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1 11:1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图像、关系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为后面学习正比例、反比例打下基础,同时体会函数思想。

  教材呈现了三个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在生活情境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关系。这三个情境分别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体会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办实验小学,学校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突显人文性,这样学生喜爱学习数学,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学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

  2、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

  3、师:身高、体重都会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量。(板书课题)

  二、观察表格,感知变量。

  1、出示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师:这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1)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师生共同画一画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4)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2、说一说。

(1)我发现( )随( )的增加而增加。

(2)我发现( )随( )的减少而减少。

  3、师:通过你们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什么?

  三、通过读图,感受变量。

  1、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2、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

  3、读懂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一天中,骆驼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感受量的周期变化。

(1)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2)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3)第二天,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第三天呢?第十天呢?

(4)师:每天骆驼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

  四、建立模型,感悟变量。

  1、出示叫的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

  2、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

  即气温h=t÷7+3。

  3、理解式子中量的变化。

  师:如果蟋蟀叫了7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14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

  你能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4、举出而变化的例子。

  5、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

  五、课堂巩固,加深理解。

  1、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路程 正方形周长

  边长 购卖数量

  总价 行驶时间

  2、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

  六、全课小结,谈谈收获。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学一学

(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学习目标: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2.出示学习提示:

(1)观察例1的插图,观察图意,同桌口头说图意然后列式.

(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口述问题并列式)

(3)、100g= 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 (意图: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三[议一议]

  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提示:

(1)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

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汇报学习结果:

  四、练一练

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

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 1/a÷3等于多少? 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第二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2、掌握分数除法的统一法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

  2、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出示【自学提示】

  1、认真阅读例三 :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思考: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想一想你的列式依据准备交流)

(3)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

(4)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三[议一议]

  探究计算2÷2/3

(1)画线段示意图提示: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四、做一做: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带括号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学一学

  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自学提示

  1、 自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三.做一做

  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较差学生演板。

  四.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五. 归纳小结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六、练一练: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七、小结: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会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4、掌握列方程解答文字题的分析方法。

  5、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第一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②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③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④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学一学:

  出示学习提示:

  1、找出例1的条件和问题

(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思考:

  问题:①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②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③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④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

?×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四.议一议

①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②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③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 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

(4)、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五.练一练

(1)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

  六、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会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掌握列方程解答文字题的分析方法。

  4、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写出下面数量关系(用等式)

(1)裤子价钱是上衣的2/3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少1/3

  二、学一学

  1.出示【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例2爱华小学的同学非常喜欢课外兴趣小组,他们学校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5人,比航模小组人数多1/4,算一算,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思考:

(1) 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条件和问题)

(2)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 问题和条件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答?理由是什么?

  三.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例2,较差学生演板

  四、议一议

  要求:

① 重点以学一学中的4个问题为依据在小组内充分讨论

② 由组长或小组学生代表准备汇报讨论结果,对演板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练一练

  1、 教科书练习十第4题

  2、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这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3、 修一条公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有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六、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3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一、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数学思考

  在分式的加减运算中,体验知识的化归联系和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思考的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

  一、会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会解决与分式的加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能进行分式的加、剪、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整体思考中开阔视野,养成良好品德,渗透化归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

  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问题引入

  活动2:学习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3:探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活动4:发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

  活动5:巩固练习、总结、作业

  向学生提出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分式加减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创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让学生归纳同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运算.

  回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使学生归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的方法.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让学生发现分式加减运算的法则,通过分式在物理学的应用及简单混合运算,使学生深化对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理解.

  通过练习、作业进一步巩固分式的运算.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问题一:比较电脑与手抄的录入时间.

  2.问题二;帮帮小明算算时间

  所需时间为,

  如何求出的值?

  3.这里用到了分式的加减,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问题.学生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出困惑:

  分式如何进行加减?

  通过实际问题中要用到分式的加减,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活动2]

  1.提出小学数学中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目.

  2.用课件引导学生用类比法,归纳总结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则.

  3.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1]

  4.教师通过课件出两个小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进一步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指出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由两个学生板书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很棒,自己能够通过思考学会新知识,提高自信心.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活动3]

  1.教师以练习的形式通过“自我发展的平台”,向学生展示这样一道题.

  2.教师提出思考题: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要遵守什么法则呢?

  教师展示一道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题目,学生自然就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教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想到小学数学中,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从而联想到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思路.

  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活动4]

1.在语言叙述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上,用字母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2]

  3.教师通过课件出4个小练习.

  4.[例3]在图的电路中,已测定cad支路的电阻是r1欧姆,又知cbd支路的电阻r2比r1大50欧姆,根据电学的有关定律可知总电阻r与r1r2满足关系式 ;

  试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总电阻r

5.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例4]

  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说出分式加减法则的字母表示形式.

  通过例题,让学生和教师一起体会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同时教师重点演示通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道题的方法、如何找最简公分母及时指出学生在通分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师生共同完成,对比物理学中的计算,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式的混合运算,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通分要仔细.

  由此练习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精练.

  让学生体会运用的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准确又有速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分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各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5]

  1.教师通过课件出2个分式混合运算的小练习.

  2.总结: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b)⑴方法思路;

  c)⑵计算中的主意事项;

  d)⑶结果要化简.

  3.作业:

  a)教科书习题16.2第4、5、6题.

  学生练习、巩固.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交流.,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布置作业.

  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能力,提高准确性及速度.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1、阅读p72—73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三十二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5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6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模板6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