个小朋友有共同的问题:规则意识差、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自我为中心等等。我们预约了孩子的家长,主动跟家长约谈。约谈时先请家长说一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他们发现的孩子的优点和问题。我们老师也说一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孩子需要提高的地方。并且针对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和方法。

  通过谈话沟通,发现这几位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吃惊,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家长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而且很重视,愿意配合老师做出改变。一个小小沟通谈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和家长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4

  8月23日上午,我们再次齐坐文体中心,学校请来了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的马靖校长,为我们做了关于家校沟通的培训,马老师亲和有力的言辞让我们个个心服口服,她的方法原理我值得我们学习贯彻。

  回想我们每学期也总有很多次的家长会,也曾有老师认为家长会太频繁,老师忙活,家长却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家长会效果不佳。在这里马老师就给我们提到了如何让我们的家校沟通更有效,任何的沟通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都是徒劳。我们总是感慨我们的学生生源差,家长素质不高,很多事情是既定的,是我们很难改变的,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力而为,我们现在的生源,现在的家长要比一些贫困山区好很多。我们所拥有的,就是我们应当珍惜的。

  想要家校沟通有效果,一定要让家长认可我们,愿意听我们说的,接纳我们,因此首次家长会就异常重要。马老师说他们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定会达到这样的目的,让家长认识学校,认可学校,支持学校。所以每一次的家长会都像是在打一场战役,一场必须胜利的仗,老师们会精心准备家长会,设置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如何递进,怎样才能让家长会深刻有效,等等,这都是他们要准备的,想想自己的家长会,真心觉得太草率了。并且我们的每次家长会针对性不强,我突然觉得家长会不应该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比如开学初、期中或者期末,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挑选一个主题开展家长会,不是说学生的学习、作业、成绩,而只是探讨如何做好某一方面的教育,比如劳动,比如感恩,比如善良......

  工作这么久以来,也曾听闻见识过一些家长和老师争吵,或者直接告状到校长那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毫无理由的站在我们老师这一边,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些身在一线的老师都是伟大的,教着百十个学生,照顾着百十个学生,操持着百十个学生的学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家校沟通不到位。马老师在培训过程中给我们看了传球实验的视频,本来是让我们数总共传球几次,基本上大家都没有数清楚,但关键不在这里,在传球的过程中不仅有人换了,连场地的背景也换了。得出的结论就是,当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到其他的关键点,并且有可能我们最集中注意力的那一点我们看到的也是不完全正确的,正如我们都没有数清楚到底传了几次球。然而我们很多时候与家长发生矛盾,都是因为孩子回家给家长传递了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信息,导致家长误解我们,于是不愉快的事情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还要帮助家长树立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思想,不能盲目相信孩子的言论。

  在我平时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曾听到过这样的话,“我不识字”、“我们太忙了,孩子都是他爷爷奶奶看”“家里还有他弟弟妹妹,对他疏忽了”“老师您多费费心”......类似的话如天上繁星。家长完全把学生的教育推到老师身上,我们在学校只负责学校教育,陪伴孩子最久的还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辅导学生作业,而是关乎学生人格、人生、未来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们首先要承认家长所推脱责任的言辞,承认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然后再用恰当的言辞方法指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不过这推行起来应该很难。很多时候家长会我们说了很多,下面是没有回应的,没有家长愿意分享他的经验方法,甚至也没有家长提出质疑不满。所以家长会调动家长情绪也是相当重要的,如何调动,我想这又回到了家长会主题中,每次都是学习、作业、成绩当然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说些有意义的更好,不仅对家长有切真切实的影响,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家庭教育中得到好的教养。

家校交流会心得体会范文4篇 家校交流会主题相关文章:

期中考心得体会(最新6篇)

高中生个人军训心得体会锦集8篇

教育教学实习心得体会7篇(实习心得体会高级句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7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心得

实验室培训心得体会必备12篇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10篇 军训心得体会作文

个人读书心得体会8篇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4篇 监狱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9篇(冬季军训心得体会)

初中军训心得体会(精品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