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文4篇 中班教案模板范文

时间:2023-10-09 15:3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班教案范文4篇 中班教案模板范文,欢迎参阅。

中班教案范文4篇 中班教案模板范文

中班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几种蔬菜切面的形状和其内部结构的不同。

  2、尝试用蔬菜的切面进行印画,初步学习有规律地排列。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感受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蔬菜(藕、青菜根、胡萝卜、菜椒、花菜、蘑菇、豆角等)

  2、颜料、颜料盒若干,擦手布

  3、范画三张,幼儿用纸(围巾)

  4、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和操作,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感知蔬菜切面的形状与内部结构的不同。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些蔬菜宝宝。 蔬菜宝宝很高兴,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

  2、教师拿出水果刀,出示花菜,请幼儿猜一猜花菜切开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用刀把花菜切开,引导幼儿观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像小树)

  3、出示蘑菇,请幼儿猜一猜蘑菇切开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用刀把它切开,引导幼儿观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像小伞)

  4、出示胡萝卜,请幼儿猜一猜胡萝卜切开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用刀把它切开,引导幼儿观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实心)(像圆形)

  5、出示菜椒,请幼儿猜一猜菜椒切开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用刀把它切开,引导幼儿观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空心)(像小花)

  6、菜椒与胡萝卜的切面有什么不同?(空心、实心)

  小结:这些蔬菜宝宝变的魔术真好玩,有的切面像小树,有的切面像小伞,有的`切面是空心的,有的切面是实心的,真有趣。

  二、出示范画,示范讲解蔬菜印画的方法。

  1、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朋友们,老师请蔬菜宝宝帮忙,给你们做了些漂亮的围巾,大家来看看。

  2、出示范例让幼儿欣赏

  这条漂亮的围巾上有哪些图案?是哪个蔬菜宝宝画出来的?

  (青菜根像玫瑰花)

  (菜椒宝宝和豆角宝宝还可以画成一朵漂亮的小花)

  3、小朋友们,这些图案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有规律)

  怎样的规律?(图案)(颜色)

  小结:这些围巾,有的图案排列有规律,有的颜色排列有规律,这些有规律的花纹印在围巾上,真漂亮呀!

  4、示范,讲解印画的方法:

  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先在心中想好:你准备请哪个蔬菜宝宝帮忙,用什么颜色,准备按什么规律。然后拿好蔬菜宝宝,用力按压在纸上。一个图案就印好了。用过的蔬菜宝宝要送回原来的颜料盒。接着按规律,拿第二个蔬菜宝宝,按压在纸上。以此类推。

  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放背景音乐)

  1、老师要做这么多的围巾,忙不过来,小朋友们,你们帮老师一起来做,好吗?

  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条白围巾,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和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把围巾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3、(提出要求)装饰的时候,排列要有规律,可以图案有规律,也可以颜色有规律。画面要干干净净的,不脏乱。用过的蔬菜宝宝要送回原来的颜料盒。同时,要保持桌面和小手的干净。比比谁的本领大,能做出漂亮的围巾来。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用过的蔬菜宝宝要送回原来的颜料盒。

  引导幼儿挑选多一些的蔬菜来印,保持衣服桌面干净。

  指导幼儿注意图案和色彩的规律性。

  四、展示讲评

  1、把幼儿作品悬挂展示,供幼儿欣赏。(低一些)

  (提醒先完成的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你喜欢哪条围巾?为什么喜欢?(是哪个蔬菜宝宝变的?这些图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画面干净吗?)

  2、讲评

  师:你喜欢哪条围巾?为什么?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幼儿讲述)

  3、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装饰出这么漂亮的围巾。等天冷了,我们就可以围起来了,开心吗?

中班教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浪费水的行为,愿意与同伴、家长共同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2、能在家长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制作剪贴宣传画活动,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协作。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在系列主题活动中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水有关的资料。

  2、物质准备:

  ⑴课件:幼儿洗苹果的录像。

  ⑵在活动室四周布置节约、浪费水的对比图。幼儿人手一份粘贴纸。

  ⑶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并分类。

  ⑷剪刀、浆糊、湿抹布、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及水粉颜料)。

  ⑸宣传画纸6-10张、未装饰的小宣传单人手一张。

  (6)相机若干

  3、场地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儿歌《大苹果》引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苹果吗?吃苹果前咱们要做什么准备?(洗手、洗苹果)(幼儿个别回答)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洗苹果的”

  2、幼儿观看课件,并引导谈谈洗苹果时怎样节约用水。

  “她的方法对不对?哪不对?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她?”

  “怎样用水才节约?”

  3、观看课件:正确的洗苹果的方法。

  “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这回她有没有改过来。”

  4、请幼儿与家长观看教室四周的图片,讨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为正确的做法贴上红花粘纸。

  集中谈话,模糊统计红花数量。

  提问:“你把小红花奖给谁了?为什么?”“这几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到红花?这样浪费水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

  5、鼓励幼儿和家长利用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说一说、评一评生活中的各种用水的现象和行为。

  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办法,也发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浪费水资源,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与爸爸妈妈一起当节约用水的宣传使者,制作宣传海报。

  6、亲子制作:节约用水剪贴画(此环节不要太罗嗦,主要让家长幼儿明白自己的任务就行,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1)师讲解制作宣传画的方法。

  ①分版块制作: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水的用处等。

  ②图文并茂,有说服力、号召力。作完在一角签上全体制作者的名字。

  ③小传单只需装饰边缘添加小图案即可。

  (2)要求:

  ①剪刀的使用。(安全、取放。)

  ②糨糊用量、湿布的用法。

  ③垃圾应放在框里、物品要及时归回原位。

  (3)亲子制作。

  (4)展示作品合影留念。

  7、分工合作,在幼儿园适宜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到各班分发小传单,宣传节水知识。(教师或家长跟踪摄影)

中班教案范文3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难点:引导幼儿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以及个别不够大胆的幼儿能感受游戏的乐趣,并逐渐勇敢参加。

  活动准备

  1、 准备3个平底的茶杯

  2、 准备场地(用粉笔画好3道长5米,宽20厘米的跑道)

  3、 准备3面小红旗

  活动过程

  1、 开始

  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2、 游戏

  A、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

  (1) 首先,教师出示一个茶杯,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我把它放在头顶上;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 教师动一下,茶杯掉了下来,问: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又发现了什么?

  (3) 告诉幼儿,要把茶杯平稳的放在头上,头不要动,手伸开,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在1、2、3个跑道上慢慢走,这样,茶杯就不会掉下来了,而且也能胜利到达终点。

  B、过程

  (1)、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对幼儿在刚才的游戏情况及时的进行指导与纠正;

  导语:刚才谁胜利了?谁的茶杯掉了?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

  (3)、在接下来的活动时,教师一边给幼儿强调怎么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一边做好幼儿的心理安抚,即使茶杯掉了,不用气馁,告诉幼儿还有机会,让幼儿认真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4)、师生互动,导语:老师看到小朋友玩得好开心呀,老师也想玩,你们愿意和老师比赛吗?为了公平起见,老师可以倒背面走哦!

  (5)、再请在第一轮胜利的小朋友进行第二轮的比赛,以及在第一轮茶杯掉下去的小朋友在来一次,问:小朋友,在第二轮过独木桥时,在第一轮掉了茶杯,现在还掉吗?

  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

  C、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一些有趣,好玩的事特别的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相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下,发展幼儿在动作协调能力,以及极少个别幼儿不够大胆的情况加以引导。

  小百科:独木桥,拼音dúmùqiáo,比喻困难危险的路程。

中班教案范文4

  活动内容:

  竹子和竹制品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方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知道竹子是由笋子长成的。

  2、了解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及竹制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笋、带叶的竹子、竹制品若干。

  2、竹林的图片1张[最好有笋、竹、地下根状茎(竹鞭)及根]。

  3、幼儿用书:《竹子和竹制品》。

  4、教学挂图:《竹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摸摸、捏捏,观察竹子的外形特征,如圆柱形、长长的、一节一节的等)

  ◆教师:再来看看竹子里面是怎样的`?(分别横断、纵剖开竹子,里面是空的,有一层薄薄的膜)

  ◆教师: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笋,引导幼儿观察笋的一层一层皮,里面也是中空的等)

  ◆教师:竹子有根吗?根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节一节的,横着长在土中,叫做根状茎,每一节上都长有须状的根)

  ◆教师:竹子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叶)你见过竹子吗?在哪见过?是什么样子的?(竹子有粗有细)

  ◆师幼共同小结竹子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竹子的用处。

  ◆教师:竹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用处?(根据幼儿讲述,出示部分竹制品或图片)

  ◆教师:还有什么也是竹子做的?(引导幼儿扩大视野,讲述竹子可以盖房、做竹筏运输、搭脚手架、制笔、做乐器等)

  3、小结。

  ◆教师:竹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找找,或者让妈妈带你出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是用竹子做的。

  活动反思:

  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发现,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

中班教案范文4篇 中班教案模板范文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6篇(幼儿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11篇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7篇 防火安全教育中班教案

关于中班美术教案3篇 中班美术类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9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精华9篇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8篇

中班健康教案蔬菜王国3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蔬菜王国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全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