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常用6篇 美术教案有哪些

时间:2024-03-03 13:0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美术教案常用6篇 美术教案有哪些,欢迎参阅。

美术教案常用6篇 美术教案有哪些

美术教案常用1

  活动目标

  1.尝试体验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

  2.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鹅卵石若干,手指点画的示范画。

  2.裁成小路形状的绘画纸(数量与班级人数相匹配),各种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兔姐姐和兔弟弟在松鼠大婶的店门口铺了一条五彩石头路,漂亮吗?(老师引导幼儿观察鹅卵石,并尝试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我们也来画些五彩的石头吧。

  2.教师分给幼儿每人一个鹅卵石,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3.教师示范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请幼儿在练习纸上练习点画鹅卵石。

  4.教师出示绘画纸及绘画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绘画作品《五彩石头路》。请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在“小路上”进行手指点画。

  5.操作时教师讲清活动规则,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6.教师根据幼儿能力,进行个别指导。

  7.欣赏作品。

  (1)将幼儿完成好的作品分别摆在桌子上,引导幼儿欣赏“五彩石头路”

  (2)启发幼儿将作品连在一起,将小路变长,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3)引导幼儿使用各种颜料进行涂画,把幼儿画好的石头展示到手工区,供幼儿欣赏。

  8.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案常用2

  活动目标:

  1.认识鞭炮,知道过年要放鞭炮。

  2.学习制作立体纸浆作品的方法,并体验制作纸浆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鞭炮、红色纸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快过年了。小朋友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2. 教师放鞭炮图片,请小朋友来说说鞭炮长得像什么?

  小结:鞭炮是红颜色的,是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起的,长长的好漂亮啊!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幼儿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来做鞭炮的?(出示材料)把

  2.纸浆粘贴在纸筒上,要全部都铺满。(边示范边讲解)

  3.也想来试一下粘贴鞭炮。(让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纸浆不能铺得太厚,注意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洁。

  四、活动评价

  展出幼儿的作品,并把我们制作好的鞭炮放在教室外晾干,等晾干后在一起来把鞭炮串起来

美术教案常用3

  23、雾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九九歌》。

  2、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图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

  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2)释词。

  (3)指导读长句子。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俗()模()凝()

  提()浴()摸()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

  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

  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理解“凇”

  二、学习课文

  1、欣赏雾凇,点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为什么称它为“奇观”?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

  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1、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2、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3、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

  4、这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5、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笼罩着()。树木被()。(),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上全都是()。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觉得恰当吗?

  小练笔:多媒体出示,用诗词填空。

  五、指导赏背

  课文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体会祖国的美。

  七、板书设计:

  23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美术教案常用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观察各种表情

  2、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起兴趣

  1、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想来尝尝呀?

  请一幼儿品尝香蕉,然后给小朋友说说什么味道的?

  教师根据他的表情画一个笑脸

  2、教师:还有好吃的呢,谁也想尝尝呢?

  请一幼儿品尝杏(或其它酸的水果)

  引导小朋友看看他的表情。

  二、出示图片,观察表情。

  1、教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知道,眼睛大大,嘴巴上翘。

  2、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吗?(想睡觉,困了)

  教师:嗯,因为他闭着眼睛呢,是吗?

  3、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师范画,让幼儿猜表情。

  1、笑脸。(高兴)

  2、用三角眉表现。(生气时的表情)

  3、闭着眼睛。(睡觉时的表情)

  四、幼儿作画

  1、启发幼儿想想还有什么表情

  比如:吃辣椒是什么表情?

  哭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美术教案常用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进行组合,表现侧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区的房子结构,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简单的小区设施。

  3、用遮掩的方法来表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

  【活动准备】

  幼儿参观过住宅小区。有画过正面与侧面房子及高楼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住宅小区”。

  提问:

  1、为什么叫住宅小区?

  2、你们看到的住宅小区是什么样子的?

  3、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看,小区内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4、小区内除了有房子,还有什么?

  5、教师小结: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看小区内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正面有侧面的,还有一些花草树木等景物,小区内除了有房子还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简单的运动健身器。

  二、讨论如何在纸上来表现“住宅小区”。

  1、师:怎样在一张纸上画那么多房子?(幼儿自由讨论)

  2、师:先画远处的房子还是近处的房子?近处地方的`房子应该靠近纸的什么位置?应该大些还是小些?

  3、教师怎样让大家看出来,房子是有前有后的?(引导幼儿说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后面的房子应该部分被遮掩的)

  4、师:你见过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幼儿讲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示范让幼儿参考。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画面布局。

  四、展览幼儿作品,从整体的画面布局来进行评价。

美术教案常用6

  目标

  1、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准备

  操作材料:手工纸(折过与未折过的纸)、记号笔、词条、范例

  设计意图: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孩子们也不例外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简单的小人绘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具任何挑战性,但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探究的环节,这对于有一定绘画技能和对事物、位置有一定经验的大班孩子来说更具吸引力,本次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表现的“小人”造型,会因折线的关系身体部位将发生变形夸张,充满童趣,能引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力。

  活动预设方案:

  1、“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上大班了,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而且我发现你们的本领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画画的本领,会画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要问问大家,你最喜欢画什么?

  (2)教师:大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今天,我又要请大家来画画了,画什么呢?(出示词条)

  (3)教师:没错,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孩子们,什么是“顶天立地”?

  教师小结:就是要顶到最高的地方,站在最下面。

  (4)教师:(出示图片)瞧,这就是顶天立地的小人,请你们仔细观察小人的模样和大小,然后自己也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5)幼儿操作,并比较作品与范例之间的.差异

  2、“小人”与折纸

  (1)教师:会画顶天立地的小人了,现在我要请你们玩接下来的游戏。

  (2)教师:(出示两张纸)看,这两张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接下来,我要请你们在折过的纸上再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重点提示:不可以打开这张折过的纸

  (3)幼儿操作,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4)引导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孩子们,请你们将纸打开,咦,你发现了什么?

  (5)探索发现“小人”变化的原因

  教师小结:原来断开的地方和纸上的折线有关系,哪个部分画在折线上,当你打开的时候,这个部分就会断开。

  (6)教师:孩子们,你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断了的地方连起来?(引发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接起来)

  (7)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8)幼儿操作,并展示作品

  教师小结:瞧,“小人”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只要你想让小人哪里变长,你就把要变长的东西画在折线上,这样你们的一个个“小人”就会变成大巨人。

  (9)幼儿第三次操作

  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3、哈哈小人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引发思考

  教师:孩子们,刚才我们把“小人”变成了“大巨人”,那你能把“大巨人”变回成“小人”吗?(引发幼儿探究折纸的方法)

美术教案常用6篇 美术教案有哪些相关文章:

母亲节小学作文常用3篇(小学母亲节作业)

大学军训心得体会常用11篇(大学军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教师发言稿常用3篇(教师发言稿十分钟)

常用房屋租赁合同12篇 房屋租赁合同内容怎么写

格林童话读后感常用11篇(《格林童话》读后感怎么写?50)

科学活动教案常用5篇(科学活动优秀教案)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常用10篇 财务试用期的工作总结

信念的作文600字常用3篇(信念的话题作文600字)

雪优秀作文常用11篇 雪作文范文

军训心得体会常用12篇(《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