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实践活动教案

时间:2024-01-03 11:23: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实践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实践活动教案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铁勺、树叶、纸片(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音乐,小蚂蚁搬豆子

  师:我们一起来像小蚂蚁一样搬豆子吧。(师生互动进入教室)

  师:你们像小蚂蚁一样都把豆子运回家了,开心吗?幼:开心

  师:可是老师却发现了一只不开兴的小蚂蚁我们来看看

  (出示小蚂蚁过河的图片)

  二、 启发提问。

  小蚂蚁要过河我们怎么帮助它?

  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

  师:“你们说要做船,那什么材料能做船帮蚂蚁过河呀?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做船用的材料

  三、 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纸片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纸片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四、分小组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幼儿在操作后进行统计记录 。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就在相应的位置打勾,如果会沉下去,在相应的位置打

  教师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五、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进行总结

  六、音乐《小蚂蚁搬豆》离开教室活动结束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2

  一、活动目的:

  1、喜欢探究,尝试发现不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发出声响的方法。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二、活动准备:

  茶叶罐、玻璃珠人手一份,旧报纸、橡皮泥、水果袋等每组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以送礼物引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幼儿自由玩响罐。

  新年快到了,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礼物(茶叶罐里有一颗玻璃珠),它叫响罐,你们拿出来玩一玩吧!(椅子下面)

  2、提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响罐里有什么?

  (2)提问:玩的时候会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幼:发出很大声音。师: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呢?幼儿回答。师小结:原来茶叶罐里有玻璃珠,摇动时玻璃珠滚来滚去,撞到了铁的`茶叶罐,就会发出嘈杂的声音)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装在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声音变小?

  幼儿猜想。

  小结:小朋友想了很多的办法,可以用一种辅助材料隔开玻璃珠与茶叶罐,让声音变小。

  (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报纸让茶叶罐里的声音变小。

  1、介绍材料

  师:那我们用报纸帮忙,让声音变小。

  2、提出要求

  师:小朋友在做实验的时候要记住几点要求。

  摇罐之前,要先把盖子盖紧。

  你用了多少张报纸让声音变小了,要记住哦。

  3、幼儿分组操作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数量的纸张包裹玻璃珠,发现玻璃珠发出声音的大小不一样。

  4、分享交流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变小声的?用了几张报纸。你实验了几次?每次实验结果一样吗?

  小结:有的小朋友用报纸把玻璃珠包住,有的用报纸塞满整个茶叶罐,有的小朋友用报纸压住玻璃珠,发现用越多张纸,玻璃珠发出的声音就越小,甚至没有声音。

  过渡句: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呢。老师准备了水果袋和橡皮泥,你们再来试一试、玩一玩吧。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方法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发出声音。

  1、提出要求:

  (1)每次实验时只能用一种材料,但这两种材料都要试试。

  (2)试一试、玩一玩,看看谁的方法能让玻璃珠不会发出响声,他就成功了。2、幼儿操作。

  教师重点观察帮助实验不成功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茶叶罐里的玻璃珠不能发出一点儿声音,引导逐一运用材料操作、探索不同的方法。

  3、分享交流,体验乐趣。

  重点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

  (1)交流:

  A、 同伴交流。你有什么好方法,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B、 集体交流。你的玻璃珠还会发出声音吗?你是怎么让玻璃珠不再发出声音的呢?(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包、一层一层盖住、塞满、压等)

  (2)梳理: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固定玻璃珠,它在摇动时茶叶罐就不会滚动也就不发出声音。有的小朋友用水果袋隔开玻璃珠撞到茶叶罐的嘈杂声音。这可是一个好办法。

  (四)迁移知识经验,解决拖动椅子时发出很大声音的问题。

  1、播放视频,发现问题。

  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有什么发现。

  2、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吧。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动手包椅子。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

  目标:

  1.通过撕纸、抛纸、团纸、扔纸球等活动锻炼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动作。

  2.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各种质地、大小的纸张。

  2.大纸箱一个,质量较好的大塑料袋两只。

  3.在活动室上空吊挂纸盘(内盛满碎纸,一拉就会飘下许多碎纸);地上撒一些撕碎的小纸片。

  过程:

  一、撕纸

  1.教师边撕广告纸边说:“大纸变小喽,又变小喽,变得很小很小喽,真好玩!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把大纸变成小小纸吧!”

  2.孩子们自由撕纸,教师巡回观察,帮助力气小的'孩子撕纸,鼓励孩子合作撕纸。

  二、抛纸

  1.教师把地上的碎纸用力向上抛,吸引孩子们玩碎纸。

  2.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抛纸。

  3.引导孩子把纸抛向悬挂着的纸盘,鼓励个别孩子去拉绳子,使碎纸飘落下来,启发孩子想象这一情景与生活中的哪些情景相似。(放鞭炮、下雪等。)

  三、团纸

  1.教师将碎纸片团捏成小纸球,扔向孩子的小屁股,以吸引孩子参与。

  2.孩子们自由地团纸球,扔纸球,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帮助不会团捏的孩子。

  3.这里还有一个大纸箱呢!让我们把球扔进去吧!

  4.我们把大筐里的小球变成两个大球,好不好?来,让我们一起装。(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把筐里的纸球装进两只塑料袋并扎紧袋口。)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4

  理论依据:

  幼儿学习数学受到其心理结构的特点和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数学概念真正的理解只能随着智力的增长而发展。3~6岁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受知觉支配,思维往往无中心性、不可逆性,易受干扰,易绝对化,缺乏稳定性和守恒性。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数、移动、拼摆重合等方法来比较两组图形面积的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合作、协商的能力,在操作实践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三角形等图形积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二)以游戏过关的形式展开活动,通过数数、摆放、拼搭等方法感知守恒

  1、比较花园的土地

  教师小结:虽然两块地看上去不一样大小,但是小朋友用了数数、移动的方法,比出了原来两块地原来——一样大。

  2、比较屋顶的大小

  分组实验:动手操作拼图形,感知图形面积的守恒。

  引导幼儿排除不同图形形状的干扰,选用相同的小三角形放在大的正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的屋顶上。比较每个图形中三角形的多少,感知面积的相等。引导幼儿用图加文的形式进行记录。

  教师小结:拼一拼,数一数的.办法让我们知道,虽然两个图形形状不一样,但其实他们的的大小是一样的。

  (三)延伸活动:原来一样大,去掉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是否一样多?

  创作感悟:

  从数理知识的特点出发,幼儿学习数学是从作用于事物的一系列动作开始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多次引导幼儿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独立探索并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如在测量面积守恒时,我让幼儿用四块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去测量,大班幼儿已能独立解决测量,儿童通过同一性、补偿性、逆转性实现了思想的转化,取得了守恒,显示了幼儿逻辑推理的可接受性和培养的可能性。让大班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对守恒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推理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空间知觉有了一定的提高。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

  活动内容:大班科学活动《你猜,我猜,大家猜》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猜答案,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2、在“竞猜”中,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四张。

  2、《十万个为什么》的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过程:

  1、(1)出示幻灯片:“你们猜猜看,大象怕老鼠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竞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三个答案标志,让幼儿选择,请幼儿想好自己的选择合,等老师说:“1、2、3”后,就到各自的选择的答案所代表位置坐好。如选“1”的坐在左边的一排,选“2”的坐在中间一排,选“3”的坐右边一排。

  请幼儿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3)“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请看……”师放碟片。

  (4)幼儿再次回答,哪个答案正确,并说出理由。

  师小结:大象怕老鼠,因为老鼠会钻到大象的鼻子里去。

  2、按上面的方法让幼儿猜:啄木鸟在找虫子的'时候,为什么样要先用嘴敲敲树皮?

  (因为它通过用嘴敲可以听出敲的地方是空心的,还是实的,空的疾里面就可能有虫子)

  3、热天狗的舌头为什么要伸出来?(为了散热)

  4、刺猬怕谁?(怕狐狸和黄鼠狼:因为狐狸很聪明,它会把刺猬扔到河里去淹死它再吃;黄鼠狼会放臭屁,小刺猬会把卷起来的身体伸展开来)

  三、“森林还有很多小动物间的有趣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到室外去找(教师布置好动物园)小动物,给小动物编故事,结束。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实践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春节教案11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春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京剧脸谱3篇 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9篇(大班主题交通工具教案)

小雨点活动教案10篇(《小雨点》教案)

劳动课教育活动主题教案6篇 劳动教育课活动计划方案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8篇

亲子活动教案10篇

亲子活动的教案12篇(早期亲子活动教案)

大班亲子活动教案9篇(重阳节亲子活动教案)

小班活动教案11篇(小班游戏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