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7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

时间:2024-02-12 09:5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7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供大家阅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7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释词。(讨论交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一)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二)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6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1)轻轻读第4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2)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3)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4)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5)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6)指名朗读第5、6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1)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3)爸爸就怒气冲冲地吼着指的`是怎么回事?

  (4)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四)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2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法认识“昆、强、傍、触、纺、甲、翼、塞、怒、冲、毒、骂、舍、忍、著、建、造”17个生字,并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昆、强、甲、怒、冲、舍、建、造”8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练习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结合图文理解本课的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3.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找相关句子,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2.在朗读的过程中,认识本课的“昆、强、傍、触、纺、甲、翼、塞、怒、冲、毒、骂、舍、忍、著、建、造”1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昆、强、甲、怒、冲、舍、建、造”8个生字。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2.师:“满”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一两二两的两,就读这个字,读整个课题。

  3.师:读完了课题,我们就产生了问题,产生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归纳。谁的口袋里装满昆虫?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口袋里?(也就是说,他为什么对昆虫这么感兴趣,怎么感兴趣?)口袋里装的又是什么昆虫?题目为什么叫装满昆虫的口袋?

  4.师: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法布尔?(结合课件相机简单介绍法布尔和《昆虫记》)

  5.师:这是同学们读完课题产生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希望由谁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孩子们自己学习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不认识的生字词。

  2.同桌两人互相朗读,帮助同桌拼读不认识的字。(教师提醒学生:“强、傍”是后鼻音,“触”是翘舌音。)

  3.自己觉得哪个自然段读的比较熟练了,站起来读给全班同学听。(根据学生举手情况,指名读。)

  4.同学们认真倾听,大家互相正音。

  5.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和同桌一起朗读,并和同桌一起研读:自己所朗读的自然段写了法布尔的哪些特点?

  6.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你对法布尔小时侯都有哪些了解?

  7.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合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把课文的主人公和事件串起来说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合作,趣味识字。

  1.自己轻声朗读课文,用圆圈标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两人互相指认圈出来的生字,读正确了之后,大声读两遍。

  3.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对个别难读的字音进行强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5.学生拿出自己在家制作的生字卡片,互相进行抽读,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认读(如打扑克的形式、轮流读的形式等)

  6.引导学生识字。同学们请你把这些生字新词自己再读一读,读完同学举手示意老师。读完同学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又响亮又准确。

  7.离开了课文,这些词你还会读吗?自己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无限 暮色纺织娘 樱桃 小心翼翼 蜗牛 中毒 训斥 殿堂 雕像 迷恋 观察 隐藏 浓厚)

  8.师:请一位小老师来带读,小老师读得对,我们就跟着读,小老师读错了,我们就举手纠正。

  师:与“幕”字结合理解识记“暮色”,

  9.练习上下文识字。

  (1)师:老师发现“训斥”这个词不容易读准。“训”是撮口音,“斥”是翘舌音,谁来读读这个词(板书:训斥)

  (2)师:会读这个词还不行,要记住这个词还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带“训斥”这个词的句子和爸爸是怎样训斥法布尔的句子,读一读,看谁找得快读得好。

  生: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生: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出示课件:1.爸爸怒气冲冲地吼着:“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老是捉虫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给我把这些无用的玩意儿扔了。2.爸爸的训斥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强烈的兴趣已经种在他的心里。)

  (3)师:请同学们从这两句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解释训斥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能理解这个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你就更容易记住他了,这是记住词语的好办法。

  10.小结:刚才同学们学的多么认真啊!课文读的很棒,也很快乐的认识了生字,真是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光会读还不行,下面我们来学着写四个生字,好吗?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忍、拣、怒、强”。师生分析这几个生字的结构形式(忍、怒:上下结构,心子底的写法很重要。拣和强: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结构,写字时要特别注意。)

  2.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

  3.同桌交流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4.教师范写一遍。

  5.学生把每个字写两遍,然后同桌互相欣赏写得好的部分。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写不好的部分。

  6.学生描红,并完成课本后面的描描写写。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咱们一起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会写了四个生字,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那课文通过哪些事来写法布尔对虫子着迷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认识生词朋友,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翠绿 碧蓝 一动不动 恋恋不舍

  兴趣 触角 怒气冲冲 闻名世界

  二、照样子填一填。

  浓厚的兴趣 静静地观察

  ( )的好奇心 ( )地吼道

  ( )的( ) ( )地( )

  三、把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

  (1)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心爱的宝贝扔了。

  改写成被字句: 。

  (2)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改写成反问句: 。

  参考答案:

  一、读出这些词语。

  二、强烈的好奇心 动听的声音 怒气冲冲地吼道 恋恋不舍地离开

  三、1.心爱的宝贝被法布尔恋恋不舍地扔了。

  2.难道法布尔从小对大自然没有浓厚的兴趣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品析重点语句,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了解大海颜色变化的原因,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巩固书写“昆、强、甲、怒、冲、舍、建、造”8个生字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法布尔,看看他对昆虫是如何着迷的。(板书:装满昆虫的口袋)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同学们跟法布尔一样,都很喜欢这些小昆虫,那法布尔又是怎样迷恋这些小昆虫的?我们开始默读课文,在你觉得不容易读通读顺的句子旁边做个记号,同时边读边想:课文通过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通过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两件事。第一件是抓纺织娘的事。第二件是放鸭子时发现甲虫的事。)教师相机(板书:抓纺织娘 发现甲虫)

  3.师:课文就是通过这两件事来写发不尔对昆虫的迷恋的。让我们再细细的读读这两个故事,进一步来感受发不尔对昆虫的那份迷恋,那份爱吧。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他抓纺织娘的故事呢?

  三、品读感悟。

  (一)捉纺织娘

  1.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2.相机启发: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也许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也许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也许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3.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练读2、3段(重点从 “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中感悟。)

  4.指生读这两个自然段。

  师:读得非常好,尤其是法布尔对妈妈说的那句话,你读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法布尔地说: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想一想,法布尔手里拿着那只会唱歌的虫子,那他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他会怎样地对妈妈说这句话的呢?想一想,在横线上加上什么词语比较合适?(我认为高兴、激动、兴奋等)

  5.师:你们都走进了法布尔的心。是书中的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他这种心情?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师相机板书:终于 引读,放到句子里读

  6.师: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课件出示:纺织娘图片 “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课件出示:“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那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课件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1)于是他高兴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2)他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3)他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在这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7.师:抓到这样一只会唱歌的虫子,让法布尔是那样的高兴、兴奋与激动。此时你想对法布尔说什么?

  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

  8.师:不仅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也傎得我们学习,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几个词组?

  课件出示:“会唱歌的虫子 歌唱家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就有不同的写法。作者抓住了纺织娘的颜色、形状、声音进行观察,写得生动逼真,读完之后如见其虫。)

  (二)放鸭子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后面几段,用线画出他是怎样放鸭子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1)经常一动不动地趴中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边,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还有哪些句子你也喜欢?

  出示句子(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还拣了好多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衣服口袋塞得鼓鼓的。)

  师从“小心翼翼”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小法布尔怎么对待这个小甲虫?

  我们要怎样读出来呢?(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法布尔对甲虫的喜爱)

  3.师:爸爸也喜欢法布尔的小虫子吗?快看看爸爸的表现,读读爸爸的话。

  4.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5.找出法布尔对小甲虫恋恋不舍的句子,体会他对甲虫的着迷。

  小结:是啊,法布尔正是这种对昆虫的迷恋,才让他最终走进了科学的殿堂,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四、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字:“昆、强、甲、怒、冲、舍、建、造”8个生字

  根据结构进行分组:

  半包围结构:建

  左右结构:强

  上下结构:昆

  (教师指导:①“建”的笔顺:先写里面,再写外面的偏旁。②“强”左窄右宽,“怒”字“奴”要紧凑。)

  2.学生在课本上进行描红。同桌比一比,谁描的好。

  3.在练习本上各写两边,同桌互相提书写意见。

  4.教师展示写的好的字,评价好在哪里;展示写的不太好的字,指导应该写好字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让我们也找出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兴趣,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把正确的拼音连一连

  sāi mà kūn jiàn

  塞 骂 昆 建

  二、 比一比组词

  傍( ) 触( ) 拣( )

  旁( ) 解( ) 练( )

  三、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终于:

  2.听了爸爸的责骂,法布尔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心爱的宝贝扔了。

  恋恋不舍:

  参考答案:

  一、塞sāi 骂mà 昆kūn 建jiàn

  二、傍晚 旁边 触角 解答 拣起 练习

  三、1.他终于把这道难题做出来了。

  2.小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动物园。

  【板书设计】

  17 装满昆虫的口袋

  抓纺织娘

  发现甲虫

  【课后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识字、朗读等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学生年龄还小,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喜欢阅读,所以学习起来特别有兴趣,对于本文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在有感情的朗读方面学生发挥的还是欠佳,老师应该进一步读学生的朗读进行深入指导。再就是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资源的积累,课前对学生所掌握的资源有效的进行了解,能够做到资源共享,训练规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好了。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3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规范书写课后的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碧寤岱ú级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热爱大自然,迷恋昆虫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1苯淌嚎挝牟逋迹生字、词卡片,课件。

  2毖生:了解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焙⒆用牵你们的衣服口袋曾经装满过什么东西?

  219世纪,法国有个小男孩和你们一样大,他的衣服口袋常常装满了昆虫。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对昆虫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凭着对昆虫的迷恋,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3蹦忝窍肓私夥ú级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齐读课文题目。

  二、自主识字

  1鼻胄∨笥衙亲杂傻囟量挝模勾画生字,同桌互读。

  2闭庑┖鹤滞尥蓿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先抽读,再齐读。)

  三、合作学文

  1焙⒆用牵课文就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自读课文,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写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小结: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蔽颐橇私饬丝挝牡拇笠猓知道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感兴趣。下面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倍亮说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4笨挝挠昧礁鲂」适孪晗傅孛枋隽朔ú级对小虫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故事读一读,把你读懂了的地方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伙伴们讨论讨论。

  5毖生开始自读自学自悟。

  6蓖学都讨论得很热烈嘛!哪些同学选择了法布尔捉纺织娘的故事?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请刚才学了第2自然段的同学,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以下是重点解决的知识点:

  (1)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在花园里等了三天,抓到这只虫子,多么兴奋呀!来,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这句话。)

  (2)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触角细长、全身翠绿的虫子,真漂亮!它还会唱歌呢!来,让我们听听!播放蟋蟀的叫声。好听吗?如果你是法布尔,我是妈妈,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对我说?(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7贝诱饧事情,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兴趣怎样?(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8狈ú级对纺织娘这样的小虫子有如此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对其他的小昆虫有兴趣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你能把相关的语句读给我们听听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抽读第3、4自然段。)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学了这两个自然段,请你们说说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以下是需要重点解决的知识点:

  (1)出示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词语: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

  (2)读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小心翼翼”。

  (3)读爸爸说的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怒气冲冲”。分角色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的严厉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4)读法布尔丢小甲虫时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恋恋不舍”。你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事物“恋恋不舍”过?你能回忆当时的心情吗?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贝诱饧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闭饬礁鲂」适抡媸翘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四、延伸

  法布尔正是凭着对昆虫的强烈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最后成为了昆虫学家。今天,你学习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那么你们对什么有兴趣呢?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五、指导书写

  1笨匆豢,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奔且患,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毙匆恍,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北纫槐,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附:板书设计

  26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昆虫学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进一步培养概括能力。

  3.认字10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4.理解“浓厚、隐藏、无限、小心翼翼、欣赏、训斥、迷恋、强烈”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法布尔的像,提问:“认识法布尔吗?知道他的什么?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3.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法布尔,无限,暮色,纺织娘,欣赏

  樱桃核,浓厚,蜗牛,中毒,小心翼翼

  训斥,迷恋,殿堂,雕像,强烈

  洞穴,纪念,驱散,隐藏,怒气冲冲

  1.开火车、全班读。

  2.讨论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方式写的?(总—分—总)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这篇课文讲了法布尔的什么事?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在哪?(找出重点词)

  2.练习用:“无论...还是...”说句子。

  3.“无限”什么意思?(板书: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好奇心)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文中写了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是什么?(法布尔为了观察虫子、捉虫子而遭到父亲的训斥。)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请画出重点词句。)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

  (课文没有直接写法布尔怎么找虫子,怎么入迷,怎么忘记了时间,而是从侧面——妈妈的角度写。天已经晚了,“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的农活儿都干完了,法布尔还没有回家,他沉浸在什么事情里,以至于连家都忘了回?)

  (想象:当爸爸妈妈干农活儿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这句话知道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

  “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已经找了三天了,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师:你们想想,三天前他听见纺织娘的叫声是什么心情?(好奇)今天他找到了纺织娘,他的神态、动作会是怎样的?(惊喜、激动,高兴得跳起来)心里说了什么?

  (真是太棒了)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3.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

  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4.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5.师:你能用自己的金嗓子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

  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高兴)

  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五、想象情境,练习说话:

  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六、指导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七、作业:

  1.熟读第4、5自然段,再从中标出重点词语,根据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寻找纺织娘

  无限的好奇心,放鸭子时观察甲虫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精选语段,读品悟写。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二、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1、这篇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热爱大自然,迷恋昆虫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们的衣服口袋曾经装满过什么东西?

  2 19世纪,法国有个小男孩和你们一样大,他的衣服口袋常常装满了昆虫。后来,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对昆虫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凭着对昆虫的迷恋,他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著作《昆虫记》。他就是法布尔。

  3?你们想了解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齐读课文题目。

  二、自主识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勾画生字,同桌互读。

  2这些汉字娃娃,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先抽读,再齐读。)

  三、合作学文

  1孩子们,课文就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请大家自读课文,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写的什么事。(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小结: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一个故事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感兴趣。下面我们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4课文用两个小故事详细地描述了法布尔对小虫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故事读一读,把你读懂了的地方说给小伙伴们听一听,碰到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伙伴们讨论讨论。

  5学生开始自读自学自悟。

  6同学都讨论得很热烈嘛!哪些同学选择了法布尔捉纺织娘的故事?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请刚才学了第2自然段的同学,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以下是重点解决的知识点

  (1)出示句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在花园里等了三天,抓到这只虫子,多么兴奋呀!来,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这句话。)

  (2)出示蟋蟀图片。这是一只触角细长、全身翠绿的虫子,真漂亮!它还会唱歌呢!来,让我们听听!播放蟋蟀的叫声。好听吗?如果你是法布尔,我是妈妈,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对我说?(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7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兴趣怎样?(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8法布尔对纺织娘这样的小虫子有如此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对其他的小昆虫有兴趣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你能把相关的语句读给我们听听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抽读第3、4自然段。)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学了这两个自然段,请你们说说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以下是需要重点解决的知识点

  (1)出示插图,图文结合理解词语: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

  (2)读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借助动作理解词语“小心翼翼”。

  (3)读爸爸说的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怒气冲冲”。分角色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的`严厉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4)读法布尔丢小甲虫时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恋恋不舍”。你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事物“恋恋不舍”过?你能回忆当时的心情吗?

  (5)读法布尔对小甲虫说的话,展开想象,琢磨法布尔内心的不舍和无奈。读好法布尔说的话。

  9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感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小结:法布尔对小虫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

  10这两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吗?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就会知道。(板书:昆虫学家)

  说话练习:因为,所以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四、延伸

  法布尔正是凭着对昆虫的强烈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最后成为了昆虫学家。今天,你学习了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那么你们对什么有兴趣呢?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五、指导书写

  1看一看,观察生字的字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2记一记,自己在桌上写写画画,记住生字的字形。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评价,再找出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字和喜欢的字练习。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

  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昆虫学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7

  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个主题单元观察与发现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对小虫子着迷。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要点

  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正确、流利、有感情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语句。

  五、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法布尔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的口袋里常装些什么东西?(学生们可能会说装玩具、糖果等东西)那么,口袋里经常装玩具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口袋里经常装糖果的孩子呢?

  有一个孩子,他的口袋里却常常装满一些小昆虫,那么,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整体感知

  1、大家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呢?(法布尔)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提示学生在介绍法布尔的时候尽量做到不看搜集的资料,而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2、《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故事?你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

  [通过回答,帮助学生体会写人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课文围绕迷恋具体地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呢?(两件事)哪两件事呢?

  【第一件事:一天傍晚,法布尔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法布尔八九岁的时候,去放鸭子仍很痴迷他的小虫子。虽然遭到了父亲的责骂,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板书:迷恋抓纺织娘捉小甲虫]

  [学生初步感知围绕一个中心词选择材料进行表达]

  (三)、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引导学生学习4、5、6自然段(捉小甲虫这一部分内容)。

  (1)自己小声读书,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学生交流:抓住词语一动不动地趴、静静地观察、小心翼翼、欣赏、宝贝,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5自然段。

  (3)出示第6自然段(法布尔回家后遭到爸爸斥责一段)演示文稿,红色字体突出欢欢喜喜与怒气冲冲两个词语,体会法布尔当时欢欢喜喜的心情和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爸爸斥责法布尔的话。

  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处?

  [学生感知对比衬托进行表达的效果]

  2、自由读2、3段。

  (1)通过读课文,你对法布尔又有哪些了解呢?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交流的重点内容及过程如下: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2)师:这一部分作者在写时,仅仅提到三天前、终于学习课文4、5、6自然段的方法,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

  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回家被妈妈批评了,他只有一声不吭。

  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把鸭子赶到湖边,就悄悄地蹲在草丛中,寻找、观察这只纺织娘,常常忘了自己还要赶鸭子了。

  (3)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实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4)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教师扮演妈妈,焦急地喊:法布尔,你在哪儿?

  学生注意的表情,加上动作回答喊: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孩子,你是怎么捉到它的?

  教师和多名孩子对话。

  [教师把这一部分对人物的感悟设计为活动,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3、课堂小练笔。

  (1)教师:从刚才的对话中,我发现你们都深深体会到法布尔捉纺织娘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捉到后他是多么开心。现在就用我们的笔帮法布尔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吧。

  注意用上刚才的想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3)交流,评议。

  重点评议是否写出动作,能否用妈妈这个角色衬托法布尔。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7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虫3篇(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昆虫)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运动会》3篇(中班健康活动昆虫运动会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昆虫运动会3篇(幼儿园大班昆虫运动会语言教案)

《昆虫音乐会》中班教案4篇(昆虫音乐会 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3篇(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中班数学昆虫聚会教案5篇(中班语言昆虫聚会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4篇(装满昆虫的衣袋阅读)

中班小昆虫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中班昆虫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昆虫

中班教案《昆虫捉迷藏》5篇 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