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3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20 14:4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3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欢迎参阅。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3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一、 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

  二、 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所听、所感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无声篇

  1、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持续半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2、师.总结: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鸟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3、引出课题。

  二、感声篇

  1、听课文录音(多媒体),整体感知课文。

  2、请学生自由谈谈听后感受。

  三、读声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

  3、精彩段落赏析:(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

  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师生共同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听声篇

  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

  要求: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

  2、学生听后,自由发言。

  五、绘声篇

  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把声音的感受表达出来。(生.写作,师指名朗读)

  六、结声篇

  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2

  语言运用

  1、根据课文填词(每空填2字)。

  (1)()间,它们全逃散了!

  (2)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了……

  (3)学着听爸爸打()的声音。

  (4)()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2、试在括号里填上拟声词。

  (1)()的磨砂声

  (2)()的哭啼声

  (3)()的水滴声

  (4)()的崩倒声

  (5)()的电铃声

  (6)()的流水声

  3、摘抄文中写视觉、听觉的四字词。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1)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

  (2)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

  5、学用文段的语言形式写一段话(提示:从多方面写好一类事物)。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问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课内精读

  (一)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6、画横线句子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7、自选角度评述第一段话。

  8、试着在第二段文字中补写两三个关于动物声音的例子。

  (二)

  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2)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

  (3)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10、结合语境辨析下列“声音”的具体内容。

  (1)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2)人,开始了声音的“过滤”。

  (3)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11、阅读第三段选文,用横线画出“没有感觉”的人的具体表现。

  12、举例说明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13、用波浪线在二、三段文字中标出能显现文章层次脉络的句子。

  课外选读

  鸟类亦有外语(节选)

  任何种类的动物,对于它耳朵听到的声音,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予以注意。某一种声音对某动物是否有意义,是和该种动物的本能及其一定的经历有关。野生的乌鸦和海鸥与其同类通讯是用声音,近似于一种语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佛令斯博士及其夫人,发现许多乌鸦和海鸥,能听懂同类鸟儿的叫唤声。他们发现,在美国的乌鸦有特别的告警声调,其他美国乌鸦闻之则飞去。他们以高度原音的录音带,把宾夕法尼亚州乌鸦的告警叫声录下来,然后对着法国的乌鸦播放出来,它们听了不仅不飞走,反而聚拢来,或者毫无反应。把美国海鸥的警叫声录下,再对法国海鸥播放出来,法国海鸥亦无反应。法国的鸟儿,似乎听不懂这种外语。

  (选自《生物新视野百科知识》)

  14、“法国的鸟儿,似乎听不懂这种外语”中“外语”是指:__________。

  15、选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

  16、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

  思考探究

  17、一个演员说:笑声是温馨拨动声带而生。一个心理学家说:哭声是痛苦扯动喉咙而生。那么,你能说说读书声怎样产生的吗?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准备:

  下载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内容。

  2、标记自己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

  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各种声音的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认读词语

  梳头、掠过、吹拂、麻雀、呼啸、拨水、啃骨头

  机警、闲暇、美妙、逐渐、狂风卷起、上楼梯

  2、重点理解词语:呼啸寂静闲暇美妙逐渐

  3、选择重点词语造句

  4、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五、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

  3、全班交流: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为什么呢?

  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听互评)

  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

  1、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2、当田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三、练习巩固

  1、听写词语比赛

  2、朗读自己喜欢的而且自己觉得读得好的句子。

  板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去听

  声音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比较抽象、耐人寻味的文章,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象自己的耳朵已关闭”?教育学生用心倾听周围的世界。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3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黑脸小白羊教案4篇(小班语言《黑脸小白羊》)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4篇(我与地坛教案第一课时)

小班找小猫音乐教案12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找小猫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学简案)

小班语言教案:黑脸小白羊3篇 小班语言《黑脸小白羊》教案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6篇

《梦姐姐的花篮》大班教案12篇(梦姐姐的花篮说课稿)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3篇(中班音乐教案详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7篇(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小兔送蘑菇教案3篇 给小兔送来蘑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