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3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教案

时间:2024-01-14 12:3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3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教案,供大家赏析。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3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教案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1

  《学会调控情绪》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课后,我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堂课既有一幕幕令人回味的课堂片段,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渗透和整合,但也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

  一、成功之处

  (一)我在新课程教材观的指引下,能够灵活的运用和处理教材,

  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当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加工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方面。我在设计《学会调控情绪》一课的教学过程时,根据教学目标、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我把“调控情绪的方法、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确定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大胆的重新整合,将“情绪是可以调适的”这一内容安排在“调控情绪的方法”之后,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在介绍调控情绪的方法时都提到“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有关”,这时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地进行顺势归纳,知识点的生成水到渠成,并且突显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除此之外,我对教材进行了生活化的处理,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备课时我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

  ②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

  ③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课前我调查收集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遇的烦恼以及当时的情绪表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兴致盎然,学习的参与性很高,将这节课推向高潮,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从中我体会到,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通,学生就有会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更多地创设一些现实生活的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吸引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使课堂成为理论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提升为理论化的课堂。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是知识的化身,更应当是与学生

  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这是我对自己课堂角色的定位。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我能够比较全面的关注学生个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我引导下通过自己探索、感悟,主动获得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了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一起分享问题探索中的快乐,力图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这是我应当努力追求的一种教学艺术。

  二、缺憾之处和改进设想。

  新课程具有动态生成性,有些问题是可以预设的,有些却是不可预设的、只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这节课有两处课堂教学环节与我最初的设想不同,其一,我想由学生通过协作讨论来完成“情绪表格”,但当时所有学生都在独立思考,课堂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较为热烈的讨论场面,而我却一再提醒学生要开展讨论、交流意见,课后仔细想想,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课堂上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相互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分析问题就会更全面、更深入;其二,这节课最后的教学环节就是由学生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情绪,我曾设想学生应当都会用书本相关知识来解答问题,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迸发出了许多课本以外的诙谐幽默的“奇思妙想”,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在当时我并未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方法给予相应的评价。课后我仔细思量,倘若在课堂上能把学生的这些“闪亮的点子”与课文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点评,归纳小结一下,给予相应的肯定、赞赏和鼓励,可能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当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能与预设的结果一致时,教师应当以自己的教育机智灵活、及时的调整教学环节,让生成的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锻炼。

  此外,我认为对于这节课的难点分析还稍欠深入,倘若在讲完不良情绪导致的后果之后,再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这样安排,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会显得很自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课改的脚步继续前行,我深深的体会到,培养教学反思的习惯对于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督促着我在思考中进行自我鞭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2

  在教学设计上,我考虑到多媒体教学的容量大,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合在一起,导致难点讲解不清,教学目标没有有效地实现。这是本节课给我最大的遗憾。其次,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在知识的生成性上,忽视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没有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再次,在设置问题和讲述上,逻辑不是很清晰。

  上完了《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经各位老师的点评,我受益匪浅。而且我更深深地明白了教学它需要“智慧”。而这种智慧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更是一种生活的沉淀,恰恰这些是我所欠缺的。

  通过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觉得上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

  1.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充满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学的“智慧”则体现在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面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并能够有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本节课时间已剩无几,这里可以灵活地处理,小结一下调控情绪的方法,加强教学重点。把剩下的内容当成要学生预习的作业,留下悬念。临场学会应变是我上完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学习很重要。例如可以请学生模拟场景,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情绪的变化,置身其中,并合作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自主建构知识。表演环节的加入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我上完这节课后的第二个收获。

  3.善于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源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并在一些图片(尤其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漫画)和声音的展示中,拓宽学生的思维。但这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与学的脱节。所以,课件的制作应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善于运用多媒体是我上完这节课的第三个收获。

  4.掌握好教材

  在此次教学中,内容讲解逻辑不清晰,有点混乱,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好教材。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多听课、多向前辈学习经验理顺知识。同时还要多看相关知识的书,做到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既深又精。掌握好教材是我这节课的第四个收获。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3

  这节课主要讲解与情绪有关的内容,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主要讲解4个知识点,情绪与个人的态度;调节情绪的原因;调节情绪的方法;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如果为了讲知识点而讲知识点,就失去了新课改的意义,因此,我创设了一个情景,这个情景来源于学生,是学生身边的事,或许就是他本人。用这个情景将材料贯穿起来,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步步设疑,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内化为思想,然后付诸于行动,发展良好情绪品质,培养健康的人格,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总体上看,这还是一节成功的课:

  成功之处:1课前和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到一个新班级去讲课,师生关系非常的陌生,在短短的40十分钟,让师生配合默契是非常不容易,在讲课前,我走进学生中间,亲切的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平时是怎样上课,他们喜欢怎样上课,尽量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课堂上,我不停留在讲台上,而是走进学生中间,力争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关系。我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所以,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课后,我深刻体会到课堂上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这使我更加坚定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的信心。

  2、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来源与身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有感可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我行我秀”“请让我帮助你”、“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创和谐”、“实战演练”等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培养健康人格,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3、情景小品活动,是本节课一个亮点。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躬身行。让学生根据情节自己去扮演情景中的主人翁,使学生用心去体会情感,去体会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的沟通。这比教师的说教强似百倍,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的表演很到位,感动了评委,感动了学生。通过小品表演,既增加了趣味性,生动性,又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

  4、预设生成的重要性。备课时,我不仅备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我备学生,如我用故事导入新课,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会说出其他答案,而说不出预设答案时怎么办,我需要从哪些地方点拨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真正的寓意。讲课时,果不其然,同学们的回答和课前的预设一样,在周瑜含恨而死的原因上会找许多,但要引导学生从他的死因是“含恨而死”去分析,恨是一种情绪,让学生从这个恨上去找答案,通过我的点拨,学生自然就得出预设的结论,他的死因就是不会调节情绪。由于自己备课时考虑到预设生成的因素,自然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的秘诀之一。

  虽然成功,但也有些遗憾之处:

  1、在某些知识点上,还是教教材的思想,没有用教材的理念。当讲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时,我并没真正的去挖掘教材,去扩展教材,在这个地方,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不是说所有的不良情绪都不好,而是情绪的控制要有度,适当的伤心,难过都是正常的,是人之长情,因为教材没有涉及到,我也没有讲到,课后想想,只讲不良情绪的影响,这或许给同学一个误解,就是所有不良情绪都是坏的,都是不应该有的。因为现在的学生年纪小,还不会辨证的去看问题。

  2、在知识反馈方面,情感体验方面有些不尽人意,这节课与学生联系紧密,学过以后应该他们适当倾诉心中的不良情绪,并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情绪调节,做情绪的主人。可是到最后我自己总结了几句话,就结束这节课,没有让学生谈谈体会,很是遗憾。

  3、另外,在语言的表达上,在教师的点拨上,还有在学生回答问题上的追问都有待于提高,这也是以后课堂上需要努力的地方。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反思3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教案相关文章:

教师课后教学反思范文3篇(教课后的反思)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3篇 化学平衡课后反思

我的教学反思4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反思6篇 教师语文个人教学工作反思

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8篇 金色的脚印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2篇 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7篇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0短

热教师教学反思9篇 教师的课后反思

初中耐力跑教学反思3篇(耐力跑的教学目标)

美术课课后教学反思5篇(美术课后反思20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