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完整版部编

时间:2023-02-12 21:4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完整版部编,供大家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完整版部编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1

《雨点儿》

  设计说明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shǔ bù qīnɡ yún cǎi bàn kònɡ wèn dá dào nǎr dì fɑnɡ

  数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问 答  到哪儿  地 方

  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 zhǎnɡ chū

  没 有  更 好  绿 色  长 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导问: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

②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③认识“数”,拼读。

④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预设:在数学书上。“数”是一个多音字。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导问: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②记字形: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呀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导学: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穴+工=空,认识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区分“问-闪-闻”。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两个读音,学习用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与读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文、学词、学字,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有趣。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找朋友。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导学: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课件演示课文第88页的插图)。

  3.导学: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4.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巩固了识字效果,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字:问、半、你、有、从。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

  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习新笔画“横钩”。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4.引导学生学习“问、半、有、从”的书写,先同桌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美观地书写生字。“你”是本课书写的难点,笔画较多,又含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所以在书写时要重点指导。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努力地去识字。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复习生字

  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

  预设: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

  6.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 )跳下来。( )从( )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小雨点儿看见大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大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课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学生说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预设:

(1)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学做小诗人。

  导学:有位小诗人欣赏了雨后美景后,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1)出示:(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

(2)仿说句子。(出示雨后美景图提示学生说话。)

  8.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去哪儿?

  9.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导读: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它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预设:

  生1:谢谢你,雨点儿。

  生2:谢谢你,雨点儿,你让我喝够了水。

  生3:谢谢你,有了雨水我们才能生长,我们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4:我会说:“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5: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6: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上的灰尘,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7: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

  四、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会更绿;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会更高;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会更红;雨点儿落在菜园里,菜会更绿……雨点儿除了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回家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2

《小书包》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教师)

  2.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生字。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3.师: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课件出示:书、包、尺、作、业、本、笔、刀。

(1)指名给这些字宝宝标音。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②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

(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1)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①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②字理识字“刀”。

③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

(4)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

(5)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

(6)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7)扩词练习。用“尺、本、刀”扩词。(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物来扩词)

  5.做课间操《上学歌》。

  设计意图: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在教师领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并创造性地进行部件组合、猜谜等游戏,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本领来制造学习的乐趣。因学生年龄小,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合作学习环节及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2.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关注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教师引言: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1.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2.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3个生字。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布置作业。

  今天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读两遍。自己整理书包。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并能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3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会认13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生字

  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树立仔细、认真观察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读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准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学过程

  一、直切主题,铺垫难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品读感悟,积累内化 爬楼梯游戏:认读词卡(“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

  小结:学习就像爬楼梯,只要认真努力,就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激趣读文:三个词语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躲到课文中的句子里了,你能找的它们吗?(找找;读读)

  1、聆听燕子叫声,课件出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说话,出示燕子妈妈的话。

  2、精读燕子妈妈的话,凸现难点。(“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细看看”)自由读、指名读、比读,体会燕子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当当燕子妈妈,对身边的小燕子亲切地说说。

  引:小燕子在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励下,赶快飞去菜园看了。

  课中律动:配乐做飞翔动作,飞去菜园。

  3、课件展示菜园图,说话训练:小燕子发现了。

[从图入手,帮助阅读。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说完整的话。]

  4、先分句品读再三句连读小燕子的话,每次的发现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高兴,声音越来越上扬,对妈妈的呼唤越来越急切。

  5、分角色直接感情对读,师读燕子妈妈的话,生读小燕子的话。再现课题。

  1、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有什么发现?

  2、师范写。

  3、描一描,写一写。

  迅猛地带出主题,干脆利落,又降低了朗读训练点的难度,有意识地作了铺垫。]

  板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青 紫

  第三次 皮上有细毛 柄上有小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识字和写字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写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不仅动口动手,更动脑,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新修教案展示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完整版部编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案-《学弈》的教学设计14篇 学弈片段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4篇(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优质12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蝴蝶的家》3篇(四年级课文《蝴蝶的家》)

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范文6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语文第一课教案3篇 三上语文第一课时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精选教案3篇(6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知识点3篇(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3篇(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