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5篇 比尾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时间:2023-11-03 11:5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5篇 比尾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供大家赏析。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5篇 比尾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1

  目标确定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篇科普童话故事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中懂得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用处,接受礼貌教育。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提示了“动物的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他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对话语气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尾巴可再生的特点。

  评价任务

  任务一: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生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任务三: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经过及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猜谜语:“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板书:壁虎)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边让生观察边相机介绍,借助图片及文字资料认识“壁虎”并学习“壁、虎”二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补充课题,指导学生学习“借”并用“借”练习说话。)

  4、看了课题,围绕“借”有什么要问小壁虎?(梳理学生问题)

  通过谜语激趣及相机观察图片导入,让孩子认识小壁虎,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对课题不同角度的疑问引起对课文的好奇与思索,这将成为学生自主学文的动力。

  环节二

  二、细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关心我们新朋友小壁虎的同学只要细心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自己的疑问,注意听准不认识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交流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交流中识字。

  (1)、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2)、去拼音的词语。(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3)、去拼音的生字。(学生抢读)

  (4)、送字词回家。(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识字。

  (完成目标一)

  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不断激励学生用自己易接受的方法识字效果会更好。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造句。

  2、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并交流书写特点。

  3、老师示范。

  4、学生描红,临写。

  (完成目标二、三)

  让学生先观察位置,再想笔顺,提出问题,老师再帮助解决。这样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四、拓展阅读

  1、选用本课你喜欢的生字编字谜。

  2、利用本课所学的生字或词语写句子。(所写句子尽可能出现多个字词)

  在进行识字和有关小动物的故事阅读后,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素材和创作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手写水平,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谈收获,就是再现主题,让学生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

  作业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

  他看见摇着尾巴,。

  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呢。”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生字及生词。

  (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劲一挣,尾巴断了,怎么办呢?它到处借尾巴,它借到了吗?通过学习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范读。

  1.范读全文。

  2.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

  3.老师读完后学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词的音。

  (1)学生自己读。

  (2)老师检查读的效果。

  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4.识记生字。

  壁:上下结构,共16笔写成。上左边是“”,上右边是“辛”,下边是土字底。墙壁,壁纸,壁画。

  虎:笔顺:,下边“几”,也可以这样记,虎字头“”加“几”。壁虎;趴在墙上,专门吃蚊子,苍蝇,蛾类,对人类有益。因此我们不要伤害它。

  尾:尸字头里面是“毛”。尾巴,结尾,排头排尾。尾当末了讲。

  难:又字旁(捺改成点),右边是谁的右边,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爬:“爪”字的第四笔写得长、平一些,把“巴”托住。

  行:单人旁加“”。行吗?行动,行为。

  告:上边“”,牛下面不露头,下面一个口,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诉:言字旁,右边“斤”加一点,告诉,跟别人说的意见。诉说。

  新: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和“木”的变形“”,右边“斤”不要加点。新和旧是反义词。

  (四)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1.自己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因为课文较长。)

  2.小组内读一读,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

  3.指小组汇报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

  通过反复读一是能够把课文读通顺,另外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3

  【教学目标】

  1、识别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12个生字。

  2、正确书写公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别比、尾、巴、短、猴、松、鼠、扁、最、公、鸭11个生字。

  2、正确书写公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昨天晚上,森林王国里的狮子大王给我打来电话,它想邀请咱们一甲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它们的一场比赛,他们邀请我们去当裁判,你们愿意吗?咱们这就出发吧!小火车,开起来!

  (教师用课件出示森林王国的图片)

  啊!美丽的森林王国到了。

  2、师:看,小动物们已经早早来到赛场了。咦,小旗子上写的什么呀?

  (教师用课件出示背景为森林的图片,然后图片上有比尾巴)

  那,这些小动物们在进行的是什么比赛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他们呀,在比尾巴呢,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生借助拼音拼读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提示巴是轻声。

  师:让我们一起再整齐大声的读一遍,告诉所有的小动物比赛就要开始啦!

  二、认识小动物

  1、这么多的小动物,到底有哪些要参加一会的比尾巴大赛呢?狮子大王说了,这些小选手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面,跟咱们捉迷藏呢!要最细心的小朋友才能找得到。咱们现在就打开书,仔细的读读、找找吧!

  (生读课文)

  2、找出参赛选手

  师:找到了吗?现在我们就隆重的请出参赛小选手吧!一号选手是(生答),二号选手是(生答),三号选手是(生答),四号选手是(生答),五号选手是(生答),六号选手是(生答)。

  (师边引导学生说出六种小动物边贴图。)

  3、认识部分生字

  师:狮子大王还为参赛选手的准备了服装,(出示课件)衣服上面都写着小动物们的名字,他让小狗把这些衣服发给小选手,但是小狗不认得衣服上的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正在着急呢!咱们小朋友赶快认认这些字,帮帮它的忙吧!

  (师发卡片,各小组认字。)

  4、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师:愿意来帮帮小狗的忙啊?(请学生上台)你想发谁的衣服啊?

  (生答,带读词语,并将衣服分别贴到小动物图片的下面。)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

  师:你们看小狗正谢谢各位小老师呢,不过它还有个要求,要小朋友们再教它读一遍。

  (生读词语)

  5、把这些动物的名称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开火车认读动物名称,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准又好,教师帮助正音。

  6、和同桌讨论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公、松在字形和读音上有联系,可以启发学生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字形。比尾巴第一课时教案

  三、学习课文

  师:你们瞧,小选手们穿上衣服多得意啊!它们一个个都翘起了尾巴,着急得想要比赛了。

  师:到底它们比什么呢?狮子大王给我们列出了这些比赛项目(师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六个问句,生自由读六个问句。)要求各位小裁判先认真读一读。

  (生读六个问句)

  师:你觉得你哪句话读得最拿手?

  (指名读六个问句)

  师:我也想来读读了。听仔细听,好吗?

  (师选择一句读)

  师出示带问号的六句话,讲解问句,再指两到三名学生读。咱们再来开一辆小火车吧!

  (开火车时读六个句子)

  四、巩固识字

  1、这些贪玩的小动物啊,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把尾巴给掉了,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把尾巴找回来好吗?课件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和他们的`尾巴。

  2、在找到一种动物的尾巴后,说说这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如:兔子尾巴短。随机学习生字,认读:比、尾、巴、短、扁、长、最。

  3、你能用这些字组词造句吗?说给大家听听。

  4、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例如:巴、把在字形和读音上有联系,启发学生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记忆字形。

  五、指导写字

  1、师:做完了小裁判咱们也该回家了。这时候啊,狮子大王领来三个小宝宝,它们也是来观看比赛的。可是它们不认识回家的路了,狮子大王想请咱们把它们送回家。它们的家在哪里呀?

  (师拿出公字卡片,学生认读,再拿出田字格。)

  2、师范写并讲解偏旁,生观察并练写。比尾巴第一课时教案

  3、讲评学生的字,并提出表扬。

  六、形成性练习

  1、写生字,每个生字各写一行。

  2、回家把比尾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2个偏旁“八、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

  2、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形象思维,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一图上的动物和文中的12个生字,学习句子词语。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一)森林里,小动物们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比赛,它们想请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当评委,你们愿意吗?(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课件出示图片和带拼音的动物名字。)

  和你最喜欢的'几个动物朋友打声招呼吧!

  1、找找你喜欢的动物拼一拼它们的名字。

  2、火车认读词语,注意正音。

  3、去掉图片和拼音认读词语。

  4、出示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猴、松、鼠、公、鸭,其中新认的偏旁“八、鸟”用红笔写)

  (二)小动物们到我们班里来要开展的是什么活动呢?(小黑板出示带拼音课题)

  过渡:请小评委们仔细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尾巴都是怎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训练说话能力。在说中学习生字“短、把、最、扁”)

  三、学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组比尾巴,你知道是哪两组吗?

  你想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以多数学生的意见为主)

  (二)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可以先学一、二小节,也可以先学三、四小节)

  1、学习一、二小节。

  (1)说说猴子、兔子、松鼠它们分别提出怎么比尾巴?引出问句。

  (2)试读问句,教师点拨。(第一句重点指导)

  (3)看图试回答每个问题。(你是评委你来说说谁的尾巴。)

  (4)采用赛度读形式朗读课文。

  (同桌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师生对读。

  4、学习课文第三、四节。

  (1)说说“公鸡、鸭子、孔雀”它们会提出怎样比尾巴?

  (2)采用赛读形式朗读课文。(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分组对读三、四节

  过渡:小动物们比完赛,都去休息了,我们打开课本来读读课文吧!

  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小动物们休息回来了,咱们去看看吧!

  游戏:贴尾巴、名字(出示六种没有尾巴的动物)

  小动物们真贪玩,把尾巴丢了,这可怎么办啊?咱们帮它们找找吧!

  生字复习(含拓展)

  比一比

  尾巴

  长短

  扁扁的

  一把伞

  最好

  老公公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牛、妈、鱼三种尾巴)

  看比赛的时候,老师捡到了三条尾巴,是谁那么粗心把尾巴丢了呢?你来动动脑筋把它送回去好吗?(学生根据课外得到的知识,自由发言。)

  小动物们的尾巴都长的不一样,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咱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学会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感叹号,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壁虎借尾巴》。(板书:19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指名读第1、2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出示投影片)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3)理解“挣断”的意思。如果淖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4)指导朗读。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2)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3)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贴小鱼图)

  (5)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6)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板书:拨水)

  (7)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上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2)(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3)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5)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指名读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板书:长出新尾巴)

  (2)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一课时教案:比尾巴5篇 比尾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相关文章:

开学安全第一课的心得体会9篇(开学安全第一课心得体会600字)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6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600字)

新学期《复学第一课》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合集8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篇 开学第1课观后感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篇 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202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6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_开学第一课总结4篇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方案【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