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3篇 五年级苏教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时间:2023-04-05 19:1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3篇 五年级苏教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供大家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3篇 五年级苏教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1

  教学目标:

  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异乎寻常、貌不惊人、不速之客、天然史书”等词语的意思。

  2、在默读中了解陨石的来历,了解陨石的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3、熟读课文第三小节,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学习第18课 陨石

  2、板书课题,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陨石的图片,自由读第一节:找一找文中是用什么词语来介绍它的?(“异乎寻常”或“貌不惊人”)板书:异乎寻常 貌不惊人

  2、出示句子:

(1)它质地坚硬,灰白相间,石面布满沟痕,有规律地呈斜线状分布。

(2)因为,它不是一般的石头,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

  哪一句写了它“异乎寻常”?(“貌不惊人”)

  3、出示书上原句:“亭旁有一块异乎寻常的石头,它质地坚硬,灰白相间,石面布满沟痕,有规律地呈斜线状分布。”

(1)指出不合理处。

(2)做做小编辑,将不合理处改正,交流。

  4、齐读第一节。

  三、 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二、三节

  1、既然这块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宇宙是怎么把它送给我们的?默读第二节,试着完成填空。

  陨石坠落的时间:( )

  陨石坠落的地点:( )

  陨石坠落的情况:

  城内外的居民听到一声( )。抬头一看,一颗大星星发出

( )。眨眼的功夫又听见( ),这颗燃烧着的流星

( ),( ),落到了常州附近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

  2、指名交流。

  3、那么陨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轻声读第三节。

  4、出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复述陨石的形成过程。

  5、这块陨石忽然从天而降,将许家老小吓得目瞪口呆。远近几十里的人都聚到许家,围着他们问长问短。请大家根据他们听到的、看到的情景想像一下他们可能会问些什么。

  出示:

  远近几十里的人都聚到许家,围着他们问长问短。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6、指名交流。

  7、男女生分别读第二、三节。

(二)学习第四小节

  1、原来这块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客人,用文中的一个词也就是“不速之客”。(板书:不速之客)

  2、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到: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史书”是指记载历史的书籍,是人工编纂的。为什么说陨石是一本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呢?快速浏览第四节,思考一下。

  板书:天然史书

(因为陨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对陨石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测定,我们可以推算出陨石的年龄、它形成后的经历,它具有史书的价值,又是自然而成的,所以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

  3、齐读句子。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一块貌不惊人的石头,竟然拥有这么多的秘密。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不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揭开。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去收集一些有关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资料,好吗?

  板书设计:

  异乎寻常   不速之客

  陨石

  貌不惊人   天然史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了解陨石的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了解课文说明的严谨和文句的生动,理解“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书,了解常州陨石的有关知识,了解课文的定法。

  难点:了解课文的写法,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热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懂第1、2自然段,了解常州陨石的外形和来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回顾学法。

  科普说明文学习有哪两个基本学习要求?

(掌握课文的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写法。)

  科普说明文一般该怎样阅读?

(学习生字词——梳理介绍的知识要点——了解介绍知识点的说明方法。)

  2、自学,初知大意。

(1)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比较组词:

  暮——墓——幕——慕遨——傲——熬

  联系上下文了解下列词的大意:

  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

(2)课文介绍的陨石是哪儿的?怎么来的?有什么用处?

  3、阅读,了解1、2自然段。

  课文的旁注有什么作用?

  根据第1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人们为什么对这块石头那么感兴趣?称它为异乎寻常的石头?根据第2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陨石坠落许家,人们为什么目瞪口呆?

  根据填表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陨石的来历。

  4、巩固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填空:

  陨石的外形很特别,一是 ,二是 。

  陨石坠落时,天空传来 的响声,发出 , 的工夫,它划着 的线,坠落到地上,钻入一个 的洞。洞里有 的亮光,还有 的热气。它是 送给我们的礼物。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激发探求自然奥秘的热情。

  2、了解课文严谨和形象的说明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什么?

  说说这块陨石的外形特点和来历。

  2、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

  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游人们常围在落星亭周围,对这些石头津津有味地谈论?人们会谈论些什么?

(2)为什么它坠落时会有夺目的火光和巨响,会砸出1米多深的洞,还有一股热气?

(3)为什么说陨石是送上门来天然史书?这块陨石是什么类别的陨石?

  独立读划——同桌互议——全班交流讲评。

  3、研究写法。

  这篇《陨石》的写法和《意想不到的灾难》有什么不同?

(叙述来历是生动具体的叙事而不是简略的概述;从来历到陨石的研究价值之间是用设问句作过渡,自然而吸引读者。)

  严谨:时间、地点准确,价值科学说明。

  生动:陨石外形介绍形象,开头吸引读者,设问句点明异乎寻常石头的地位——宇宙礼物,并引出下文;陨石来历介绍具体形象。

  4、小结。

  课文旁注有什么作用?读了后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5、延伸作业。

(1)摘录课文的设问句、拟人句。

(2)根据课文内容,用“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说一段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教学重点:

  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初读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琥珀

  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

  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样子和价值

  3、编者把文中写的这块琥珀称之为“奇异的琥珀”,“奇异”是什么意思?——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板书:与众不同令人惊异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块琥珀,它奇异在哪呢?

  1、相继出示图片和文字,指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交流“奇异”之处:

“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是一对天地,同处一室,实属不易;

“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象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不得不为之惊叹。xK b1 .C om

  3、带着惊异之意,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指读、齐读。

  4、惊叹之余,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学生交流后归纳: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二)揣摩“形成”,感受奇异

  1、今天,我们不妨跟随科学家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以文字为依托,去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把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勾勒了出来。在你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想尽办法弄清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同时,透过语言文字的描写,是否也感受到了它的奇异之处呢?

  2、在上节课初读课文自己自学的基础上,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完善你的想象,然后讲给大家听。

  3、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松脂球化石

  谁先来讲一讲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

  4、指名讲:在听讲的时候可以在书上做一些标记,谁知道做什么标记?——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

  为什么要做标记:为评议做准备,免得遗忘。

  5、听后评议:针对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谈出自己的看法

  时间漫长:约莫一万年

  自然环境:夏天正午阳光强烈树林中高大的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不断地往下滴

  主人公苍蝇:一心一意打扮自己心情愉悦

  蜘蛛:一心一意寻找美食神情专注

  6、他刚才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他哪讲得绘声绘色、富有情趣?——体会生动形象语句的表达效果。

  7、大家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有声有色地读一读吧!

  8、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松脂球就能形成了吗?——还要有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个时机在什么时候出现了?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了?谁来读读第7自然段?听后谈感受。——抓住“刚好”一词,感受“瞬间巧合”之奇异。

  9、“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都过去了,这时为什么又提到苍蝇和蜘蛛,而且是“成千上万”只?——这块琥珀的魅力之所在——太少见了!

  9、自己练习完整地讲一讲松脂球的形成过程。

  10、松脂球又是如何变成化石的呢?

  地壳变化:淹埋

  时间漫长:又是几千年

(三)谈论“发现”感受奇异

  1、一个“巧”字贯穿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那它的发现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巧合呢?

  2、自读第三部分之后进行交流。

(四)分析“推测”感受奇异

  1、这种种巧合给这块琥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感叹它本身“奇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感到惊奇呢?指读地18自然段:能够从哪感受到?——“可以推测”、“可以知道”。

  2、“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识、琥珀的样子和发现琥珀的过程,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科学家们就是依据这些,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3、我们再来看看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写相吻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和推测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凭空瞎想。

  4、作者的这段描写也是很有层次的,我们不妨试着把它背下来吧!

  看到想象推测

  三、揣摩写作特点

  1、这是一篇说明文,与你以前读过的说明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有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动植物富有人情味……

  2、本单元也要求我们写一篇说明文,到时可以采用这种写法试一试,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文案3篇 五年级苏教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优质教案文案3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3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7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内容

一年级语文人教版最新指导教案参考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模板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4篇 一年级数学比较高矮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模板3篇 手拉手地球村五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说课语文小学教案模板6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万能模板只说教学过程

高二物理上册教案4篇 高二物理教案新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3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初二数学上册教案3篇(初二上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