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街市》教案5篇(天上街市教学实录)

时间:2023-11-25 18:2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天上街市》教案5篇(天上街市教学实录),供大家参阅。

《天上街市》教案5篇(天上街市教学实录)

《天上街市》教案1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要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诗歌,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导语:

  今天能够和五中的学生一同上一节语文课我非常的高兴。我听说五中的学生语文功底很深,对古诗词也有丰富的积累。那么,我们一起来回忆几句古诗怎么样?

  1.投影:(1).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

  由学生背出下一句:两首诗作者分别由________想到_______呢?

  由此可以看出: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2.投影: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齐读。并说出诗人由_______想到________。

  由此可以看出: 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

  3.导入课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跟郭沫若先生一起去游一游天上的街市。

  板书: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过渡:诗歌因为有了联想和想象才显得意蕴深远,朗读则是我们了解到诗歌内容的桥梁,接下来学生们自由的朗读课文。

  (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

  二、文学常识、字词处理:

  投影: 1.郭沫若的生平简介。

  2.生字词处理: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随便的'游逛。

  三、听读。(投影)

  1.看动画,听朗读。

  2.播放动画,录音。

  过渡:看着美丽的图片,听着抒情的朗诵,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境界中,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也一定希望走进那美好的意境中去,让我们的心灵随着诗歌在遥远的夜空中漫游。

  四、仿读。

  朗读指导:(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过渡:在这种朗读要求的指导下,接下来学生们就随着舒缓的音乐,走进诗歌的意境,有感情的再去朗读。

  五.美读。

  1.找2——3名学生试读。(放音乐)

  2.教师点评。

  六、品读诗歌。

  过渡:听着刚才学生们的朗读这么有感情,我也仿佛沉醉在那个美好的世界里。郭沫若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上街市的图景。

  通过刚才的朗读,谁能说说:

  1.诗人在描绘的过程中,由街灯都联想和想象到了那些事物?

  板书:街灯——明星——街灯——街市——物品——牛郎织女闲游

  ① 联想(相似点) 想象(丰富)

  向往

  ①诗人为什么由街灯会想到明星呢?

  过渡:美好的意境来自于诗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来自于诗人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2.诗人在想象这些事物的时候都用了哪些精彩的词语呢?你最欣赏哪个词?说明理由。

  例如:点、珍奇、朵、定然、定……

  (老师也有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如:……)

  过渡:诗人笔下的物品是珍贵而少有的,人物是自由幸福的,景色也是美丽的。

  3.你从这首诗中能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街市?

  例如:一个美丽的街市。

  一个生活自由幸福的街市。

  一个富足的街市……

  过渡:面对一个如此美好的境界,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朗读?

  板书:向往。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

《天上街市》教案2

  教学设想

  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要以此加强朗读指导。同时适当介绍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品读作品的诗情诗味

  2、了解本诗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拓展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与诗人共同进入神奇美妙的星空世界。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三、学习方法:1、诵读品味(音读、意读、情读)

  2、想象理解

  四、音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不读漏、不重复,停顿正确,力求流利。

  (一)正音正字:

  (1)隔gé(2)甚shèn:很、极(3)缥缈piāo mia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4)陈列chénliè:把物品摆出来给人看(5)珍奇zhenqí:稀有而珍贵

  (6)闲游xiányóu(7)灯笼deng·long(笼罩long)(8)宽广kuanguáng

  (9)数:shu(数一数)shu(数字)shuo(数见不鲜)

  (二)读出音韵

  韵脚:○1星(xing)灯(deng)

  ○2市(shi)奇(qi)

  ○3广(guang)往(wang)

  ○4游(you)走(zou)

  五、意读

  1、朗读。

  要求:边读边领会作者诗中所写的内容,做到从读书中见人物、从读书中见形态。

  2、请一位同学以简练的语言陈述诗的内容

  3、品读全诗

  这是一幅充满了联想与想象的梦幻图景。

  (1)诗人从夜色中眺望远远的街灯,他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明确:由人间远远近近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联想到天上璀璨的明星,联想到它们好像是无数的明星洒落到了人间,而遥望星空,那缀满天际的明星又多么像是人间地上的`街灯!

  在作者的视野中,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它们都在黑夜里远远近近的闪着无数的光亮,自然由此产生了联想。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板书:街灯=明星}联想)

  (2)什么是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方,有一定的联系,才能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3)由这天上的街灯,诗人发挥了他大胆的想象力,他奇思妙想想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

  (板书:→街市→物品→人}想象)

《天上街市》教案3

  【教学目的】

  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赏析语歌的语言。

  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

  【教学方法】

  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

  讲:学生用自身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

  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

  析:赏析诗歌的语言。

  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几张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图片,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

  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和介绍。

  二、读诗歌

  1、(出示课件:Flash 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

  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竞赛。

  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

  三、讲诗意

  1、学生用自身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

  四、悟主旨

  1、考虑问题:

  ⑴ 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⑵ 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

  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实际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析语言

  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

  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

  六、练手法

  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

  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

  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

  七、小结

  1、本课内容:

  ⑴ 激情朗诵。

  ⑵ 领悟主旨。

  ⑶ 赏析语言。

  ⑷ 联想和想象。

  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实际中的美好生活。

《天上街市》教案4

  教学目的:

  1、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教学设想:

  1、运用多媒休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

  2、教学思路:读美(音韵美)——品美(语言美)——析美(意境美)。

  3、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读美(音韵美)

  1、听配乐朗读。

  2、朗读指导。

  3、学生试读。

  三、品学(语文美)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字词,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析美(意境美)

  1、设疑:诗人借助什么手法为我们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2、点拨联想与想像的'区别。

  3、思考:本课什么地方用了联想?什么地方用了想像?

  4、学习第1小节中自然的联想。

  5、学习2、3、4小节中丰富的想像。

  6、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迁移——熟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六、精彩回放。

  七、作业:

  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把《天上的街市》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天上街市》教案5

  教学角度:

  1、以语用行为之一的“读”为聚会的主要行为,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形成对如何学习诗歌的个性认知。

  2、借读之机用圈点勾划做旁批,通过有针对性的“读”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形成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请学生朗读此诗,并做点评。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读诗?(读出停顿、重音、感情等)

  二、听录音范读

  1、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2、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3、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4、听学生范读,全班核对所标停顿、重音;师生就不同之处进行研讨,达成一致。全班齐读此诗。

  三、析内容,品诗美

  1、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并用“△”标出。

  2、师生就景物进行逐节分析,析诗所用想象与联想之写法和诗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就诗中所引民间传说进行研讨

  ①说牛郎织女故事之原型(点学生讲此故事)

  ②问题:在诗中,作者将故事做了哪些改变?(小组讨论)

  ③问题:师生就改变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作者做此改变之动机是什么。

  ④问题:所改故事之结局一定会实现吗?作者在诗中用哪些词向大家表明?

  ⑤问题:作者借诗抒了什么样的情怀?我们在读诗时,应如何读出这种情怀?

  ⑥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出诗情。

  ⑦教师配乐范读(所选音乐为《梁祝》)。然后学生再读,直至能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注:此教学方案为我在为全县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的'教师所上示范课(20xx年8月5日)所采用的方案,方案之设计较为具体地体现了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关于如何在课堂展开聚会的理念,围绕以问题为话题如何进行师生课堂聚会,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范例。从聚会效果来看,学生与教师同为语文交际者之平等对话特色显现较为明显,互动效果好。

《天上街市》教案5篇(天上街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