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时间:2024-02-14 12:2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优秀教案,以供参阅。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

  设计意图:

  《乌鸦喝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们通过故事都知道乌鸦是通过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后使水位升高的办法来喝到水的,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这可以让孩子来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正确答案的,而不是仅仅靠故事来知道结果,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内容让孩子进行小实验,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实验记录纸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师:有没有发现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儿猜测)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实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等一组小朋友都做好实验了,那请你们把实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找一张桌子开始实验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实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还是和刚才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实验。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仔细:还是和刚才一样四人一组,因为沙子比较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帮忙,注意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而且这次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大家分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始实验,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

  师:巡回观察指导,直到完成实验

  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刚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泼出来,慢慢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第二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为什么刚才在红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线,而现在加了沙子却可以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出示图片)我们请小图片来帮个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呢?

  师: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对呀!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红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了,乌鸦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较细,缝隙很小,虽然水也流到了缝隙里,但是还能够上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活动反思: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的言语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指导语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保证活动有效的完成,王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可能对幼儿操作性的要求没有具体、明确、到位,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目标不明确,急于完成。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通过寻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幼儿了解石头的兴趣,并在探究中发现各种石头的特点。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有关石头的照片、图片、录像资料,各种石头、石制品、石工艺品、石饰品等。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我收集的石头。

  (1)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的很珍贵。

  (2)石头的.颜色有各种各样。

  (3)石头的花纹也都不一样。

  (4)石头的形状很多,这是鹅卵石,是圆圆的、扁扁的。

  (5)有的石头表面光滑,有的粗糙。

  2、石头的用途有哪些?

  (1)一般的岩石、鹅卵石、大理石、花岗岩可用于铺路、造桥、盖房子等。

  (2)玉石、红蓝宝石、钻石是较为名贵的石头,可以制作装饰品。

  (3)本地盛产的名石――寿山石,特别名贵,可做成工艺品。

  3、试一试。

  (1)把石头、木块、塑料、泥块、混凝土、土块等放人水中,会发现什么。

  ①木块、塑料都漂浮在水上。

  ②石头、泥块沉人水底。

  ③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

  (2)用铁锤敲打石块、木块、塑料、铁块,观察敲打时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①铁锤敲打石块后看到一丁点火花。

  ②用铁锤敲打木块、塑料、铁块没有火花。

  (3)用石块敲打铁钉、木板、核桃、土块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①石头很硬,不会碎,不会变形。

  ②核桃、土块被石块敲打后都碎了。

  4、制作石艺。

  由一块形状特异的石头想到了什么?运用辅助材料做出更多的东西。

  (1)单块石头彩绘。

  (2)多块石头组合彩绘。

  (3巧妙运用粘合剂彩绘。

  (4)各种石头组合,搭建园林小景。

  展示幼儿的作品。

  幼儿自我介绍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称。

  拓展思路

  1.在探究石头的特征活动中,还可以把石头与蔬菜、鱼同时放在火上烧,观察现象,感知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

  2.可以带幼儿外出参观,把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与受到乱开采石料而破坏的景观进行对比,再通过观看一些有关灾害性报道、录像、资料片,让幼儿感知和了解石头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2.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2)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3)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4)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3.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4.总结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

  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

  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

  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1、看看摸摸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找找蛋宝宝

  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

  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

  (二)试一试

  1、引发吃蛋的愿望

  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

  4、归纳小结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四)延伸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

  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小班孩子们很活跃,对各种蛋特别感兴趣。唯一缺点就是,这事一节科学课,科学课是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操作的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理解“0”的实际意义。

  2、对认识“0”的活动有兴趣,促进幼儿积极思维。

  活动准备:

  货架、文具、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卖铅笔盒:

  ——“熊大婶的店刚开张,请小朋友帮忙记账,货架上有5只铅笔盒,用数字几来表示?卖掉1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1)、幼儿取出卡片列出5-1=4的算式:

  ——“又卖掉一只,还剩几只?可以怎样表示?”

  (2)、幼儿用同上的方法列出算式:

  ——“最后一只也卖掉了,该怎么记?”

  (3)、幼儿想像,得出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2、卖文具:

  ——“熊大婶店里的商品很多,你们还能帮忙吗?”

  再出示8支铅笔,6块橡皮,提问同上:

  “咦,这些题目都一样吗?它们的得数都是0,为什么?”

  “猜一猜,熊大婶卖文具,还会碰到等于0的题目吗?”

  “怎样才能等于‘0’?这样的`题目做得完吗?为什么?”

  3、游戏:躲“0”:

  (1)、介绍游戏规则:看见得数是“0”的题目或看到用“0”表示的图片躲起来。

  (2)、游戏若干遍。说说你为什么躲得那么快?

  4、粗心的小熊:

  ——“熊宝宝看见‘0’觉得它没有意义,帮妈妈记账是把‘0’都拿掉了,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熊宝宝打电话时把‘0’都拿掉了,它把车开到马路上,猜一猜发生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儿还有‘0’,‘0’能去掉吗?‘0’还能表示其他意思,它还能表示什么?”(记分,门牌号码,天气温度,温度计等)

  5、请幼儿回去找找“0”。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7篇(中班科学教案优质)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5篇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大全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荐12篇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案详案简单

气球吃什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中班科学气球游戏教案)

大班科学蜗牛教案3篇(科学课蜗牛教案)

植树节的活动教案10篇(植树节活动教案幼儿园中班)

科学活动总结7篇(小学科学教学总结)

科学教案9选6篇(科学教案设计)

集合中班科学教案3篇(科学集合教案幼儿)

幼儿冬至活动教案5篇(冬至幼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