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友“beiliangluanchao”整理的文明礼仪主题优秀演讲稿,以供借鉴。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哒同学们:
大家好!这次我演讲的主题是《与文明同行》。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古至今就是礼仪之邦。浩浩中华,聚集五十六个民族,蕴含着丰厚的人文资源;远大中华,书写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引人瞩目的文明成效。文明是我们华夏儿女综合素质的体现,欠缺文明,如同缺失了牙齿和嘴巴的温暖,素养就无法得到保障,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更不要提担负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者和接班人的重担。
每天清晨,总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在校园里低头打扫卫生,他们是我们的值日生。他们不辞辛劳地把我们的教室和学校打理得一尘不染。然而,当院校下课后,校园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四处都是垃圾,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同学们没有珍惜值日生的辛勤成效,一张纸你丢,我丢,长此以往,校园变得杂乱无章。假如每位同学都丢掉一张纸,那般便会有几千张纸污染大家美丽的环境!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不久前,我看见一则关于新加坡的报道,新加坡是一个广泛使用英语的国家,公共场所的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然而,有些文明礼仪标语如“不准随意吐痰”、“严禁吸烟”、“不准进到草地”等则是用中文书写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因此,前去新加坡考量的一位中学校长感慨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内的屈辱。”
也有一个例子,某个著名景点中,一个中国游客见到显眼的“到此一游”后边写着几个中国人的名字,他感到十分惭愧,询问管理员为何不清除掉,管理员却回答道,这是友情提醒的警钟,假如清理掉,别人会继续胡写,且不清除是为了告知后代这种行为的丑恶。通过这两则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从前的礼仪之邦和文明之邦已经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老外眼里的反面典型。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时代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为什么中国人逐渐失去了礼仪与文明?再说说我们的小学生,有的同学在公交车上对站着的老人充耳不闻;有的学生侃侃而谈时不时冒出粗话;也有些学生因为小事而大动肝火,互相谩骂,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到院校形象和社会秩序。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少年呢?在班会课上,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懂得了,一个文明的好少年,在家庭中要敬老爱幼,孝敬父母,爱劳动;在学校要团结互助,互相帮助,勤俭节约;在社会上要爱国爱党,文明礼貌,诚信友善,遵守法律。只有通过不断自身锻炼,发挥个人特长,就能成为一名文明的好少年!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进,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使我们争当文明学生,建立文明班级!
我的演讲告一段落,感谢大家!
文明礼仪主题优秀演讲稿相关文章:
★ 感恩节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