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请看《同在一片蓝天下》。
二、作者及作品: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她的丈夫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三、走进老王
1、课文写了老王哪些艰难生活境况?记叙了哪几件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怎样的?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3、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关爱“老王”:(任选一张照片准备发言,角度自选。)
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图片进行口头表达。
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五、感悟“老王”:
爱心人道主义平等观念
六、总结全文: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应对人
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七、推荐阅读作品:
<<乞丐>>------------屠格列夫
<<傻二哥>>---------新凤霞
<<生命的召唤>>-----阿迪斯惠特曼
八、作业:
1、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2、当你不幸时,你得到过别人的关爱吗?认真回忆一下,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
走进老王------苦、善
老王--杨绛关爱老王----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感悟老王-----爱心人道主义平等观念
《老王》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怀。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地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课前预习]
1、查阅文中出现的.生字。
2、了解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教学设想]
运用情景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过音乐和图片及教师感情的投入[诵读]创设情景,感染学生,进而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习老王善良、诚实的品质,学习作者关怀不幸者的精神,最后在教师特设的情景(图片、音乐、解说)中,再次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听一首导教师有情感的诵读、感染学生。
诗歌入
二、读一篇整体感知
文章品味探究
合作讨论
(1)整体感知: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并总结板书。
1、老王的生活怎么样?
2、老王的为人怎么样?
3、作者一家如何对待老王的?
学生活动:自读,速读,抓要点,整体感知,交流意见。
(2)品味探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哪些自然段受感动及原因并总结。
学生活动:细读,品味,批注,然后交谈发言。
(3)合作讨论: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一句话并总结。
学生活动:互助式学习,讨论发言。
三、诉一份温暖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身边哪些普通人曾给过你感动,写出感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写一写,个别回答,述说生活的美好。
教师活动:点拨学生发言,配以“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魏青刚和青藏铁路工人”图片,引导学生把目标投向社会,发现普遍人身上优秀的品质,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树一个信念
教师再次创设情景,生活中的弱者,不幸者图片及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师解说,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树立“关爱他人”的信念,最后在《爱的奉献》的歌曲中结束。
《老王》教案 篇3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老王》
教学设计是试讲环节所必需的,有助于考生梳理整篇课文的框架。《老王》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散文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文体。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文主要写了作者与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交往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老王的突出特点就是命苦心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他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王这个人物身上,理解他的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者的仁爱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让你难忘的人吗?嗯,有同学说他们的爸爸妈妈,还有同学说他们的邻居。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你们遇到过让你难忘的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写作者对她的邻居的怀念,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学生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了解作者简介。(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又表现出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送水,车费减半;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临终前还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作者一家尽力帮助老王,给他钱救济生活;女儿给他买鱼肝油治好了夜盲症。这些事情表现了杨绛一家人与人为善、厚道仁慈、知恩必报的美德。
(2)这篇课文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开头三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按逻辑顺序编排,一是职业,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生活就苦。下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安排,回忆与“我”老王的交往。
(3)作者夫妇已经很关心老王了,为什么还在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作者愧怍自己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的人,却没有理解他们的高贵品性,甚至连感觉也没有,就那一点感动也是在他死之后才有的;作者的愧怍还因为人家在生命最后时刻来关顾自己的时候,却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她的惭愧、她的内疚集中在当时自己只对人家病态的外貌描写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没有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才可以理解杨绛为什么全文都没有什么描写,偏偏到了老王最后送鸡蛋来的时候,大大的描写一番,而所写的相貌又是那么的丑陋,令人毛骨悚然。政事他的丑反映出了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别人的无条件的,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健康状况。(4)老王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老王是一个车夫,是一个穷苦的劳动者,他孤苦伶仃,却朴实善良。“我经常坐老王的三轮”中以看出老王是个车夫。他生活艰难,居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里。虽然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艰苦,但他依然惦记着我们,在他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以善心,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展和文明了。(平平淡淡中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中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让我们为老王喝彩!为老王那颗金子般真挚而诚恳的心喝彩!)(五)小结作业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五、板书设计
《老王》教案 篇4
教学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中老王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文中充满善良气息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的主题及哲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主要教法及学法:
组织指导、自学体悟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世间,我们应如何对待一个弱者、一个不幸者呢?是同情?是帮助?还是鄙视?或者是欺辱?我们都熟悉这首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写的《老王》,来感受人世间温情脉脉的善良之美,也会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规则: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决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板书引导性问题:
1、识记与积累:蹬(d…ng)三轮车、惶(hung)恐、肿胀(zhng)、荒僻(p)、塌(t)败、取缔(d)、镶嵌(xingqin)、翳(y)、骷髅(k‘lu)、攥(zun)、滞(zh)笨、侮(w“)辱、愧怍(ku、zu)
2、多音字:熟(sh’、shu)、降(jing、qing)、曲(q‘、q“)、干(gn、gn)强(qing、qing、jing)、恶(、、w”)
3、你是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
4、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我们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共同归纳:
1、结构一(1——4)介绍职业叙说身世——个人简况
夏日送冰减费带送
老送夫就医不肯收钱
王二(5——16)拉人带货难以维系交往片断
抱病上门送油送蛋
三(17——22)得知死讯感念愧疚——忆昔感怀
2、思想教育: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它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吓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四、布置作业:
1、本课中的生字生词;2、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教学后记:
《老王》教案 篇5
一、教学设想
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1)随机朗读(14)自然段;
(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
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身体残疾生活塌败小屋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自然段;
(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设计说明]
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2),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
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侧重
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并且产生震撼效果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预设
1、回顾上节所学
简述叙事内容及主题,为语言、组材特色分析作铺垫。
2、讨论语言特点
(1)联系课后第二题,举例说明本课语言特色;
(2)归纳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3、讨论组材特点
(1)举例说明叙事特点;
(2)归纳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4、小结杨绛作品特点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5、讨论学生习作得失
(1)典型习作(上节课后作业)投影阅读;
(2)对比杨绛讨论得失;
(3)修改各自上节课后作业。
6、选择作业
课后练习三改写或者我读杨绛选一。
《老王》教案 篇6
一、教学设想
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1)随机朗读(14)自然段;
(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
先结合导入
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
身体残疾
生活塌败小屋
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自然段;
(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设计说明]
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2),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
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侧重
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并且产生震撼效果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预设
1、回顾上节所学
简述叙事内容及主题,为语言、组材特色分析作铺垫。
2、讨论语言特点
(1)联系课后第二题,举例说明本课语言特色;
(2)归纳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3、讨论组材特点
(1)举例说明叙事特点;
(2)归纳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4、小结杨绛作品特点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5、讨论学生习作得失
(1)典型习作(上节课后作业)投影阅读;
(2)对比杨绛讨论得失;
(3)修改各自上节课后作业。
6、选择作业
课后练习三改写或者我读杨绛选一。
附板书:
苦:
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1、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杨绛
善:善良朴实语言简洁朴素
2、杨绛作品
真实震撼叙事琐碎平淡
《老王》教案 篇7
一、教学设想
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
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
1、新课导入
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
2、研读老王之苦
(1)随机朗读(14)自然段;
(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设计说明]
先结合导入
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
身体残疾
生活塌败小屋
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
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3、研读老王之善
(1)默读(522)自然段;
(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
[设计说明]
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本文细节的传神之处。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
(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
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重点应当讨论(2),从而推敲末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何愧怍?),当不难得出结论,把握文本思想情感。
5、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弱者、苦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会有穷苦人、弱者,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同情关爱。同学们,学了本文之后,你准备怎样对待刚才(课前导入)介绍的`身边的苦人呢?
[设计说明]
联系文本主题及生活实际,根据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讨论,肯定学生的爱心。
6、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身边的苦人、弱者,以最简洁又最感人的语言描写出他们的生存状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语言以及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
2、局部对比学生与杨绛的描述,学习体会作家精彩的写法。
(二)教学侧重
体会杨绛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并且产生震撼效果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预设
1、回顾上节所学
简述叙事内容及主题,为语言、组材特色分析作铺垫。
2、讨论语言特点
(1)联系课后第二题,举例说明本课语言特色;
(2)归纳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3、讨论组材特点
(1)举例说明叙事特点;
(2)归纳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4、小结杨绛作品特点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5、讨论学生习作得失
(1)典型习作(上节课后作业)投影阅读;
(2)对比杨绛讨论得失;
(3)修改各自上节课后作业。
6、选择作业
课后练习三改写或者我读杨绛选一。
附板书:
苦:
生活艰苦
精神凄苦
1、老王以善良对待善良杨绛
善:善良朴实语言简洁朴素
2、杨绛作品
真实震撼叙事琐碎平淡
《老王》教案 篇8
教学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中老王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文中充满善良气息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的主题及哲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主要教法及学法:组织指导、自学体悟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世间,我们应如何对待一个弱者、一个不幸者呢?是同情?是帮助?还是鄙视?或者是欺辱?我们都熟悉这首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写的《老王》,来感受人世间温情脉脉的善良之美,也会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规则: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决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板书引导性问题:
1、识记与积累:蹬(d…ng)三轮车、惶(hung)恐、肿胀(zhng)、荒僻(p)、塌(t)败、取缔(d)、镶嵌(xingqin)、翳(y)、骷髅(k‘lu)、攥(zun)、滞(zh)笨、侮(w“)辱、愧怍(ku、zu)
2、多音字:熟(sh’、shu)、降(jing、qing)、曲(q‘、q“)、干(gn、gn)强(qing、qing、jing)、恶(、、w”)
3、你是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
4、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我们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共同归纳:
1、结构一(1——4)介绍职业叙说身世——个人简况
夏日送冰减费带送
老送夫就医不肯收钱
王二(5——16)拉人带货难以维系交往片断
抱病上门送油送蛋
三(17——22)得知死讯感念愧疚——忆昔感怀
2、思想教育: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它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吓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四、布置作业:
1、本课中的生字生词;
2、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教学后记:
《老王》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请看《同在一片蓝天下》。
二、作者及作品: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她的丈夫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三、走进老王
1、课文写了老王哪些艰难生活境况?记叙了哪几件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是怎样的?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3、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哪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关爱“老王”:(任选一张照片准备发言,角度自选。)
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图片进行口头表达。
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五、感悟“老王”:
爱心人道主义平等观念
六、总结全文: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幸运者
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应对人
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七、推荐阅读作品:
《乞丐》------------屠格列夫
《傻二哥》---------新凤霞
《生命的召唤》-----阿迪斯惠特曼
八作业:
1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2当你不幸时,你得到过别人的关爱吗?认真回忆一下,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
走进老王------苦、善
老王--杨绛关爱老王----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感悟老王-----爱心人道主义平等观念
《老王》教案(精华9篇)相关文章:
★ 老王教学设计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