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3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时间:2023-12-29 16:2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八年级生物教案3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欢迎参阅。

八年级生物教案3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

  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能正确区别各种动物行为,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动物的行为,树立正确利用和保护动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动物行为对于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实例。

  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动物行为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

八年级生物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三、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

  学生: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

  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之间的联系。

  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生物种类多样性

  1、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2、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阅读课本提供的资料,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质疑,通过计算表中所列我国生物类群占世界的总百分比,认同我国生物资源丰富。

  观看生物多样性的录像片,完成讨论题3并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回答,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情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组织交流、评价。

  播放录像片并介绍世界生物资源情况。

  鼓励学生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二、基因的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2、基因多样性减少造成的危害。

  3、每种生物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4、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系统的概念

  2、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并举出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根本保证。

  4、三个层次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案例并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能够得出产量提高主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小组成员分析原因,讨论,质疑,达成共识,原因是近亲繁殖,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特征并初步理解不同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是不同的。

  分析物种个体数量与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理解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关系。

  了解有关事例,产生民族自豪感。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看书,讨论,回答。

  分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明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在讨论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关系。每种生物的个体组成一个基因库。

  通过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

  袁隆顾通过杂交水稻品咱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

  列举事例:20xx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

  引导分析事例使学生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型不同。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生动的遗传事例介绍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这家之一。

  提问生态系统概念。

  展示食物链、食物网的课件。

  提出生态系统的类型问题,引导学生列举材料并与课本内容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组织引导,评价纠正。

  讲解难点。

  引导总结,评价纠正。使知识升华。

  引导评价,达成共识。

八年级生物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计对照实验;能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说出影响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难点】

  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种子的一生”视频,设疑:种子一生的开始有什么奥秘呢?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

  (1)师提出问题:一周之前我发给大家每人5粒菜豆种子,让你们体验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现在谁来描述一下你培养的过程?

  学生简要描述。教师继续设疑:

  (2)在你们培养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思考过: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呢?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谁来大胆作出几个假设?

  2、作出假设

  预设学生做出的假设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肥料……都有可能是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1)针对学生作出的假设,教师向学生质疑:“哪些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分析排除几个非必需的条件。(排除“土壤、阳光、肥料”这几个条件)

  (2)继续设疑:“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温度?”这个假设表述准确吗?应该如何表述?(引出“适宜温度”)

  3、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首先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为例,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实验设计思路。

  讨论提纲如下:

  (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胚完整且是活着的种子)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罐头瓶、吸水纸、标签,除此之外,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呢?(冰箱、水等)

  (3)怎样探究温度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要分成2组。一组是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0℃),该组为对照组;一个为较低温度(0℃),该组为实验组)

  (4)这两组实验中,除了温度这一条件不同之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保证完全一样呢?(强调控制变量)

  (5)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减少实验误差)

  待如上问题解决之后,引导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一个想要探究的条件,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然后,分组汇报探究计划,教师进行评价。

  4、课下实施、观察记录

  师: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只能在课下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了。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注意每天观察,同时观察)

  (三)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收获。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起实施实验计划,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下节课一起分享。

八年级生物教案3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3篇 四年级体育课教案大全

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5篇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3篇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篇(七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6篇

数学三年级教案11篇 三年级数学详细教案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0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6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3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