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04 08:24:05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供大家赏析。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

打造一间温暖的教室,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当一个老师用他所有的精力、善良和创造力来培养学生时,他注定是出类拔萃的;当一群来自移民家庭的贫困学生如此幸运地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时,他们的生活注定是不正常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完整地收录了雷夫·埃斯奎斯老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对话等精彩内容,以及各媒体的报道与其他一线教师的心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与雷夫老师面对面,了解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领略一线教育甚至会和教育精神的过程。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雷夫老师高尚的人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夫老师曾经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81年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现在是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的一位五年级老师,教授棒球、阅读、写作等课程。雷夫老师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教师长达30年之久,这个学校学生大多数出自贫困家庭,贫困率高达90%,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的母语都不是英语,这样的学生背景给雷夫老师的阅读、写作课程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可是,即便是在如此落后的基础上,雷夫老师通过数年的教育实践和辛勤努力,最终创造了震惊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奇迹,他们学生最后大多考入常青藤名校,因为这样的教育佳话,雷夫老师也被尊称为“天才与圣徒”。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雷夫老师的言行总是一致的。从雷夫先生说的每一句话中,我都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真诚。为了证明他的教育哲学,他去了霍伯特小学任教,霍伯特小学的学生主要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雷夫老师把这个小学作为他的教育实验室。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这些成就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使得我们对“教育”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雷夫在霍伯特小学的教学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的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偷窃和吸毒是很常见的,他们孩子的许多父母都是贫穷的非英语母语者。面对这样复杂的教学背景,雷夫老师的许多做法都相当的明智,但对于当时的人而言,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雷夫老师每天都在上课,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上课时间,学生们没有暑假,一旦他们犯错误就会受到惩罚。这样严苛的教育恐怕现在学生谁也不愿意接受,但雷夫老师做这些事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什么让这些学生能够乖乖地听从安排呢?我想这恐怕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雷夫老师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最大法宝就是“公平”。正如雷夫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你可以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但必须是公平的。即使是惩罚孩子,你的惩罚也一定要公平。如果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的话,你可能就会失去在孩子们心中的信任。”雷夫老师开发了众多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摇滚乐、棒球、出演戏剧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信任中独立学习和行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个性得到全面塑造,这就是信任的教育效果。为了这份信任,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工作了30多年。

雷夫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我是一个好老师,但仍然无时无刻不感到教学的艰难,无时无刻。因为我必须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在一个不诚实的世界里做一个诚实的人,如何在一个不友善的世界里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一定要告诉在座的老师们,遇到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雷夫的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也是一名小学老师,面对班上四五十名八九岁大的孩子,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课堂之外的知识,如何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解释课堂之外的社会。

雷夫老师不是超人,不是资深的教育家,更不是成天坐在主席台上大讲教育改革、大讲国民教育的专家。这一点他在书中写到:“我痛苦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超人。数以万计的老师都在努力另辟蹊径,我亦如此。像所有‘直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

雷夫老师的学生为何成功,我认为首先考虑的一个词就是“爱心”,其次是“信任”。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用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示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是什么系统的教育理论,更不是教育改革指导纲要,而是雷夫老师从教25年来用爱心、信心教育每一个孩子的做法,是教学当中的反思积累。但字里行间包含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动。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准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第六阶段的道德要求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慎独”不谋而合。他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注重写作的培养,并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他让学生热爱地理和历史,和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音乐和美术的修养,热爱运动,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所有这些,看似和普通老师没什么两样,但在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充满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学生和他在一起快乐无忧,每项学习学生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旅行两项活动,更让学生全情的投入和无限的热爱。

雷夫也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大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径”,即实现了“终身性”教育,也没有影响应试的效果。引起我心灵微震还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曾经他自认为自己的科学课上的很完美,并让他的继女来欣赏。女儿一句“将来没有一个学生会成为科学家或从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来寻找问题,最终找到原因,改变了方法,后来的学生不断的有科学家或医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现。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雷夫老师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们的使命和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并保持独立的个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保持真实、善良和美丽,摆脱成人世界的诱惑,最终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56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记得那是我第一年做班主任,我们班一个男生也像艾里克斯的似的,在连续三天“忘记”带作业后,最后,我再也忍不住,当着全班学生对他大吼大叫,把他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地上,让他找作业。其实,我早已明白他又忘记写作业,我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而生气,而是因为他一次次的对我撒谎,让我很气愤。看了艾里克斯的这个故事,我想,我比艾里克斯的老师幸运,孩子的家长并没有找到学校来找我算账。其实,此刻看来我和那位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对这个孩子造成了伤害。如果当时,我像雷夫对待丽莎一样,那事情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也许这个男孩自己就会不好意思的来向我承认他撒谎了,也可能以后都会完成作业,或许……

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那么冲动,学会用用心的态度与耐心来应对问题,处理事情时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建立了与学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诚实、公正而又通情达理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避风港。我学会了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多做加法,以此激励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来竞争,而不是处处针对他们的缺点做减法,努力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老师。

透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能够依靠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当我在阅读《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教书育人的困难和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目前阶段我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有人来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通过在56号教室的教学实践,雷夫老师创造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始终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来自于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或者是恐惧。这是一种真正的信任,它代表着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这种对学生的真正信任和关怀同情是我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去具体学习和应用的。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雷夫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他对教育的思考,他认为学习是必要的,而不是外在的东西。我们经常试图通过规章制度来限制学生,通过物质奖励来诱导学生。让我们把我们的赞美看作是对学生的肯定,然而上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逻辑的。通过雷夫老师的个人经历和他对这一理论的应用,我们应当明白学习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会需要它。所以我们必须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不求回报的,学习这件事情应当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要教育学生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本来就应该学习,而不是要靠外在的规则和束缚去逼迫学生学习。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会对学生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或是乖乖听话,遵守规则的束缚。我一直在思索物质奖励的弊端,却始终不得其解。在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后,我豁然开朗。虽然斯纳金从行为分析的角度证实了物质奖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是有明显成效的,但是这样类似于贿赂的物质奖赏的确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雷夫老师也在书中提及,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们明白,好好学习、遵守规则是应该的,而不需要给予任何额外的奖励。况且,换一个角度来讲,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来得更加有效。

有些人在教育一事上奉行奖励原则,而也有一些人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用威胁和惩罚来建立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敬畏与恐惧,从未维持在学生心中的威严。对于此种理念,雷夫老师敏锐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且让学生们相信如此做是正确的,从而养成行为规范,而不是让学生们因为害怕被惩罚才去这么做。雷夫老师这样的教学观点让我想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惩罚,的确会非常高效,但在现实社会中,最高效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答案不尽然。即时的惩罚确实会让学生后悔自己曾经的行为,但那样的反思是短暂的,无法达到教化的目的,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会谨慎使用严厉的惩罚手段,因材施教,努力达到教化的效果。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礼貌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用心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用心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样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也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样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都是有所帮忙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此刻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应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到达育人的最终目的。

和雷夫老师一样,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虽然目前我的执教生涯非常的短暂,教学经验也还不够丰富,在新手教师的成长道路上,我何其幸运能够与雷夫老师来了一场跨时空的灵魂交流。通过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我在教学信仰和教研方向上变得更加坚定。雷夫老师的同情心、真诚的心和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未来,我将在教育实践中学习,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自由快乐地学习。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56号教室奇迹读后感(共17篇)

第56号教室奇迹读后感(共6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读56号教室奇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悟   56号教室的奇迹3读书心得   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