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篇(初中数学概率的计算教案)

时间:2023-06-02 08:1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篇(初中数学概率的计算教案),以供借鉴。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篇(初中数学概率的计算教案)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1

  在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生物相交常见的有杂交(测交实际上属于杂交范畴)和自交两种方式。求解杂交或自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概率也是遗传规律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为1时的计算,另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的计算。

  对于第一种类型,根据遗传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如Aa和aa杂交后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1/2。第二种类型的计算则比较复杂。

  【方法点拨】

  (1)当两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求解杂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应分两步进行:

  ①先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运用交叉线法、棋盘法或分解组合相乘法,求出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

  ②把第一步求出的结果与亲本出现的概率相乘,最终得出结果。

  (2)当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时,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方法与杂交类似,也分两步进行。

  但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二者计算时的区别:当两个杂交亲本出现的概率都不为1时,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相乘,而在自交中,亲本不为1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即相乘一次),这是因为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例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则母本的基因型一定也是Aa。

  (3)亲本中至少有一方概率不为1时杂交和自交两类计算方法归纳如下:

  ①杂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c和d,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e,则实际上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e×c×d。

  ②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某亲本出现的概率为a,其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b,则实际上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b×a。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2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 姓名、性别。

  ② 身高、体重。

  ③ 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身高/cm 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特长

  ① 填一填。

  ② 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① 条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数量的多少。

  ② 折线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

  特征: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2)教学例题。

  ①认真观察例题中的图表。

  ②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③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从扇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出示例题。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①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如果在全班学生中任意抽取一人,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还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计算平均数。

  ②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③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4题。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习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预习提纲:

  1、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统计图?

  2、这几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概率的知识有哪些?

  二、 展示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1、(出示问题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指名回答)

  2、师:先独立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3、四人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4、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班选择其中有价值又能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师根据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1、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么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开展调查

  1、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样分工,怎么样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指名汇报)

  3、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板书)

  4、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

  6、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回顾统计活动

  1、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师板书: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2、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人们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指出这个同学举的例子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题中收集来

  的实例)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师归纳: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对这些统计图,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关于概率计算初中数学教案范文大全3篇(初中数学概率的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12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

初中物理一对一教案模板3篇 初中物理一对一家教

数学教案《混合运算》12篇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分类教案大全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9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我们的身体素质能力教案范文大全3篇(身体素质力量课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5篇(初中地理教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3篇(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5的组合大班数学教案6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

初中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6篇(中学疫情防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