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

时间:2023-10-01 18:0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以供参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

  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

  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页习题

  五、全课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表示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同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本课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具体数字的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课件反复播放ABC英文歌曲。学生跟着唱)

  师:刚才的唱的内容是什么?(英文字母歌)

  师:谁能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生答)

  师: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刚才所说,在音乐简谱中它表示音高,在车牌号上可以表示一个地区……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也常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

  1、师:瞧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盒子,一个装着乒乓球,另一个装着羽毛球。又知道“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问:你来猜猜看,盒子里的羽毛球和乒乓球各有几个?

  (课件出示两个分别写着“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盒子再出示“已知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这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填表)

  乒乓球个数

  羽毛球个数

  师:我们已经猜出了5种可能性,还有其他可能吗?(有)那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剩下的可能性,好吗?

  师:如果我们刚才继续猜下去,这两种球的个数能猜得完吗?那可怎么办?谁能够想出一个简单的法子来表示呢?

  生汇报,师板书。如:乒乓球:a 羽毛球:a+3

  还可以怎样表示? 羽毛球:a 乒乓球: a-3

  师:请同学们思考:a+3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a-3 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当a=3、8……时,羽毛球分别是几个?

  师结合板书,小结:看来,除了用一个字母表示数量外,我们还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 (含有字母的式子)

  2、 那咱们试试看,

  一箱苹果重10千克,吃了a千克,现在还有多少千克?

  一只足球35元,买x 只,应付多少元?

  商店运到g台彩电,总价7200元,每台彩电多少元?

  周二温度由26C下降tC后是几摄氏度?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一个字母只能表示数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出数量,而且能表示出数量关系。

  独立思考:如果我们用A表示乒乓球的个数,用下面的式子分别表示排球、足球、篮球的个数,你能看得出乒乓球个数与这几种球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A-5 6A A÷2

  师小结:看来,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出数量关系,的确作用很大。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1、师:我们就用刚刚学的本领,到超市里去逛逛吧!(课件出示超市情景,镜头特写一些物品的`单价)

  师:每位同学先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品。

  (师下发购物单、生自主进行)

  购物单

  名 称

  单 价

  数 量

  总 价(列式计算)

  2、交流:

  师:(可以投影一些同学的购物单)你买了什么?还有谁也买了()?看这些买()的情况,这些量中,什么变?什么没有变?你能买()的总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师:可以用你喜欢的来表示,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

  师:那么,买()的购物单我们也用不着一张张地看了,谁能用一个算式反咱们全班买()的总价表示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可能会讲同一个字母)

  师作补充:一般来讲,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这些字母可以是哪些数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a、b、c、d……任何一个字母来表示数,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特定的量常常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如v用来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而在求面积时,s又用来表示面积。

  四、 激发情感,升华新知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2、大家的收获真不小!但如果能很快地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的话,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更大!

  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口答:(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6名乘客,在西门站下去A名,

  又上来B名,这时,汽车上有( )名乘客。

  (2)A的5倍减去4.8的差表示为( )

  (3)张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李师傅每天比张师傅多做8个,

  李师傅5天共做()个零件。

  (二)师:上星期,我们齐贤镇举行了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镇校五年级6个班

  组成一支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的人数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师:从屏幕上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想想看还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其他相关的信息吗?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写得快,写得多。

  (三)玩一个数青蛙的游戏,好吗?

  (课件播放)1只蛤蟆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蛤蟆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蛤蟆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师:你还能继续往下唱吗?能用咱们今天的知识解决它吗?

  (n 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四)挑战性问题。

  师:最后,我们再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解决。

  在某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收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字母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

  (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4、105和14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难点: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几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计算:0.45÷912.25÷5

  B、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除法。

  C、讲授新课:

  例6: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几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独立完成。(有两种可能)

  a、3.6米=36分米0.4米=4分米

  36÷4=9(段)

  b、3.6÷0.4=9(段)

  2、说一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3、你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中,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4、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么算?

  师生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例7:0.065÷0.05=

  1、除数是0.05,在计算中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3、让学生说说解题过程。

  4、讨论:商的小数点要和什么对齐?

  D、巩固练习:

  0.72÷0.40.096÷0.80.051÷0.03

  1、先说一说把每题除数转化整数的除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学生讲评,说一说错的原因。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与除数是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F、强化练习:

  1、p-32口算训练第二题,校对。

  在口算过程中,因注意哪些方面?

  2、P-32第三题第一排。

  G、布置作业:P-32第三题余下三道。

  课后小结:本课内容,我用不同的方式上了两次,第一节课我是按照教案上所写的过程上下来的。在第一个例题中用一种很强硬的方式让学生接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但对为什么不转化成整数除法,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第二个例题就对刚才的结论进行应用。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主动性体现的不够,教学不够开放。为此,在另一班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改动,出示第一个例题后,[内容来于淘-教_案-网()]让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尝试解决,得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很多学生都认为转化成整数除法,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不同做法的同学板演,通过讨论分析,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触发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转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对这种方法进行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学得也很有兴趣!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中板演:

  方法一: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 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二、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三、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课后小记: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 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

  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身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同学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身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同学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考虑: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考虑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发明:

  让同学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同学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褒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⑴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⑵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⑷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⑸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概括归纳就是⑴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⑵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⑷培养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本节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

  学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知识后,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本节内容的作用:

  ⑴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初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发展学生利用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学情分析

  1、 教师主观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同学,学习基础较好,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学占到全班的33℅ ,学习基础薄弱,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学占到39℅,其他同学学习水平中等偏下。

  2、 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大多数同学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对于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解答。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分析并找出等量关系,学会解形如(a+x)b=c这样的新方程。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先扶着学生走,再让学生试着走,最后让学生独立走”的教学策略。

  3、 学生认知的障碍点:

  ①如何去分析、找出数量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然后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②如何解形如(a+x)b=c这样的新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②会把方程中含有小括号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求解的思路和方法。③使学生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数学思考:

  学生能够正确地审题、分析题意,思考、分析找出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②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与态度:

  在观察、思考、探究、交流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 新知学习:

  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 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举例说一说。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先乘除后加减,小括号最优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 944÷(105—89)

  (158+125)×2 1210÷(89+21)

  196÷(712—698)2112÷(16×3)

  456÷19×83 134×16÷67

  1300×(700÷10)

  反思与重建

  经过一个寒假,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较慢,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得到改善。期间要重视学生的书写和计算习惯的培养,注重草稿与验算。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A套、B套)

  A套:P5的递等式计算

  B套:补充计算

  每日一题

  在6+36÷3-2×4-1=47

  这个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二年级数学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复杂运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有乘除,要按什么顺序计算?

  看下面的算式,说说运算顺序。

  86—6×810×30÷545+35÷593+26–40

  学生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学习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观察,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苹果图)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解决问题:3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1)根据信息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第一步求什么?

  列式:60—38=22(个)

  22×3=66(个)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2)综合算式:60—38×3

  这样可以吗?说说理由。

  观察算式发现: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要先算乘再算减,不符合题目的意思,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别人知道要先算减呢?

  学生想办法。

  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要想改变运算顺序,可以加上小括号。(60—38)×3,这样在计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86-56)×89×(260+40)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解决问题: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

  (1)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想一想怎么解答,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算法

  (43+21)÷8

  说说怎么想的,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再订正结果。

  (2)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8+24)÷6(72—24)÷8

  独立完成,订正

  4。试一试: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84÷(8—4)56÷(5+3)

  学生试做,交流订正。

  5。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240—(180+20)360÷(2×3)(52+12)×7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总结:混合运算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40-180+20xx+11×7

  240-(180+20)(59+11)×7

  学生计算,说说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入:是不是只要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改变,得数就一定改变呢?再出示下面的题目:

  360-74-26466-(65+35)

  360-(74+26)466-65-35

  做一做,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

  2、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3、妈妈给了小兰80元钱。小兰买书花了5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了3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上面的两道题目,订正时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题:你会计算(55—50)×(6+3)吗?

  学生说说想法。像这样有两个小括号的题目,可以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525÷(81—56)×3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中括号,引入新课

  1、计算525÷【(81—56)×3】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介绍:“【】”叫做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计算,说说三步混合运算要按怎样的顺进行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小结。

  3、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

  三、学习“你知道吗”。

  阅读教科书第74页的“你知道吗”,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找出典型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

  2、练习十二第2题。

  比较每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3、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张红平均每小时比王莉多采莲蓬多少个,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年月日、简单的统计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42~143页第6~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经过时间。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类、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年、月、日

  1、年、月、日的进率。

  我们本学期学习了时间单位年、月、日。这节课先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复习年、月、日)

  请同学们在下面表中括号里填上进率。(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怎样根据公历年份来判断闰年?

  2、年、月、日的练习。 ·

  请同学们把期末复习第6题填在书上。

  小黑板出示第6题,学生口答练习中填的数,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简单的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分哪几个步骤?指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如下:

  简单的数据整理

  (1)找出数据范围。

  (2)把数据合理分段整理。

  (3)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呢?

  2、简单的数据整理练习。

  用投影出示第142页第7题,男同学的体重记录单。

  (1)让学生看着记录单说一说数据整理的三个步骤。

  指名学生说数据的分段,教师板书。

  体重(千克)25以下25~29 30~34 34以上

  (2)让学生统计各段的人数。指名口答各段的人数并集体校对。

  (3)绘制统计表。

  (4)看表分析第143页的两个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想到了什么。

  三、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l,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该怎么样呢?学生口答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老师归纳、板书。

  2、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做第8题第一行两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指出:第1题可以把乘法、除法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第2题可以把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说一说各个方面的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

  期末复习第8题余下4题。要求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先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孩子们先尝试,然后让学生起来讲解怎么做,确定“顺序”是最重要的。虽然没有给他们分类,但是第一层的练习题是同级运算的,在做题时让学生慢慢体会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去做,先学会方法再去追求正确率。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工作计划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1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课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6篇 五年级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100道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9篇(五年级数学的自我反思600字)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篇(五年级科学冀教版地壳的构成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9篇 五年级科学冀教版地壳的构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