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教案6篇 劝学的详细教案

时间:2023-05-24 15:2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劝学》的教案6篇 劝学的详细教案,供大家赏析。

《劝学》的教案6篇 劝学的详细教案

《劝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

  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gǎo暴pù砺lì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须臾yú

  跂qì舆yú生xìng蛟jiāo跬kuǐ骐qí骥jì

  驽nú锲qiè镂lòu螯áo鳝shàn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而”的用法很重要,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者”的用法。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提问一些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劝(劝勉、鼓励),绝(横渡)……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

  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

  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拓展探究: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尝试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来写一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2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恒心,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劝学》的教案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要让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

  2、分析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近必修一至必修三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篇章。本文语言平实,言辞浅易,学生了解文意难度不大。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学设想:

  本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引领学生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继续尝试新课堂模式教学,力争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们共享古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策略: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的是荀子对于学习观的理解,这对于正在求学中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而且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句,因而读来脍炙人口,热情洋溢,而毫无板滞生硬之嫌。鉴于此,带领并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探究、品味文本,应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分析课文。

  六、教学过程

  目标解读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

  预习反馈

  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1、阅读《导学方案》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材料。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字等。

  二、作者简介和解题:

  1、由学生介绍荀子,师补充:

  荀子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解题:

  由学生解释。师加以肯定,使其得到认可,激发学习兴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二、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文义—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比喻和排比句,用心读。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加入

  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文言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

  三、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重要性)。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善于积累,二是坚持不懈,三是用心专一。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四、课堂演练,导学方案(略)

  五、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翻译

  二、文本探究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其他小组点评。师参与讨论、点拨。)

  明确:

  1、“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2、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

  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金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随堂练习与学生展示

  三、拓展迁移:

  以“知识的重要性”为题,试着从正、反两方面来写一个比喻句:

  例:1、“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就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2、“没有知识的头脑就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点评与课堂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作业布置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劝学》的教案3

  一.教学内容:

  《劝学》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翻译全文。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目标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准确翻译。

  四.目标难点:

  1.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习的内容。

  五.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中国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是学习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附录:荀子《劝学》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4)因求假暂归(假期,休假)

  (5)假以雄权(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劝学》的教案4

  一、关于本课例的介绍:

  本课例有三大特点: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

  2、老师以书面的形式指引学生培养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3、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以组内、组外、老师评价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发展。

  二、关于本课例设计的思考

  1、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须要在学习过程突显出合作、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激发他们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读音、词语解释、翻译等基础问题入手,共同发现问题,利用工具书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在分工合作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角色。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

  我们都很清楚,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而在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所以对于刚踏进中学门槛的初一学生,对于尚未摆脱“乖乖听课”学习模式的初一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孙权劝学》一课中,设计了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间挑战打擂台、我当小老师、设计板书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尝到愉快的感觉。国外心理学提出的“情感性激起说”指出:学习动机需要带有强列的情感作用,并趋向于预期的目标;动机之所以有用,乃是由于寻求愉快的学习。所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有趣并不代表闹哄哄课堂,在热闹的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老师应帮助指引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文言文的学习关键在于多读,而且每一次的读的目标应是层层递进的。《孙权劝学》一课中,为学生设计出不同要求的层次目标: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三读──读准句读;细读──合作探究;熟读──读出味道。学生遵循这样的思路学习,慢慢的便会养成“多读”的良好习惯。

  3、对于学生的评价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标提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评价功能也应相应转变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发,以及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的学生评价应:

  ①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学业成就的参差,但这个参差与每个学生在过程中学到的含金量并不成正比,所以我们的评价应仅从学业成就的关注转为个体发展的关注,也就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孙权劝学》的评价表中就设计了“参与热情、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几个评价指标,力求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原基础上有所发展。

  ② 重视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发的多样化。

  质性评价能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学生的个性特点、曾经付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还欠缺的地方明显表现,这样就可以使被评价者更明确地取长补短。

  基于此思考,《孙权劝学》的活动记录表中设计了几方面的质性评价:A、“妙语连珠”“结绳记事”的课堂行为记录;B、“堂上检测成绩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填写;C、“通过活动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填写)”“本次活动的一点收获(个人填写)”的填写,对这些环节作出具体描述性评价,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量化成绩背后得失,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自己优缺点。

  对于本课的评价还包括课后兴趣活动:“通过与《伤仲永》的比较得出的启示”;“任选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小组对本文的收获”。

  评价方发的多样化目的就是打破一次定输赢的局面,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表现、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让他们有热情、有兴趣去参与学习。

  ③ 强调参与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孙权劝学》的评价表中就设计了自评、组评、组外评价、老师评价几方面的评价主体每位学生包括老师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从而打破“等着别人来打分”的被动局面,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促进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这样,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评价方发、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设计,可以让老师发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欣赏,从而竖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从而不断改进,这样就可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发展。

  (具体的评价表详见附录)

  三、学生分析

  1、处于学习的过渡期。

  初一学生,尚未摆脱小学“乖乖听课”的学习模式,对主动学习的概念比较模糊。以互助形似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较少接触文言文,没形成完善的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普遍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对字形、字音的掌握不牢固,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阅读文言文时感到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3、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好胜心。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集体意识,而小组学习成果的演示也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好胜心理。

  四、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

  2、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五、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⑴ 教会学生学习一篇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⑵ 预习中设置“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两个环节,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体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

  ⑶ 通过小组内组员的共同查找、订正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和好胜心理。

  ⑷ 课后的兴趣活动,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小组对文章的理解一环节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各展所长表达自己的感受。

  ⑸ 活动表的“妙语连珠”一栏是想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结绳记事”一栏是让学生记录课堂回答的次数,以形成一种竞争气氛。

  ⑹ “学习效果检测”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此次合作活动中欠缺的方面。

  ⑺ 最后的“组内、组外、老师评价”可以让小组每位成员多方面的反思在此次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力求不断改进。

  2、教学过程

  ⑴ 布置预习

  通过工具书完成文章的“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两个环节。

  ⑵ A、导入:认识成语的出处,提出“为何一个昔日的‘吴下阿蒙’可以令人‘刮目相看’?”引出标题:“刮目看阿蒙”。

  B、“初读──读准音”:一个小组朗读,其他小组订正,归纳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

  C、“二读──理解大意”:以打擂台的形式,小组间互相挑战文中的翻译,从而归纳出个段落的重点词语。

  D、“三读──读准句读”:全班朗读,要求吐字清晰错落有致。

  E、“细读──合作探究”:问题:孙权劝学的理由有哪些?吕蒙学有所成了吗?要求:在文中找关键性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板书。

  F、“熟读──读出味道”:小组内练习,后派代表读。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心情,语气。

  ⑶ 上学习效果检测。

  ⑷ 老师小结。

  ⑸ 布置课后兴趣活动

  附录一:小组合作记录表纪实

  附录二:课后兴趣活动──辩论会纪实

《劝学》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

  一、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有关《荀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正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s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xìng )非异

  跬.( kuǐ)步 骐骥..( qí )(jì)驽.马( nú )锲.(qia)而不舍朽木不折.( zh? )

  镂. ( lu )螯.( áo ) 蛇鳝.( shàn )

  (五)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再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剖析文章结构 。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论据: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学习的作用(拓展自己)

  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注重积累,贵在坚持,用心专一)

  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属于比喻论证。

  第二段:是用比喻的论证方法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三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且中心论点一直贯穿其中。

  课堂小结: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另外本文的语句整散结合,语势铿锵有力,逻辑严密,雄辩而富有说服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做相关练习,并对文中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字,特殊文言句式)

《劝学》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答: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

  答: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

  答: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2.概括本段的内容:

  (四)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六、总结、作业

  【我的思考与问题】

《劝学》的教案6篇 劝学的详细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教案12篇(《劝学》教案怎么写)

关于《劝学》教案6篇 《劝学》优质课教案

关于《劝学》教案10篇 《劝学》优质课教案

实用《劝学》教案3篇 《劝学》优质课教案

关于《劝学》教案9篇(《劝学》优质课教案)

《劝学》教案12篇(《劝学》教案设计)

《劝学》教案12篇 《劝学》教案设计

《劝学》教案范文6篇 《劝学》教案范文怎么写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6篇 《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优秀教案15篇(小学语文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