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篇(抗美援朝70周年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15 08:0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篇(抗美援朝70周年的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篇(抗美援朝70周年的心得体会)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1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的图片。当时听说要去观摩,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好想知道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在此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浏览了许许多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有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抵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些照片后,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朝鲜,一个与我们中国毫无关系的小国,在强大的美国攻打它时,我们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一起抵御美国疯狂的侵犯,以至于损兵折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都是我们中国对和平的渴望,为了不让朝鲜受到美国的侵略,为了世界上没有弱肉强食的事件,我们中国,甘愿出一份力,以换来世界的和平。更让我敬佩的,还是在战争中,那些志愿者在枪弹雨林中,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的背影。他们在罪恶的子弹和冷酷的炮弹面前,显得沉着冷静,毫无畏惧,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尽管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邪恶的子弹刺穿胸膛,但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心中仍未改变。虽然有些英雄们被这场战争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但他们那高大英勇的形象,依然在我们心中永存!我想,他们在这场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吧!

  看着这一张张图片,我感觉仿佛来到了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激烈的枪炮声,耳边有仿佛传来了鸭绿江边,那些英雄志愿者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美帝国主义!”“中朝联盟万岁!”。

  回首昔日,在瞧瞧我们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而感到庆幸,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继承和发扬英雄的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2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我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经典战例,不仅雄辩地证明了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这个著名论断的科学性,而且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军政治工作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军的优势所在,为我军打赢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国侵略军,取得战争的辉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研究和借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对我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树立打赢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一 战争的正义性,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础,是我军打赢的力量源泉

  彭德怀同志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一切正义的战争,由于政治的进步,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战者士气高涨,从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反之,非正义的战争则因为其政治上的孤立,失道寡助,军队士气低落,而最终归于失败。

  朝鲜战争中,美国无视我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出兵,并疯狂叫嚣: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国军民以深厚的国际主义情谊饱满的爱国热情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迅速投入了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尊严 捍卫社会主义道路 捍卫正义的战争中,斗志昂扬 不畏强敌敢打必胜,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树立打赢信心,胜利永远是属于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人民军队的。首先,我国的性质和一贯在国际上奉行和平自主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其次,战争是敌对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抗,这种综合性的对抗往往以人民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战争中,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运用军事的政治的 经济的 科技的 文化的 道义的方式支持战争,发挥政治 经济 文化科技等各战线的群体力量,增强战争的潜力和实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再次,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斗争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强敌干涉。必然会遭到全世界正义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必然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必然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人民战争正是我军优势所在,是战争的持续力和后备力所在,这就注定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二 我军政治工作是一个继承发展 不断创新的体系,是我军打赢的思想保证

  我军的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方法是经过了长期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积累,并且吸取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思想精粹,从而成为我军的精神力量,成了我军的优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

  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的宝贵经验。场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和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最为典型的一场战争。志愿军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参战军兵种之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空前的,先后参战的有:步兵27个军又1个师,直接参加过第一线作战的为25个军又1个师;地面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高射炮兵5个师又10余个团和60余个独立营;坦克3个师;空军歼击机10个师又1个团,轰炸机3个大队;还有雷达探照灯部队为空军和高炮部队作战服务。另有铁道兵10个师和1个援朝铁路总队,工兵15个团担负铁路 公路的抢修新建和各种工程保障任务,有2个公安师担负后方警卫和公路线上的防空哨任务。

  在这场战争中受到锻炼的部队先后共有290万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 空军 海军,步兵 炮兵 工兵 坦克兵 铁道兵 防空兵 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场战争的作战经验,对于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训练和保卫国防作战及援外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这场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军事变革,使我军作战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主要是:由单一步兵作战向现代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由单纯地面作战向现代立体作战的转变;由主要实行运动战向既注重运动战又注重阵地战的转变;由单纯前方作战向现代前后方全面作战的转变;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向组织现代后勤保障的转变等等。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

  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

  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

  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篇(抗美援朝70周年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3篇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观后感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观后感3篇(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大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