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教案

时间:2023-03-06 16:42:15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教案,供大家品鉴。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导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字组词不达意,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好的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亲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这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像。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句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等。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导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D,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D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了表中和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T、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2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在教材的46~47页,写的是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用诗歌个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独有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自己写几句诗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互读等形式加强朗读的训练指导,读出秋天美的感情。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画面显示,形象感知,体会秋韵。

  3、制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试着写诗文,互相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美的欣赏能力,在续写诗文中获得创作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并试着编写几局诗文。

  2、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秋情。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来了,谁观察过我们西樵四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指名说)对,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走进声音的世界,静静地听,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意思?看谁的耳朵最灵。

(课件播出几种声音,生猜)

  2、再次听声音,想象一下是怎样一幅情景。(指名说)

  3、课件播放画面。

  4、你还想听听更多有关秋的声音吗?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把美妙的声音编成了一首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5、指名读课题,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初读课文,帮助正音

  1、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说说略读提示中教我们怎样学习诗歌。(指名)

  2、自由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师检查生的识字情况:

(1)自由练习

(2)小老师教读

(3)指名读

(4)会读的站起来读

  4、找6人读诗歌,每人读一节,帮助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想想读中你听到什么声音?(板: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2、把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自由多读几遍。

  2、生把喜欢的那节指名读,生评,说说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多种形式读:师范读、男女读、小组读、愿意的站起来读)

  4、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

  5、学了这几节,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6、把三节美美地读一读。

  7、听听,走近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指名说)

  8、秋的声音,在(引生读第5节)

  9、仿诗歌,自编诗歌。

  10、导读第6节,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节?(齐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秋天,从远处匆匆地来,向远处匆匆地走,回去就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秋的声音读给家长听,也把自己编的这收诗歌写下来,好把秋记在心中。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教案例文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教案相关文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通用3篇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课文教案

关于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模板3篇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目标

年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网络公开课观后感例文7篇 《全国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3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试讲案例3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试讲教案范文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3篇(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3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模板4篇(小学主题班会课设计一等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