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3篇(高三化学教学案例)

时间:2023-02-22 22:4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3篇(高三化学教学案例),以供借鉴。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3篇(高三化学教学案例)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1

  学习目标

  1.了解硫酸工业“三废”的处理和利用。

  2.通过对硫酸工业“三废”、能量的利用以及生产规模、厂址的选择等的讨论,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硫酸工业“三废”的处理和利用:

(1)尾气中的SO2,用 吸收,可得到 肥。反应方程式是

  你认为还可以用 等物质吸收,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污水中含有 ,可用 吸收,反应方程式是 。

(3)废渣的利用。

  2.硫酸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反应是 热反应,请你提出充分利用这些热能的方案。

  3.如果要筹建一间硫酸厂,你认为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讨论:学过的化工生产(如钢铁工业、合成氨、硝酸工业、煤和石油化工、氯碱工业等)中,应该如何处理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课就硫酸工业中的环境和综合利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

  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工业的尾气必须回收、净化处理,主要为了充分利用原料

  B.“酸雨”中主要含有硫的氧化物以及所形成的硫酸及硫酸盐

  C.大气中,大量的SO2来源于煤和石油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

  D.消除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以下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可用做气体燃料的有( )。

①硫酸工业尾气 ②硝酸工业尾气 ③高炉煤气 ④焦炉煤气 ⑤炼钢过程中产生的棕色烟气 ⑥煅烧石灰石的气体产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含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燃烧时生成的SO2排放到空气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若煤中含有5%的FeS2,燃烧时有90%的硫的化合物转化为SO2。我国计划从2001年至2005年,将SO2的排放量从1995万吨降为1800万吨,意味着2005年比2001年应少燃烧这种煤多少万吨?若以形成硫酸酸雨计算,2005年雨水中减少排放硫酸多少万吨?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2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的内容﹑方法﹑要求。

  2.学会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及科学评价实验方案。

  学习过程

  一、学习探究活动

  阅读课本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的内容是:

(2)设计一个化学实验哪些方面入手

(3)设计化学实验时应遵循哪几项要求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实验方案内容一般包括: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

  2.设计实验方案时,应选择安全性好﹑药品易得﹑操作简便﹑装置简单﹑现象明显的方案。

【评价】

  1.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原子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NH3======N2+3Cu+2H2O

(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 CuO、m H2O]的方法进行测定,请用图示所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为 (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

②列出计算Cu的原子量的表达式: 。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CuO末全部还原的Cu B.部份CuO受潮

  C.CuO 混有Cu D.部份CuO还原为Cu2O

(1)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

  A.m Cu和mCuO B.m N2和m H2O

  C.m Cu和m H2O D.m NH3和m H2O

  2.右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在烧瓶A中放入一些新制的无水CuSO4粉末,并加入约20mL无水乙醇,锥形瓶B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H2SO4,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噐。

  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H2SO4缓缓流入B中,则D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CuSO粉末由无色变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将F端逸出的气体点燃,发生特殊的绿色火焰。试回答:

(1)B中逸出的主要气体是 原因是 。

(2)D广口瓶的作用是 ;E管的作用是 。

(3)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生成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瓶中无水CuSO4变蓝的原因是 。

(5)由A中发生反应的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 __。

  针对性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 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顺序装入( )。

  A.水;无水CaCl2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稀H2SO4

  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KOH和Al2(SO4)3 B.稀H2SO4和NaHCO3

  C.CaCl2和Na2CO3 D.Ba(OH)2和NaHSO4

  3.一瓶Na2SO3已部份氧化,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其纯度,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① 称取样品

② 用蒸馏水溶解样品

③ 过滤

④ 在烘箱中烘干沉淀

⑤ 向溶液中加过量的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⑥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再用AgNO3溶液检验,不出现沉淀为止

⑦ 准确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

⑧ 在干燥器中冷却

⑨ 计算

  A.①②③⑥⑤④⑧⑦⑨ B.①②⑤③⑥④⑧⑦⑨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D.①②③⑤⑥④⑧⑦⑨

  4.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试液 滴加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加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

  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点 燃 通入Ba(OH)2溶液

  B:气体 气体 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打开瓶盖 用沾有浓氨水玻璃棒靠近

  C:某溶液 冒白雾 白烟

  结论: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是浓硫酸

  滴加苯酚溶液

  D:某有色溶液 紫色

  结论: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5.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O3 、Na2CO3、NaAlO2、Na2SO4

  五种溶液,应选用( )。

  A.烧碱溶液 B.BaCl2溶液 C.氨水 D.盐酸

  6.欲使CuSO4?5H2O、NH4Cl和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的操作为( )。

  A.升华、溶解、过虑、蒸发 B.溶解、过虑、蒸发、分液。

  C.加热、溶解、过虑、结晶 D.溶解、过虑、分馏、结晶

  7.现给你提供以下试剂①蒸馏水②铁粉③浓:H2SO4④浓盐酸⑤烧碱⑥浓氨水⑦Cl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从电子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废液中回收并制纯净的FeCl3溶液。在方案中需选用上述试剂中的( )。

  A.①②④⑦ B.①③④⑥ C.②④⑥⑥⑦ D.①④⑥⑦

  8.某学生设计了三种制备方案①用KI晶体与浓H3PO4反应制HI②用饱和食盐水制电石气③用纯碱和石灰水制烧碱,可用的方案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全部

  9.设计实验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下列仪器不必罗列在实验通知单中的是( )。

  A.滴定管 B.玻璃棒 C.烧杯 D.分液漏斗

  10.去掉苯酚中混有少量的苯甲酸、应选用的实验方案是( )。

  A.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充分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B.在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再通入过量CO2使反应完全后,再分液漏斗分离

  C.将混合物用蒸馏方法分离

  D.在混合物中加入乙醚、充分蒸取苯酚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二.填空题

  11.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强酸性液体的耐酸性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不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硫酸中,充份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洗涤沉淀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12.某混合物粉末中含有K+﹑Na+﹑Mg2+﹑Cl-﹑Br--。

(1)将K+﹑Na+﹑Mg2+大致分离,并把Cl-﹑Br-也大致分离开来,有以下的方法和步骤可供选择(有些可以重复使用):①溶于水配成稀溶液;②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③通入足量的CO2;④通入足量的氯水;⑤加入足量浓氨水;⑥过滤;⑦用CCl4萃取。最合理的方法和步骤的顺序依次是(用编号)

(2)分离后剩余的水溶液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

(3)如果上述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一种物质是小苏打,要得到干燥的小苏打应采取的最简单的措施

  13.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含杂质SiO2),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过量盐酸;

(3)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 V mL。

  问题: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实验者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定的碳酸钙的纯度会 (偏高、偏低、无影响)

[方案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用c mol/L 盐酸 V mL(过量)溶解样品;

(3)取溶解后的溶液 mL,用C′mol/L NaOH溶液滴定,恰好用去V′mL。

  问题1: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及附件、烧杯之外)

  问题2:加盐酸后是否需要滤出SiO2后再用NaOH滴定 (填选项编号)。

  A.需要 B.不需要 C.均可

  问题3:碳酸钙纯度计算公式 。

[方案I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高温(1000℃)煅烧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质量为M′g。

  问题1:为什么要煅烧至1000℃且“直至质量不再改变”?

  问题2:本方案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为什么?

[方案IV]

(1)称取碳酸钙样品 M g;

(2)加入足量Cmol/L盐酸V mL使之完全溶解;

(3)过滤并取滤液;

(4)在滤液中加入过量C′mol/L Na2CO3溶液V′mL;

(5)将步骤(4)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重为M′g。

  问题1:此方案中不需要的数据是 (填选项编号)。

  A.C、V B.C′、 V′ C. M′ D. M

  问题2:为减少实验误差,必要的操作是 (填选项编号)。

  A.精确测定Na2CO3溶液体积V′ mL

  B.精确配制浓度C′mol/LNa2CO3溶液

  C.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洗涤也应并入(4)中

  D.将步骤(3)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M′g备用

  问题3:步骤(5)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的碳酸钠纯度将

(偏高、偏低、无影响)。

  综上所述,你认为4个方案中,的方案是 ,其它方案的缺点分别是:

  方案IV: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方案 ; 。

  方案 ; 。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3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最新高三化学教案例文3篇(高三化学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有多重教案例文3篇 三年级数学有多重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例文3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例文3篇(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3篇 高三化学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教案人教版3篇(英语高三教案带反思)

初中化学教案通用模板3篇(初中化学教案全套)

高三毕业班化学教学总结报告3篇 高三化学教学总结第二学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例文3篇(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蔬菜》科学教案例文3篇 小班教案:《认识蔬菜》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湘教版例文3篇(湘教版七下数学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