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时间:2023-10-05 17:2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阅。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

  听唱和视唱结合;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附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填入歌词。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2。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3。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附老师自编歌词:我的家在晋城,这里风光秀丽,还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还有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的骄傲。家!晋城——我的家!这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晋城的骄傲……

  四、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五、课堂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3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 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

  (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4

  案例描述:

  一、导入:

  师: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生:雨!

  师: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

  师:下雨的时候,你们在雨中玩些什么?

  师:雨有许多许多,有绵绵细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阵雨等等,你喜欢怎样的雨?为什么?

  师:当天空下着小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滴答滴答)

  雨越下越大,这时候你觉得雨声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声音变大了,哗啦啦啦)

  师:你能用身边的东西或肢体表现大雨或小雨吗?

  (学生表现得很棒!)

  师:你们瞧,有一个小朋友正在路边踩雨玩呢!你们想不想加入他?

  (生初听音乐边律动)

  二、教授新课

  1、出示课题《踩雨》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说说听后的感受。

  3、用视唱法学唱歌谱,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4、完整唱歌谱。

  5、跟伴奏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唱第一段歌词。(提出注意点,并正确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生说说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年儿童在夏日的雨天里,踩着雨花玩耍的`情景,塑造了活泼、轻松、可爱的形象。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意境。

  三、创编与活动

  提出要求: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表现儿童在绵绵细雨中踩雨的情境。

  1、生小组讨论合作(多种形式表现)比一比哪组表现最棒!

  2、小组展示,、表扬。

  四、、作业

  师: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家们用他们的笔,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各种各样的雨景,他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学过许多关于雨的歌曲,回去以后搜集一下,下节课交流,看谁找到的关于雨的歌曲最多!

  反思: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我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欢乐。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

  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

  (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5.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__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

  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通用14篇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2篇

中班音乐教案7篇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中班音乐活动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语文教案【3篇】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4篇 小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实用10篇(大班幼儿音乐课教案)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范文5篇 中班音乐教学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伞3篇(伞中班儿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9篇(3年级语文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