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中班教案6篇 中班健康打喷嚏

时间:2023-09-19 17:2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打喷嚏》中班教案6篇 中班健康打喷嚏,供大家参考。

《打喷嚏》中班教案6篇 中班健康打喷嚏

《打喷嚏》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老鼠看病的情节,熟悉乐曲旋律,继续感受ABA的音乐结构。

  2.根据音乐变化大胆想象,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感冒的前后过程。

  3.能充分享受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打喷嚏的小老鼠》的音乐 小老鼠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讲述《小老鼠打喷嚏》的故事后。

  提问:小老鼠恢恢怎么了?感冒后是什么样子?

  小老鼠感冒后是怎么做的?

  小老鼠感冒好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二、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音乐。

  讨论:这首音乐哪一部分表现了小老鼠一边走一边打喷嚏?哪一部分表现了小老鼠晒太阳呢?

  小结:A段表现小老鼠边走边打喷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晒太阳,c段音乐表现小老鼠高兴地回家。

  2.分段欣赏,尝试创编动作。

  (1)欣赏A段音乐,师生共同创编小老鼠边走边打喷嚏的动作。

  集体交流:小老鼠打喷嚏会是什么样子?

  提醒幼儿打喷嚏时要用手捂住鼻子,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2)感受B段音乐,师生共同创编阳光升起和晒太阳的动作。

  自由讨论: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太阳光呢?太阳光会照在小老鼠身体的什么部位呢?

  (3)随c段音乐创编小老鼠开心的动作。

  讨论:小老鼠病好了,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开心呢?

  三、理解情感,完整表演。

  1.情感分析:小老鼠感冒了,身体感觉怎么样?我们做动作时应怎样表现?当小老鼠感冒好了是什么感觉?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2.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2遍。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思考: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怎样做才能不感冒呢?

  小结:多晒太阳,多做运动,天天锻炼身体好。

  附故事:

  小老鼠恢恢感冒了,总是鼻子发痒打喷嚏。它决定去动物医院看病,它一边走一边打喷嚏。到了医院,河马医生说:没关系,吃点药,多晒晒太阳,很快就会好的。小老鼠病好了,走着走着就高兴得笑了。

  活动反思:

  1.借助形象、生动的故事与手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ABA结构模式

  《打喷嚏的小老鼠》它是一个融音乐欣赏和音乐游戏于一体的活动。该乐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音乐较欢快,B段音乐较舒缓,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游戏。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让他们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小老鼠打喷嚏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能帮助幼儿轻松地理解音乐。

  2.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其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创编动作。

  在活动中通过听一听、做一做、学一学,提醒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小老鼠打喷嚏、太阳升起、小老鼠晒太阳的动作等,让生活中的动作与音乐更好地融合,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通过小朋友之间分角色互相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整个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能体验到自己创编的成功感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打喷嚏》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对着别人打喷嚏是一件不卫生、不礼貌的事情;

  2、学习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餐巾纸、手帕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看看他们是谁?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过渡:小狗、河马,还有大象说,小朋友们你们真有礼貌。

  二、分段引出,理解儿歌。

  (一)小狗打喷嚏。

  1、小狗在干什么?它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2、可是小狗鼻子痒痒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问:小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小鸭、小鸡怎么啦?为什么被吓跑了?)小结:小狗打喷嚏,对着朋友“阿——嚏”,小鸡、小鸭吓跑,因为喷嚏里有口水,很脏……。

  (二)河马打喷嚏。

  1、河马生活在哪里?它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2、可是河马鼻子痒痒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追问:河马是怎么打喷嚏的?乌龟、小鱼为什么被吓跑了?)小结:河马打喷嚏,张大了嘴巴“阿——嚏”,乌龟、小鱼吓跑,因为喷嚏的声音很响,没有礼貌……

  (三)大象打喷嚏。

  1、大象的朋友可能会是谁呢?为什么?

  2、大象的鼻子也痒痒的,它是怎么打喷嚏的?山羊、小马为啥被吓跑?

  小结:大象打喷嚏,伸长鼻子“阿——-嚏”,山羊、小马被吓跑,因为喷嚏里有细菌,很不卫生……

  (四)宝宝打喷嚏。

  1、宝宝的鼻子也痒痒的,宝宝应该怎样打喷嚏?(引导捂鼻和嘴、轻声)

  2、宝宝为啥要捂住鼻和嘴呢?

  小结: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大家夸。

  (五)完整听赏儿歌。

  刚才老师把小动物和宝宝打喷嚏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打喷嚏》。

  小结与过渡:我们要学儿歌中的谁?是呀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朋友夸。朋友会夸我们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讲卫生、有礼貌的好宝宝吧!

  三、操作运用,掌握方法。

  请幼儿取手帕或餐巾纸,边听儿歌(最后一句),边学做捂鼻的动作。教师观察与纠正捂鼻姿势。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一样很有用的本领,以后碰到要打喷嚏的时候要学着使用哦!

  附儿歌:

  打喷嚏小狗打喷嚏,对准朋友“阿——嚏”,小鸡、小鸭吓跑了。

  河马打喷嚏,张大嘴巴“阿——嚏”,乌龟、小鱼吓跑了。

  大象打喷嚏,伸长鼻子“阿——嚏”,山羊、小马吓跑了。

  宝宝打喷嚏,捂住鼻和嘴“阿——嚏”,声音轻轻,大家夸。

《打喷嚏》中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的情绪。

  2、根据音乐变化,幼儿大胆想象,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打喷嚏的前后过程。

  3、幼儿能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图谱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冬天到了,天气可真冷啊,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教师做打喷嚏动作)。

  (同时出示题名)

  2、对了,小老鼠它正打喷嚏呢,连走路的时候都要打喷嚏呢!

  3、那小老鼠是怎样边走路边打喷嚏的呢?你听!(放第一段音乐)

  (二)感受A段音乐,并学习用动作来表现出来。

  1、幼儿听音乐。

  问:小老鼠是怎样的呀?(幼儿回答)

  2、结合图谱。

  3、幼儿边看图边学“边走路边打喷嚏”的节奏。

  4、听第一段音乐,幼儿表现小老鼠边走路边打喷嚏的样子。

  (三)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治感冒打喷嚏的症状的过程。

  1、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老鼠不打喷嚏呢?(教师及时用简笔画记录幼儿所想的办法)

  2、幼儿感受B段音乐。(边听音乐边看共同制作的图谱)

  3、幼儿再次感受B段音乐。(理解音乐中四句正是小老鼠所想的办法)

  4、教师指图,幼儿配乐在原位作理解性表演。(加音乐)

  5、找空地方,听音乐自由表演。

  (四)理解第三段音乐所表现的愉快情绪。

  1、幼儿想象并模仿小老鼠恢复健康后的高兴样儿。

  2、结合图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3、幼儿听音乐表现各种高兴样!

  (五)完整表演。

  1、师幼共同把发生在小老鼠身上的故事听着音乐,看着图谱,完整地表演!

  2、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和三段段意。

  2、第二次完整表演: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打喷嚏的前后过程

  3、第三次表演。幼儿不看图谱,听着音乐完整自由地表演。

  (六)延伸活动。

  以小老鼠的口吻教育幼儿要预防感冒,以健康的身体广交朋友,体验快乐。

《打喷嚏》中班教案4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倾听。游戏从故事的内容出发,让孩子们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开展游戏。在问与答中,孩子们集中精力去倾听,并进行正确的回答,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倾听能力。

  活动目标:

  1.有意识倾听同伴的提问,并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快速回答;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体验听说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角色大图片及小图片、小丝带若干、封面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奔跑的古古》封面图片,引起幼儿的回忆

  二、听说游戏:打喷嚏

  1.教师依次播放《奔跑的古古》里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以上的动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打的喷嚏?”

  2.介绍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选取一张小图片,扮演图片上的小动物,其他小朋友提问“我的朋友,你是谁?”选取图片的小朋友要根据图片内容回答“我是×××”。其他小朋友接着提问“你在哪里打喷嚏?”选取图片的幼儿就要根据绘本中的小动物打喷嚏的地方进行回答“我在XX上打喷嚏”;回答正确就大声地打一个喷嚏,并得到一个丝带做的柳絮条;回答错误在特定的区域暂停一次游戏活动。

  3.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三、活动结束

  幼儿在自主玩耍《打喷嚏》中自然结束活动。

《打喷嚏》中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尝试创编故事的角色、语言、情节等。幼儿教育网来源:幼儿教育网

  2.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创编表演的成功感。幼儿教育网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故事磁带《会打喷嚏的帽子》。

  2.经验准备:已会表演《会打喷嚏的帽子》。

  活动过程:

  1.戏剧表演《会打喷嚏的帽子》引入。

  请一组幼儿表演故事《会打喷嚏的帽子》。

  2.讨论故事的要素。

  (1)讨论:故事里有谁?

  幼1:有魔术师。

  幼2:有大耗子、小耗子、灰耗子。

  幼3:还有“帽子”。

  师:这是这个故事里的角色,也就是说,××角色由××小朋友饰演。

  (2)讨论:故事里它们在什么时候说了话?

  幼1:大耗子叫其它耗子去偷帽子的时候说了。

  幼2:小耗子你最合适,你个子小,走路又轻,你去!

  幼3:耗子们都不去时,它也说了话。

  幼4:好啦!好啦!都是胆小鬼,你们不去,我去。等会儿,我偷来了帽子,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你们可别流口水。

  幼5:它被啊欠吓着时也说了。

  幼6:快跑!快跑!

  师:这些是故事中的角色说的话,也就是故事中的角色语言。

  (3)讨论: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师:它们为什么要偷帽子?为什么要大耗子去偷?最后偷到帽子了吗?

  幼1:因为帽子里可以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所以耗子们要去偷。

  幼2:因为其它的耗子们都怕,最后只有大耗子自己去偷!

  幼3:没有偷到,帽子里打出个大喷嚏,把大耗子吓跑了。来源:幼儿教育网

  师:故事是这样一步步从开始到结束的,这就是故事的情节。

  3.创编故事。

  (1)游戏:魔法变变。

  师:现在,请你们合作创编《会打喷嚏的帽子》,可以是角色上的变化;可以是语言上的变化;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上的变化。

  (2)幼儿创编,老师巡回指导。

  自由分组——分配角色——创编——自主排练。

  4.表演。幼儿教育网

  (1)幼儿分组表演。

  (2)评价。

  自我评价、其他幼儿评价。

  5.出戏。

  师:我们的戏剧表演活动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从戏剧里出来了,你们不是“魔术师”、“耗子”了,而是你们自己了。

  活动延伸:

  图夹文创编剧本:幼儿根据自己创编内容,通过图夹文的方式创编剧本。

  活动反思:

  1.活动调动孩子的自主参与性。

  在该戏剧活动中,从最开始的表演原版,就让孩子自己去主动揣摩、创编剧情中人物的动作和相应的表情。就连对同伴表演的评价也是由孩子亲自说出。活动的全程都能看出由于让孩子主动参与,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都很入戏。

  2.活动体现创造性。

  活动中,从自主创编动作——创编剧情——制作剧本,无不体现出戏剧表演活动对孩子创造性的培养。活动的设计考虑到给孩子充足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时间,让孩子的创造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3.教师在活动中能灵活地处理孩子的突发情况。

  孩子们在创编表演时,有一组的表演一直沉浸在天黑睡觉上,他们的剧情是要等到天亮再去偷,可一直就没有天亮,一直在睡觉。教师此刻就运用“公鸡打鸣”一一提示他们天亮了,该继续往后演了。果然,孩子在这隐形提示下接着往后演了。

  4.活动中注意给予孩子戏剧经验。

  两个活动中,都能充分体现老师不仅是让孩子演戏,还会给予孩子一些演戏剧、创编戏剧时的经验。

  如:第一节课,让幼儿知道表演戏剧时要考虑到其中动作、表情;第二节课,让幼儿知道创编表演可以从角色、语言、情节这几方面去进行。

《打喷嚏》中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教幼儿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的速度。

  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木鱼、小鼓、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自由讨论“打喷嚏”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会打喷嚏?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

  二、教师讲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

  1、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小兔:刚开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现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刚开始跟踪小兔时悄悄地走(中速)追赶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

  三、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

  四、幼儿尝试各种乐器。

  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乐器,待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

  五、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

  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行实际情况指导)

  师提出要求:

  ①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②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

  2、根据幼儿配乐的效果,进行第二次配乐。

  3、幼儿交换乐器后进行第三遍配节奏。

  4、师小结并请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乐器。

《打喷嚏》中班教案6篇 中班健康打喷嚏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标志》12篇(幼儿园中班标志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中班音乐课教案)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4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详案

迎接期中班会教案3篇(迎接期中班会主题班会)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9篇(大班6以内数的守恒)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3篇(中班音乐优秀教案)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中班音乐活动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5篇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4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40细

中班美术教案《瓶子》5篇(瓶子响叮当中班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