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逃走的水)

时间:2023-10-28 15:4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逃走的水),欢迎参阅。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逃走的水)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名称:

  我的用处真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惜纸张、书本及其他纸制品的良好行为习惯。

  2、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纸的用途,知道经过特殊的加工的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纸制品(包括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制品)若干,摆放在活动室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说说常见的各种不同质地纸的作用:绘画、书写、印刷、包装、信封、装饰、折纸及做纸盒、纸杯等。

  2、扩展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纸做的?想一想还在哪里建国纸或纸做的东西(如书店、纸店、文具店、家里等)

  3、通过小实验,引导幼儿发现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纸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4、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准备的各种纸和纸制品,互相交流讨论。用纸制品当玩具,大家一起玩。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够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通过改变外形,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玩具城(能够和不能够滚动的玩具若干)。

  2、贴有能够滚动和不能够滚动标志大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我们去参观“玩具城”,小朋友仔细看看玩具城里有些什么玩具?猜猜哪些玩具是能滚动的?哪些玩具不能滚动?

  二、探究什么物体能够滚动。

  1、请幼儿试试、玩玩、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动。

  2、将能够滚动的玩具送到有滚动标志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玩具送到不能滚动标志的筐子里。

  3、师: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和形状有什么特点?那些不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

  三、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1、师: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不能够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呢?(引导幼儿思考)

  2、让幼儿动手来尝试,可以同伴合作,教师进行指导,让每位幼儿都主动参与进来。

  3、请幼儿展示交流探究结果。(把报纸卷成团;把硬纸卷成筒;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借助于能够滚动的玩具)

  四、活动延伸:在活动区继续提供多种物体供幼儿操作,同时鼓励幼儿将不能滚动的物体变成能够滚动的,进一步观察滚动现象。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个月之间的关系。

  2、幼儿学习制作“年轮”的小书。

  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独立性,体验成功感。

  适用年龄:4—6岁

  错误控制:四季和十二个月的顺序。

  操作方法:

  1、幼儿听音乐走线,听音乐依次拿“坐垫”音乐停,幼儿按老师要求的方式——盘腿坐。

  2、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早上好!”

  3、老师请一名幼儿取来工作毯。

  4、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认识一个新的工作。老师取来工作。告诉幼儿我们今天进行“年轮的认识”

  5、老师示范操作:

  A、老师取来一个圆告诉幼儿:“这是一年!”提问:“那你们知道圆可以分成几个半圆吗?”(分成两个半圆),“对了,可以分成两个半圆,那一个半圆我们叫它为半年,那另一个呢?”(也叫半年)“两个半年合起来是一年”。

  B、提问:“那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有四个季节)“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老师分别取来绿色的春天、红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白色的冬天,并且把他们拼成一个圆,“你们看,这四个季节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圆,是。。。。。。(老师手指一年)对了,是一年。”

  C、“那你能来试试摆吗?”(幼儿操作)

  D、“你们能告诉老师一年有几个月吗?”(12个月)老师取来绿色的春天,上面写着三月、四月、五月,幼儿认识,用同样的方法介绍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个月与一年的关系。

  E、请幼儿操作,老师并给幼儿复习一遍。

  6、结束工作。收工作。

  7、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等会儿你将选什么工作,有谁愿意跟老师来制作“年轮的小书”?

  8、幼儿自愿跟老师制作小书,其余幼儿自选工作。

  9、结束工作。

  结束:老师记录下幼儿的认识结果。

  如:

  幼儿姓名:张景宣

  认识结果:一年与半年的关系:了解了一年与半年的关系,完成目标。

  一年与四季的关系:了解了一年与四季的.关系,完成目标。

  一年与十二月的关系:了解了一年与十二月的关系,完成目标。

  活动延伸:四季与十二月之间的关系。

  活动自评:活动结束,目标达到,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路清晰,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幼儿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个月之间的关系。幼儿的兴趣浓厚,老师的讲解与幼儿的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并做简单的记录。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四种桥面:单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双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单层纸弯成的单孔拱形桥面;单层纸折成制的梯形桥面。

  2、乐高积木人手一份

  3、记录表格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

  活动过程:

  一次尝试

  桥面与承重

  1、出示四种不同桥面的'桥,幼儿观察它们的异同。

  2、设疑:在这四种桥上放乐高积木,那种桥上能放得最多。

  (幼儿猜测并说理由)

  3、介绍记录表及记录方法。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多?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少?为什么同样大小的桥面,不能放一样多的积木?

  6、小结提升:不同形状的桥面,承受重量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二次尝试

  桥墩与承重

  1、幼儿观察两座桥墩距离不同、桥面相同的桥。

  2、设疑:这两座桥上放积木,能放得一样多吗?

  3、幼儿提出各自假设。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为什么这两座桥不能放同样多的乐高积木?

  6、小结提升:桥墩距离大,承受重量的本领小;桥墩距离大小,承受重量的本领大。

  活动延伸:

  鼓励再探索

  1、设疑:在同一座桥上放积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还是分开放可以放得多,请你们在区角活动时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感知。讲述与操作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明创新方法,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动静结合,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筛子的作用,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筛子能分离大小不同混合物的原因。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3、乐于表达,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筛子、勺子、、筷子图片若干。

  2、分组操作材料:多种混合物、黄豆、赤豆、大米、、玉米粒、石子、盐、沙、玉米粉各一盘,纸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小厨师学本领”情境,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混合物(大米和盐),提问:

  (1)、盆子里有什么?

  (2)、小厨师能有什么办法把两样东西分开?幼儿尝试用多种办法分离盆中的混合物。

  2、教师出示筛子,提问:

  (1)、有哪位小厨师知道这是什么?

  (2)、如果把东西混在一起放在筛子里,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呢?

  (二)、操作活动: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1)、小厨师任选几种东西混合后在用筛子分离。

  (2)、看看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

  2、幼儿自由操作交流,教师随机启发幼儿发现问题。

  (三)、讨论分析活动:

  边讲边图片演示:

  (1)、小厨师发现了什么?(黄豆、大米、赤豆、石子、玉米粒留在筛子里;盐、玉米粉、沙漏下去了。)

  (2)、为什么黄豆、大米、赤豆、石子、玉米粒留在筛子里,而盐、玉米粉、沙漏下去呢?

  启发幼儿发现比较:

  (1)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里

  (2)比筛孔小的东西会漏下去

  小结:筛子神气的本领就是筛子上有许多小孔,它可以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又快又方便地把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四)、在生活中我们运用筛子的本领解决哪些困难?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为了让幼儿认识筛子,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实验材料,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强调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发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逃走的水)相关文章:

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篇(中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篇 科学活动的教案怎么写

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6篇(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范文3篇(优秀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教案分析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中班 科学活动)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5篇(科学活动实例)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中班科学主题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5篇(大班科学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