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汇编7篇)

时间:2023-07-26 10:04:05 教案

  下面是会员“z09”收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汇编7篇),欢迎参阅。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等式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学会通过观察,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向进行新知识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一元一次放的过程中,体验“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方程:

  并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请给同学们介绍纸草书(P95)。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试问这个

  数是多少?

  并引入让同学运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出相应的方程。

  并回答: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解上述方程,并引入去分母。

  活动:同学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要注意哪些?

  看一看你会不会错:

  (1)解方程:

  (2)解方程:

  典型例题:解方程:

  想一想: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后如分子中含有两项,应将该分子添上括号

  选一选:

  练一练:当m为何值时,整式和的值相等?

  议一议:如何解方程:

  注意区别:

  1、把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对单一的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整个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2、而去分母则是根据等式性质2,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而不是对于一个单一的分数。

  课堂小结:

  (1)怎样去分母?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有没有疑问:不是最小公倍数行不行?

  (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性质2

  (3)去分母的注意点是什么?

  1、去分母时等式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不可以漏乘。

  2、如果分子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其分子为一个整体应加括号。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布置作业:P98,习题第3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1、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3、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4、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整理和复习

  1、比例的意义

  2、比例比例的性质

  3、解比例

  4、正反比例正方比例的意义

  5、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6、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

  7、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 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

  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设立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的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那里的同学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看大屏幕,从情境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生1:9/10÷3=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谁还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9/10÷3结果是多少呢?请在自己的练习本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师适时巡视指导,找出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方法。

(投影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

  师:我们先看第一位同学的方法,这是哪位同学的,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学的,他用的是长方形布条,这是哪位同学的,介绍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师:不管是画线段图还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我们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板书方法:画线段图。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上这两位同学的(学生板演),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的做法。

  生:9/10÷3=9÷3/10=3/10(米)

  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即3/10米

  师:谁能再重复一遍?生重复。

  师: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直接进行计算。(板书:平均分的方法)

  师:看这种方法9/10÷3=9/10×1/3=3/10(米),(学生板演内容)谁来介绍一下?

  生: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生似懂非懂。

  师:你们能明白吗?我们结合这条形图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师:把条形图平均分成3份,一份占多少?

  生:1/3。

  师:也就是求什么/

  生:也就是求9/10米的1/3。

  师: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9/10×1/3

  师:看一下算式?有什么变化?

  生1:前面是除法,后面是乘法。

  生2:3和1/3互为倒数

  师:也就是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板书:转化)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师: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师:这就是第三种方法,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板书:乘法的意义)

  师:除了这几种方法,你还有哪些办法?

  生:转化成小数来计算。

  师:说一下

  生:9/10米化成小数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3=(米)。

  师板书:9/10÷3=÷3=(米)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生1: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算起来比较简便。

  生2:我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第二种方法只适用于能出开的情况。

  师:说得非常好,到底他说的对不对,等会我们来验证一下。

  3、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已经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情况,找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9/10÷2=9/10×1/2=9/20(米)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都和这位同学一样吗?谁来说说这种方法?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2,用乘法来计算。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看算式,我们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来计算。看来大家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4、归纳概括,推广应用。

(1)师:仔细观察、分析刚才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看这两个算式,前面是除法,后面是?

  生:乘法

  师:看圈起来的两个数字,有什么关系?

  生1:倒数

  生2:互为倒数

  师:一定要说完整。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师板书)

  师:谁能再说一遍?

  生重复,全班同学一块交流。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对简捷。

  2、自主练习2

  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连一连。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算式与第二行算式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悟出此题的意图,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应该连的相应算式。

  3、自主练习5

  独立完成,投影展示交流。(两种方法,直接去除或者转化成乘法计算)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4、自主练习4

  独立完成,板演交流

  此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除以整数(板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汇报。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习中。】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

  6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正好分完6÷2=3(盘)

  7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1个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年级数学教案(汇编7篇)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锦集10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4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例文3篇 7年级数学教案模板范例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教案文案3篇(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章教案)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范文3篇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湘教版例文3篇(湘教版七下数学教案免费)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案例3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例文3篇 七年级数学湘教版上册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篇(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