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时间:2023-11-03 08:19:46 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三字经》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初步理解三字经内容,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讲诚信,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三字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狼来了》的图片。《三字经》文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复习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1、师:“小朋友,上次我们学了一个《黄香暖席》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黄香小朋友孝敬父母。)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两句。)

  2、师:我们还学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孔融小朋友尊敬哥哥、爱护弟弟。)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两句。)

  3、师:今天,老师再给小朋友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听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图片老师讲故事。)

  二、学习新的内容“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提问:故事里有谁?他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狼真的来了人们都不来救他呢?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讲真话,不能骗人,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师:在《三字经》里是这样说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出示《三字经》文字)

  三、幼儿学习诵读。

  1、教师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面来朗读,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并鼓励幼儿用手拍节奏。

  4、幼儿完整地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此五常,不容紊。”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表演读、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幼儿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这可以看出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设计思路:

  本活动通过音乐的方式来呈现怪的变化过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以及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在变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对的生活经验,丰富关于的知识,同时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

  2、知道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课件

  2、经验准备:认识多种水果以及不同的车辆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看看这是哪里啊?我们一起开车到森林里去玩吧。

  2、你们刚才都是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啦?

  二、引入故事《怪》

  1、引导幼儿看看森林里有谁?

  2、小动物们到了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呀?

  3、讨论:马路上能滚水果吗?为什么不能?

  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菠萝、草莓带回家呢?

  4、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他也想办法了,我们看看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三、说说唱唱怪

  1、这是什么车?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先变出了什么?

  2、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先变出什么再变出什么?(幼儿重点听小车窗、小车轮、方向盘)3、警察说现在小兔的西瓜车可以带回家了,那草莓和菠萝怎么办?看看草莓怎么变?

  4、我们帮小猫咪一起来变草莓车好不好?鼓励幼儿编编、唱唱"草莓车"。

  5、我们跟着小狗一起来唱一唱。(边做动作边引导幼儿一起唱)

  四、变怪小动物们的怪好玩吗?你们想开怪吗?你们想开什么样的怪呢?好,那请你们一起开着你们的怪一起去操场玩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体验创意制作的乐趣。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猜猜小动物”情景图片;《怪》故事音频及图片;《怪》故事视频。

  纸面教具:《我的怪》。

  材料准备:安全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情景图片鼓励幼儿猜猜动物名称

——猜猜这三只是什么动物?

——用动作或叫声模仿一下它们。

  二

  播故事及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感受趣味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段。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二、三段。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四段。

  三

  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为什么说这是怪呢?

  四

  提供纸面教具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怪”

  1.将幼儿分组,并发放手工材料。

  2.引导幼儿将轮子剪下粘贴在房子上。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喜欢。爱玩的特点,活动在欢快的旋律中开始,让幼儿做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导入活动,通过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从中渗透如何使一件物品变化成一辆的方法。小班幼儿表达方式比较贫乏,需要教师的暗示,启发,鼓励和引导。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天生是好动的,就拿跳韵律操来说,即使每天都要跳上两回,可是每当一听到音乐就“热情高涨”。可能他们的动作并不是很到位、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可是他们喜欢跳、喜欢模仿各种舞蹈动作。

  一次在电视中看到一个舞蹈《千手观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由很多残疾姑娘表演的舞蹈,她们克服聋哑的残障,经过刻苦的训练,把一个千手观音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们的表演生动活泼,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更感染人的是,她们身上的那股强大生命力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当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时,都为舞蹈的美而鼓掌,为表演舞蹈的人而感动了。

  活动目标

  1、欣赏舞蹈,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2、尝试合作、整齐地表现舞蹈动作和造型。

  3、学会感动、学会尊重,懂得关心残疾人群。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幼儿欣赏舞蹈的“美”。

  2、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模仿、创编,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欣赏乐曲、聋哑手语,了解残疾舞蹈演员有关的知识。

  2、教师准备:律动《手腕转动》音乐,舞蹈《千手观音》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律动《笑眯眯欢乐在一起》,感受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2、讲述《千手观音》的传说,引起幼儿欣赏的兴趣。

  二、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1、欣赏《千手观音》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叫“千手观音”?

  2、完整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带着问题欣赏舞蹈,然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美”的感受。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阿姨们是怎样来模仿‘千手观音’的,请小朋友边看边想:舞蹈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问:她们手的动作一样吗?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伸出来的时间、方向、高低、角度)

  这些手一起拼成的造型象什么?(孔雀开屏、一条长龙、慢慢打开的扇子、开放的花朵等)

  帮助幼儿认识舞蹈动作和造型的整齐、对称的美。

  除了动作和舞蹈造型,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音乐、服装道具、背景、灯光等)

  小结:舞蹈可以从演员的动作、舞蹈的造型、服装道具、音乐、背景、灯光等多方面来欣赏。

  三、欣赏并模仿创编动作

  1、片段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你喜欢舞蹈中的什么动作和造型,像什么?

  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认识手型:兰花指,理解造型的含义。

  欣赏舞蹈片段,鼓励幼儿边看边模仿。

  2、合作表演

  “这么好看的动作,想不想试一试?”

  “三个人一起做这个动作会是什么样的造型呢?”

  “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动作和造型?”

  “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吗?”

  3、第二次欣赏片段

  “跳了一会舞蹈,让我们来休息一下吧。”

  欣赏《千手观音》舞蹈片段,“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很整齐、很美、宁静、感动)

  “你知道这些阿姨是怎样练会这个舞蹈的吗?”

  个别幼儿介绍。

  老师小结:你们知道吗,原来她们都是听不见音乐的聋哑人,她们只能靠互相团结,看手势来达到整齐,要反复的练,要不怕苦不怕累,比平常人付出辛苦的训练才行呢。他们真勇敢,我们要更加尊重和关心残疾人群。

  4、边欣赏边模仿

  “残疾的阿姨都能跳得这么整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跳得又整齐又优美呢?”(队伍要排整齐、喊口令、数数字,还可以给自己打扮打扮)

  边欣赏边合作模仿

  四、总结,结束。

  总结:今天,一群残疾的阿姨用整齐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用精美的服装道具,用五彩缤纷的舞台和灯光,让我们获得了一次美的享受。

  引导幼儿在以后音乐游戏时间,大家一起探讨其他的造型,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活动中,复习歌曲,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3.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编表演动作。

  4.熟悉、感受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点难点

  重点:

  1、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幼儿能基本掌握音乐游戏的玩法及表演动作。

  难点:

  1、幼儿知道小鸡是由鸡妈妈生下鸡蛋后孵出来的。

  2、幼儿能大胆地到前面来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用纸壳制作大的蛋壳教具(能挡住幼儿)鸡妈妈头饰一个和小鸡头饰15个.小鸡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以音乐为背景进教室

  2.出示课件,(小鸡的叫声)引起幼儿兴趣。什么声音?

  3.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鸡》

  4.欣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轻轻的哼唱

  (1)演示小鸡出壳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出壳)

  教师用歌词总结: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来。

  (2)出示小鸡图片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鸡,提问:小鸡长得什么样?

  学习词语“毛茸茸”、“胖乎乎”。

  (3)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小小蛋儿把门开》

  幼儿观察课件上的小鸡在做什么?(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模仿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4)教师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称。

  (5)教师和幼儿一起为歌曲编动作。如:“小小蛋儿把门开”,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两手高举从上面打开,同时向前跳一下、“毛茸茸,胖乎乎”,则可以两只小手上下抖动,鼓起腮帮“叽叽唱起来”可以转圈做吃食的动作等。)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表演边唱。

  二、复习律动:小星星

  小鸡出壳,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让我们一起去数星星。——复习律动: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数别漏了。

  2、第二遍,小摇篮要摇的柔柔地,轻轻地,天黑了,小鸡回家了 ——结束

  教学反思

  理解、记忆歌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直观形象的课件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小班音乐教案:手的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热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0篇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简短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0篇 青山不老教案教学反思

荐风娃娃教学反思12篇(风娃娃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英语教学反思10篇

荷花教学反思11篇(荷花几月开教案反思)

《画风》教学反思7篇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反思11篇(长城长教案课后反思)

马说教学反思7篇(马说教学设计反思)

线上授课教学反思3篇 线上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丑小鸭》教学反思6篇(丑小鸭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