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教案3篇(李时珍的故事教案)

时间:2024-01-03 19:0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李时珍》教案3篇(李时珍的故事教案),供大家参阅。

《李时珍》教案3篇(李时珍的故事教案)

《李时珍》教案1

  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每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二、读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同读者对文章的领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读”、“读出问题”阶段,让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共性“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读的“异”。三、读的功能强化多维性。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词语注释

  救死扶伤:救治临危的病人,扶助受伤的人。[例句]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而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良方:针对病情开出来的好药方。

  完善:完美,使更加完美。

  药效:药物所起的作用。

  拜访:访问。

  严寒酷暑:极冷的冬天,极热的夏天,形容条件极为恶劣。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解除——废除志愿——志向鄙视——轻视

  记载——记录流传——传播留心——留意

  完善——完美积攒——积累著名——闻名

  反义词:解除——保留鄙视——重视完善——残缺

  句段赏析

  1、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

  析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亲不愿意李时珍再当医生,是出自对儿子的爱。

  2、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析这句话交代了李时珍立志当医生的目的和原因。目的是“为穷人治病”,原因是“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立志也与家庭影响有关:由于他家世代行医和父亲医术高超,他亲眼目睹了解除病人痛苦的伟大,加之父亲为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的行为影响着他,所以,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时珍不为个人名利,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

  3、不怕严寒酷暑。

  析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

  4、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不仅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

  背景知识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课后题解

  3、(1)李时珍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自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这些都说明了他不怕苦和累。

  (2)“整整”说明编写药物书所用的27年中没有间断,强调了李时珍编书所花时间非常长。“终于”说明了李时珍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写成的,强调了编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著名”就是很有名。表明了《本草纲目》在全世界的地位及作用。去掉了这些词语,句子当然就表达不出这么丰富的含义了。

  文章导读

  李时珍,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讲的是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第二、三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先讲他为什么立志学医,再讲怎样学医。第四、五、六自然段讲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先讲为什么要编写,再讲怎样做编写准备,最后讲怎样把书写成。最后一个自然段评价了《本草纲目》的价值: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文章结构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李时珍立志学医。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写作特点

  本文情节衔接紧密,从李时珍立志学医,到萌发编书的想法,到他如何编写,环环紧扣,叙述自然。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语言积累

  救死扶伤 疑难病症 积累经验 严寒酷暑

  拜访 亲自 品尝 流传 山高路远 完善

  1、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2、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李时珍》教案2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4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教学用具:

  1.《本草纲目》书。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

  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课文后思考题1、2。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四、教学生字词: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五、辨析:

  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

  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李时珍》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自制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6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李时珍》教案3篇(李时珍的故事教案)相关文章: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12篇(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11篇(夜宿古寺教学实录)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1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反思

关于《李时珍》教案4篇 李时珍的故事教案

《李时珍》教案10篇(李时珍教案设计)

《李时珍》教案3篇 李时珍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2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12篇 古诗夜宿山寺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9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教案6篇 李时珍小学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