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汇编13篇)

时间:2023-07-09 06:59:18 教案
326312--------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是一份详细记录了登上泰山的经历和教学指南的文档,为教师们提供了有关泰山登山活动的宝贵资源和指导。本文是会员“o3”收集的登泰山记教案(共13篇),供大家赏析。

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 篇1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习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习、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习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习,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习,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登泰山记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的《望岳》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三、整体把握

  1、听课文录音,正音。

  2、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等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

  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18课《登泰山记》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段:画图法

  第二段:导游法

  第三段:描述法

  第四、五段:摘要法

  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小结。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摘要法做一个总结,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本文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本文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教案 篇4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审美鉴赏: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

  思维发展:分析文中景物描写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文化传承:背诵全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知识储备】

  一、题目注解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历代封建帝王都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建庙塑神。泰山因而成为游览的圣地,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记游作品,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名片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三、背景视窗

  这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使人们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壮美。

  【重点梳理】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整体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你的阅读初感受。

  【文本赏析】

  1.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2.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3.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抓住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怎样进行描绘的?

  【限时检测】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2.在《登泰山记》中,“,”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在“,”这三句用很少的笔墨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写出了泰山的安详、明媚,以及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5.在《登泰山记》中,“,”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二)文言现象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2.少圜()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4.道少半()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2.崖限当道者()

  3.僻不当道者()

  余: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其级七千有余()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2.余始循以入()

  3.回视日观以西峰()

  限:1.越长城之限()2.崖限当道者()

  道:1.道皆砌石为磴()2.道少半()

  有:1.其级七千有余()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及既上()

  3.皆不及往()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2.或得日,或否()

  3.是日()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2.其远古刻尽漫灭()

  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4.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7.复循西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大龙湫记戴名世

  距乐清六十里,有村曰芙蓉,倚天而滨海。余以岁辛已四月三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坐少顷,出寺门里许,有泉曰燕尾泉。水自大龙湫来,为锦溪。锦溪之水至此从巨石落下,成小瀑布。石中高而旁低,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循锦溪而行,凡三四里,有峰屹立溪水中,旁无所倚,高数百丈,两股如蟹螯,望之若剪刀然,曰剪刀峰。至峰下行百余步,又变为石帆,张于空中,曰一帆峰。又行百余步,又变为石柱,孤撑云表,曰天柱峰。左右皆石壁峭削,诡状殊态,不可胜数。

  又行百余步,径穷路转,得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观。水自雁湖合诸溪涧,会成巨渊,渊深黑不可测。其侧有石槛,中作凹,水从凹中泻下,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或如珠,或如毬,如骤雨,如云,如烟,如雾;或飘转而中断,或左右分散而落,或直下如注,或屈如婉蜒。下为深潭,观者每立于潭外,相去数十步,水忽转舞向人,洒衣裾间,皆沾湿。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盘溪横而不下。盖其石壁高五千尺,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流数丈,辄已势远而力弱,飘飘濛濛,形状顿异。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潭之外有亭,曰忘归亭;其侧有亭,曰观不足亭。而龙湫右侧绝壁,曰连云障,障上有风洞,每洞口木叶飞舞,则大风疾作。

  又有小龙湫,在东谷灵岩寺。水自石城诸溪涧来,会于霞障之右,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干尺,半沿崖,半悬流,变态稍不及大龙湫。而其下稍西,水涌出石罅,直上指二尺许,形如立剑,望之光明莹洁而摇动,亦奇观也。

  相传大龙湫上数里,复有上龙湫,飞流悬泻,亦数百丈,与大龙湫相似。昔有白云,云外二僧居之,地僻无人迹,今不知其处矣。

  余性好山水,而既游雁荡,观大龙湫,御风,恍惚仙去。今追而记之,不能详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循锦溪而行循:沿着B.不可胜数胜:超过

  C.相去数十步去:距离D.形状顿异顿:立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倚天而滨海B.忽为风所遏

  C.盖其石壁高五千尺D.会于霞障之右

  3.以下句子中,全部属于描写大龙湫瀑布的形态的一组是

  ①水分左右下,若燕尾然②望之若悬布,随风作态

  ③忽大注如雷,忽为风所遏④水悬空下,距石约一二尺许

  ⑤从岩上飞流而下,高三千尺⑥乘云御风,恍惚仙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根据游踪先后介绍了燕尾泉、锦溪、剪刀峰、一帆峰和天柱峰。

  B.作者认为大龙湫是天下第一奇观,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瀑布形态丰富多变。

  C.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铺垫、衬托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大龙湫变幻多姿的形态。

  D.文章先叙述描写,后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以岁辛巳四月二十日,由芙蓉逾丹芳岭,至能仁寺。(3分)

  (2)他处瀑布皆沿崖直走,无此变态也。(3分)

  登泰山记答案:

  1.示例: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第二段:叙述从京师来到泰山、偕友登山的经过以及所见之景

  第三段:写山顶看日出的过程,描绘泰山日出前后的优美景色

  第四段:返记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补记泰山的自然景观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入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2.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4.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3.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及: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名词)

  漫: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尽)(①写的是锦溪小瀑布,⑤写的是小龙湫,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

  4.D(“议论”“远离尘世的人生追求”有误。)

  5.(1)我在辛巳年四月二十日,从芙蓉村越过丹芳岭,到达能仁寺。

  (2)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沿着悬崖直流,没有这种变化的形态。

登泰山记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第二段:导游法第三段:描述法第四、五段:法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帮助和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法做一个.,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教案 篇6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4.略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02-04

  三棵槐树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 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

登泰山记 篇7

  梁万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音

  汶wèn水 石蹬dèng 姚鼐nài

  若偻lǚ 膝xī盖 岱dài宗 徂cú来

  石罅xià 山麓lù 樗chū蒲 降皓hào 瀑pù水

  填空

  姚鼐,清代著名-----家。因室名-----轩,故号-----,安徽-----人。是清代-----派的奠基人。在文学理论上,主张-----、-----、-----三者结合。

  课文结构

  1、简介泰山的位置、形势——按方位(面)、分界(线)、日观峰(点)的位置描写,为下文做铺垫。

  2、登泰山的经过

  交代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时令是冬季,为下文登山张本。

  描写登山过程。先总写登山日期、同伴和出发地点,然后写七千余石级,显示泰山高峻;接着写登山路线,介绍三谷,中间插入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介绍沿途名胜,显示泰山是古老名山。

  描写山顶夕照俯视所见。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受眼底,是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

  3、描写观日出的情景。

  等待日出:客观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

  主观心情——足下皆云漫。高耸于云端之上,内心充满自豪感。

  日出的三个阶段: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转眼成五彩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

  4、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岱祠、碧霞祠、行宫

  刻石

  5、综述泰山冬季特点:三多、三少、三无、雪与人膝齐。

  课外阅读

  西湖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盛,为朝烟早晨烟雾迷蒙,为夕岚向晚的山光。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抑制,与杏桃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尤为奇观。

  石篑数屡次为余言:“傅金吾圆中梅,张功甫家故物原有的东西也,急往观之应该赶紧去看。”余时为桃花所恋迷住,竟不忍去离开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绿柳红桃,颜色浓艳,弥漫二十余里,歌吹唱歌奏乐为风,粉汗年轻妇女的汗为雨,罗纨指贵妇人家的装束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艳丽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之工巧妙,山岚设色用颜色描画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享受,安可为俗士为利禄奔走的人道哉。

  作者邮箱:

[1]

登泰山记 篇8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4.略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02-04

  三棵槐树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 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

《登泰山记》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1]

登泰山记教案 篇10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4.略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02-04

  三棵槐树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

黄山记 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1.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的布局和酣畅华美、色彩浓郁的文笔。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黄山记》。黄山的美,举世无双;描写黄山的诗文,不胜枚举。以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著称于世的徐迟,怎样以他恢宏的“大手笔”写出了黄山的美,怎样以他不落前人窠臼的独特的构思显示了他雄奇奔放的风格,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二)字词正音、词语补释:皖wǎn(安徽的别称) 悭吝qiān lìn(过分爱惜, 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 甫fǔ刚刚煞费心机:形容费尽了心思。煞shà很、极。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绮丽多采:灿烂美丽。万仞之巅:形容很高的山峰。仞: 古代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一碧万里:这里形容整个天空是碧蓝色的。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比喻时间短促。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鸿蒙:旧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拾级而登: 逐步登阶。拾shè轻步而上。临虹款步: 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三)作者简介: 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14年10月15日生。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四)简析课文: 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 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 第一段: 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第二段: 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几种景物,以见其“奇”。 第三段: 写黄山处处悬崖绝壁,再次强调黄山胜境的突出特点──“险”。 阅读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 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 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 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 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3.找出这一部分写山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山的特点。 提示: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特点是“险”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的“奇”。 提示: 填“奇”,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 文章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起笔雄奇峭拔,一如黄山奇峰。第二部分: 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一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 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 第二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 第三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灌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 阅读思考: 1.写黄帝在这里飞升是“传说”,和李白等人有诗文留下为证,显然不同,为什么要选用“传说”这一材料呢? 提示: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2.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这一部分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 提示: 本段回顾几千年来,只有少数像李白这样不畏险阻的人才能登上,其余的人都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就为下文歌颂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伏下一笔。 4.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有什么联系? 提示: 承第一部分黄山风光的“险”而来,是大自然“不肯随便地将胜境给予人类”及“封山”这一意旨的具体体现。又与第三部分“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相互比照。可见这部分使文章结构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第二课时(一)继续简析课文第三部分: 记作者等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第一层(1─6自然段)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 文章以作者亲眼所见,极写天都之险,与第二部分相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写“我们”登攀的经过,只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 第二层(7─8自然段)写登上天都峰所见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慨。 登上天都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此为过渡句),作者深深感慨的是,“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 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是文章点题的句子。 阅读思考: 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提示: 1.对比: 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 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啊,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处,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 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第四部分: 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阅读思考: 这一部分分承第一部分黄山奇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提示: 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仙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经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太多,浪这么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二)小结:1.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 这是何等的人间! ”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记叙顺序: 宏观顺序: (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 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 (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 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短句: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 比较复杂的长句,想法顺应句子的结构,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将这句的状语,逗成四段)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一个句子,分为两个分句,五个宾语分别逗开) 排偶句(类似骈体文)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黄山松铁骨冰饥;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飘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的肉芝。(三)作业: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登泰山记》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

  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泣疗贮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5.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

  六、熟读

  学生熟读成诵。

  七、作业

  1.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课后练习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重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解下)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本]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本)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根本,基础)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考察,推究)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2.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1.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3.抽查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

  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土”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入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为什么采用隐晦的手法?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促进学生理解。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三、鉴赏语言

  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语言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主要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本文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几句形成排比,一气呵成地写出了那些人的评梅标准。又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

  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学生可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资料】

  一、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入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归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庆)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龚自珍著述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他的诗词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在《龚定庵全集》里。

  三、课文赏析之一

  龚自珍生活在满清帝国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他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复兴国家。对内,他主张改革农田占有、海疆通商、科举考试、币制等方面的陋规;对外,他主张坚决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打算亲自去前线筹划抗英斗争。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视,提出过巩固西北边防的有远见的重要建议。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的“风雷”,以扫荡“万马齐喑”的局面。当然,龚自珍的改革主张,还是想维护满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对封建统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况且,他的改良设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对和他自己所处的无权地位而难于实施。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批判旧制度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对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龚自珍的创作成就以诗为最高,语言瑰丽、奇巧、多彩,内容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他的散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纵论古今,侧重于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由于当时思想统治的严酷和他所受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某些作品带有晦涩艰深的缺点。《病梅馆记》就是一篇针砭时弊而又寓意隐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托物取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病梅”,后一部分写“疗梅”。文章开头,在简要叙述了梅的产地以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关于评梅的美丑标准的议论,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笔详写病梅的原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又“未可明昭大号”,也不便号召种梅的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于是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花农,让花农们“斫其正,养其旁枝,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投“文入画士孤癖之隐”。正因为这样,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对所购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决心要“疗之:纵之顺之”。他下定决心要“疗梅”了。他准备花五年时间使这些病梅“复之全之”,并且“甘受诟厉”,专辟一个病梅馆来调理疗养病梅。作者还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闲田”,愿尽毕生的精力来疗治江浙一带大量的病梅。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说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是以写梅为名,以喻人为实,字字句句讥切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偏爱病态的梅,致使梅花受到严重摧残为例,影射满清王朝施行严酷的思想禁锢,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那“文人画土孤癖之隐”,正暗指封建统治者这种见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删密,锄正,暗示出这些封建统治者是怎样残酷地迫害有才能、想作为、有骨气的人才的。他们所企求的是一些顽钝无耻、冥顽不灵、唯唯诺诺的奴才,以维持那黑暗腐朽、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这就是他们认为梅花以曲、欹、疏为美的真实意思。关于这一些,龚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际著议第九》一文里明确地作过正面说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土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不管是士子还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为,就要受到迫害。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钩沉论一》中进一步指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黑暗统治,是决不让有才能的人有所作为的,他们“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崇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竭力摧毁人们的廉耻,让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们的奴才。所以说,这篇《病梅馆记》,作者只不过是托物喻人,借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罢了。

  作者决心疗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发展,这就表示了他对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种正视现实,渴望冲破黑暗时代的战斗情绪。然而,龚自珍是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疗治“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的宏愿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文章以感叹作结,发出深沉的感慨。

(节选自方铭、阮显忠编《古代散文选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四、课文赏析之二

《病梅馆记》作于1839年(据吴昌绶《定庵年谱》,为道光十九年)。这是一篇作者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题目又名《疗梅说》。

  从题目字面上看,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十分醒目,引起读者深思。文章这样定题说明作者“歌泣无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记”是记事文体的一种,更见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从文章内涵来看,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对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以及庸俗现象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追求个性解放和要求变革的进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是一篇语含“酸辣”的十分精彩的小品文。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第三段,抒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开头从梅的产地人题,列举出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盛产著称于世的梅花,引出叙议的对象。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古代历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等具有自然天性的事物来比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的特性来比喻人的坚贞、高洁的品格。这里自然是以梅喻人,托物言志,喻意深刻,富有韵味和情致。“皆产梅”,一字“皆”,既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这里,作者调动读者的艺术知觉去回味这点石成金之笔。鲁枢元在《作家的艺术知觉与心理定势》一文中这样说过:“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似乎包含着诉之不尽的意蕴和情致,一个词就是一个表象,一句话就是一个意象,一段话就是一种意境,作家仿佛把生活中的有关经验、意绪、思维、情趣全部浓缩在作品之中了,这样的作品令人陶醉,令人回味无穷。”本文起手就把读者置人一片梅林之中,包含“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意蕴。先写梅的产地,也为全文的叙议打下了基础。下文接着从三个方面层次清楚地分析了病梅产生的缘由。一是有些人以陈腐的审美情趣和赏梅观点去品梅。这些人认为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而“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以他们的好恶作为品梅的标准。这里用“曲”和“真”、“欹”和“正”、“疏”和“密”六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直、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维统治,戕害刚正、忠贞、富有朝气的人才,钳制人们成为屈曲、奸邪、蝇营狗苟、唯唯诺诺的庸才和奴才。作者人木三分地揭露了产生病梅的黑暗社会现实。二是文人画士正是以上述品梅观点来夭梅、病梅的。文中写道,这些封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说明他们有见不得人的意图,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以绳天下之梅”,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就是要把“曲”“欹”“疏”作为标准,而将“天下之梅”“斫直”“删密”“锄正”,以达到他们“夭梅”“病梅”的罪恶目的。寥寥数语,严正地揭露和批判了文人画士的居心不善、用意邪恶。这里的文人画土正是代表了清朝封建统治者,他们大兴文字狱,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也会引来祸殃;他们以八股文取士,天下出现了“万马齐喑”、令人窒息的沉寂局面。“斫”“删”“锄”,一字一箭,连连戳穿了产生病梅的社会原因,也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狰狞面目。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罪恶,作者还这样写道:“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同“戮”)之”,“徒僇其心,僇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乙丙之际著议策九》)。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或人,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斫正删密锄直,“以夭梅病梅”的具体内容,在这一层的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极大的悲愤。三是有些人助纣为虐的卑劣行径。这是帮凶者所为!要养出横斜、疏朗、弯曲的梅花,不是那些一般愚蠢的只知道赚钱的人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够办到的,于是“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强行地“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里一连用六个动宾短语,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们,趋炎附势,投合其主子的意图,极尽扼杀人才之能事,他们采取各种摧残人才的卑劣手段,排斥刚正不阿之士,剪除大量有用之才,扼制新生力量,清洗正直忠良,阻遏蓬勃生气,豢养奸佞邪恶的小人。六个动词用得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抑制,“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惨遭扼杀,“锄”字比喻大量耿直忠良之士遭到清洗,“遏”字指蛮横地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而“养”字栩栩如生地勾画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用心。从而强烈地谴责、抨击了封建统治者摧残、戕贼人才的罪恶。“江浙之梅皆病”正是“斫”“删”“夭”“锄”“遏”等罪恶行径所造成的后果。这句照应开头,“江浙之梅”是总括“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的文意;“皆病”点明受害面极广,病梅之多——这是“文人画士”戕害的恶果。于是笔锋直指文人画士:“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烈”总结了人才受害之惨。“江浙之梅皆病”,且“烈至此”,正是《己亥杂诗》中作者所写的“万马齐暗究可哀”,清王朝扼杀人才,到处是死气沉沉的局面。段末一叹,作者无限同情,满怀愤慨,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

  前面第一段揭示出了病梅的社会根源之后,第二段就写自己疗梅的经过和期望。“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紧扣上文“江浙之梅皆病”;“无一完者”,紧扣上文“文人画土之祸之烈至此哉”,哀怜、义愤之情洋溢、迸发,回肠荡气,自然引出“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惨遭扼杀而痛心疾首。如泣如诉的语言,同情、愤激的情调,令读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激起了共鸣。作者俯视了病梅产生的社会现实,又洞察到产生病梅的社会根由,并不消极、低沉,而是“予购三百盆”,“誓疗之”,行动何等果敢,态度何等积极,语言何等深沉。“疗”梅的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纵之顺之”,就是要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毁其盆”,“解其棕缚”,就是要摧毁封建统治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必复之全之”,就是一定要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各种人才都能人尽其才。这里吐露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作者“疗梅”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从遣词造句看,句式简短,节奏急促,笔力遒劲,让读者感受到“疗梅”急不可待,决心不可动摇。“购”“疗”“纵”“顺”“毁”“解”“复”“全”等动词写出了一系列疗梅的行动及其决心,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专制主义压抑、束缚的满腔义愤和对抗现实社会中专制淫威的斗争激情。“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斗争决心。“予本非文人画土”,表明与他们不是同流人物,也不同流合污。“甘受诟厉”,表现了敢于面对社会现实,针砭时弊,毫不畏惧,不怕打击,不怕迫害,决心与封建统治阶级斗争的思想。“辟病梅之馆”,点明题旨,收束前文。

  文章前两段,由写病梅到写病梅之馆。最后一段,

  写疗梅的心志。用“呜呼”这一叹词引出议论。“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照应前文江浙病梅之多,期望有很多空暇的时间,空闲的田地。实际是慨叹自己暇日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的局面,所以用反问句式“安得使予……也哉”来抒写“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末尾这一叹,以议论方式充分表现出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龚自珍是我国19世纪上半期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生活的年代(清朝嘉庆、道光)是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解体、没落,面临崩溃,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渡时代的开始阶段。在这一历史新阶段,资产阶级刚从封建主义的土壤中露出一点嫩芽。他对封建国家的新危机,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思想带有极大的叛逆性。他以一种特有的敏锐的眼光观察现实,把文学创作与“当今之务”联系起来,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了对清王朝腐败政治的不满,对于官僚的庸碌而不思振作的厌恶,对腐朽、黑暗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并发出改革的呼声,提出改良的主张。他首开近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讥切时政,诋诽专制”的风气;追求个性解放成了他诗文中的特有情调。《病梅馆记》是在这方面写得最动人而出色的散文精品。这篇议论小品文,以小见大,通过植梅的生活琐事,反映了作者在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束缚之下,渴望人格的自由、求得精神解放的思想。文章中“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要让梅树获得自由的舒展,勃发而健康地生长,反映了他对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作者身处统一的封建国家面临没落、崩溃的时代,封建统治阶级以文字狱、八股文扼杀一切聪明才智,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万马齐暗”的阴云笼罩着全国大地。作者眼见到清王朝现实统治为“日之将夕”,在《病梅馆记》中,他借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病梅之所以病,原因是斫伤了它的天性,梅树应该以它蓬勃的生机,以它的自然形态健康生长,这样才符合于自然物理的个性。作者的这个思想认识正是他与束缚个性的现实社会对抗的表现。

  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是龚白珍中年以后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无论写什么题材,总是带着批判的眼光,从全局着眼,从政治、社会的高度看问题,作客观的、公正的对于现实政治、社会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于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作者48岁)的《病梅馆记》,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内容深刻的原因就在于此。

  适应其思想内容表达上的需要,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也非常特殊。《病梅馆记》采用小品文样式,运用以梅喻人,借题发挥、托梅议政的曲笔,透过植梅、养梅、品梅、疗梅的生活琐事,由小见大,表现了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鲜明政治观点和主张。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通篇写梅,产梅之地、夭梅之由、叹梅之病、疗梅之志、疗梅之法,层层写来,有叙有议,每一段,每一层,都影射腐朽的现实政治,矛头指向专制主义严酷的思想统治,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压制、摧残的罪行,表达丁作者要求改革政治,砸掉禁锢人才的精神桎梏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迫切愿望,反映了在封建统治下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和改革时政的要求。

登泰山记教案 篇13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4.略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02-04

  三棵槐树 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

登泰山记教案(汇编13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文学登泰山记教案优秀范文3篇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