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哪些)

时间:2024-03-11 17:3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哪些),供大家赏析。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哪些)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由于刚入园每多久,在礼貌用语的使用方面有所欠缺,通常有的小朋友不小心弄疼了别的小朋友却不懂得说“对不起”,需求别人的帮助时不会说“请”,得到了帮助不会说“谢谢”。希望通过活动能使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培养初步的礼貌习惯。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有礼貌,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2、学习礼貌用语:“对不起” “没关系”

  3、逐步养成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 。

  活动准备:

  1、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小白兔头饰。

  2、木偶教具(小花猫、小黄狗、小公鸡,小白兔、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 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好吗?

  我们开着车去吧。”(幼儿作开汽车状,来到草地上)

  二、观看情景表演。

  师:“呀,那边不是小花猫和小黄狗吗?它们在干什么呢?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观看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故事“四个好朋友”,让幼儿初步了解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三、讨论:

  1、当小白兔不小心碰了小花猫一下小白兔说了什么,小花猫又说了什么?

  2、小白兔和小花猫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说出它们有礼貌)

  3、小花猫去捡皮球的时候不小心撞了小黄狗它是怎么说的?小黄狗说了什么?

  4、小黄狗踩了小公鸡的脚,小黄狗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小公鸡疼得快哭了为什么还原谅了小黄狗?

  5、大家为什么都成了好朋友?

  四、教师演示木偶讲故事,让幼儿巩固此类礼貌用语的使用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大班小朋友的表演,老师想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四个好朋友》,小朋友想听吗?

  五、活动迁移,幼儿讲述自己有礼貌的体验。

  师:“小动物是那么有礼貌,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呢?”如:去别人家做客进门是怎样说的,走时又是怎样说的?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是你是怎样说的……

  六、结束

  师:“呀,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幼儿作开车状回家。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图片一张。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老爷爷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没有集体的概念。为了引导幼儿关注同伴,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找找一家人”“帮助小蝌蚪找妈妈”“一家人在一起躲避危险”等情景中,逐步加深对“我们”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初步形成对班集体的认识。

  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乐意与同伴、教师进行问答、对话。

  2.学习使用“我”“我们”等人称代词以及简单的方位词。

  准备:

  1.设置大树、花园、山洞、房子、伞屋等场景。

  2.老虎、猴子、蝌蚪等动物胸卡。

  3.音乐磁带。

  过程:

  一、问答歌

  1.师问幼答:×××,你在哪里?男孩子,你们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你们要听好老师的话!我叫你们,你们要大声回答。好吗?

  师:×××,你在哪里?

  幼:哎,我在这里。

  师:男孩子,你们在哪里?(放慢速度重复两遍。)

  幼:哎,我们在这里。

  (析: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响亮地应答,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后面环节中幼儿主动发问作好铺垫。)

  2.幼问师答: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你们也来叫叫我、问问我吧!

  幼(众):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谁愿意一个人来叫叫我?

  幼:杨老师,你在哪里?

  师:哎,我在这里。

  (析:教师鼓励幼儿主动向教师发问,有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3.教师戴上老虎、喜羊羊、青蛙等胸卡分别扮演多种角色,并引导幼儿(集体、个别)向各种角色发问:×××,你在哪里?

  (析:为了激发更多幼儿大胆自信地表达表现,教师借助孩子们喜欢的一些角色,调动他们发问的兴趣。最后,教师扮演小青蛙,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4.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

  宝宝,宝宝,在哪里?哎——砹,在这里;老虎,老虎,在哪里?哎——砹,在这里;喜羊羊,喜羊羊,在哪里?哎——哎,在这里……

  二、躲猫猫

  1.在“参加动物音乐会”的情境中玩躲一躲、找一找、说一说的游戏。

  (1)师:森林里今天要举行“动物音乐会”,我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好吗?来,我们一起先打扮打扮。

  (2)幼儿选戴自己喜欢的角色胸卡,跟着“青蛙”去参加“动物音乐会”,听着音乐和“青蛙”的指令走过大树、山洞、房子等场景,并学说场景的名称。

  2.设置情境“狼来了”,引导幼儿体会、尝试使用一些方位词,逐步提高语言表达的难度。

  (用音乐暗示“狼来了”,提示幼儿四散躲藏在大树、山洞、房子等场景中。)

  师:小狗.你躲在什么地方?

  幼:我躲在大树后面。

  3.交流“找找一家人”,体验“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

  (1)师:大灰狼终于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大灰狼来的时候,你们害怕吗?有只小狗可害怕了,因为他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走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大灰狼,我们可要一家人躲在一起,好吗?

  (2)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引导幼儿找找、说说谁和谁是一家人。例如,小狗和小狗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

  (析:小班幼儿比较关注自我,因此教师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与“家人”在一起,体会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在后面的`游戏中,教师还会让“一家人”躲藏在一起。)

  (3)师:想想看,小蝌蚪和谁是一家人呢?它可长得和谁都不像。

  (析:在教师的预设中,“小蝌蚪”只有一只,找不到“家人”,因此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一起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

  4.游戏:一家人躲在一起。

  (1)师:小动物们,大灰狼马上又要来了。我请小猴一家先躲起来。你们轻轻站起来,别让大灰狼听到声音,一家人手拉手,躲在一起哦!

  (2)幼儿躲藏,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小猴一家,你们躲在什么地方?依次请其他小动物躲一躲,说一说。

  (析:在“一家人躲在一起”的情景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从“我”慢慢转化成“我们”。他们关注的对象也从“我”逐渐转向“我们一家”,从而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我们”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要尝试使用人称代词“我们”及方位词,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

  师:大灰狼走了,我们快出来吧!

  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念儿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家人呀在一起。拉拉手,抱一抱,相亲相爱不分离。”

  (析:活动结束时让幼儿一起念念儿歌,充分体验并表达与同伴在一起的愉悦。)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公共汽车

  2、认识乘公共汽车的注意事项

  3、复习圆形长方形

  活动准备:

  纸笔、每位幼儿一元钱

  活动过程:

  (1)乘公共汽车前,让幼儿讨论一下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以及乘公共汽车时应注意的事项,教师记录下来。

  (2)与幼儿一起乘公共汽车。

  (3)回到幼儿园,再让幼儿说一下公共汽车的外形特征及乘车的注意事项,与前面讨论的'作比较。

  (4)与幼儿一起以戏剧形式在活动室中设计公共汽车车厢,让幼儿自由扮演乘客,教师随即教育,请幼儿指出乘公共汽车中的正确和不正确行为。

  (5)总结分享:与幼儿一块总结车厢内正确与不正确行为。

  活动评价:

  (1)鉴别乘车中正确与不正确行为。

  (2)能投入角色扮演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主要以欣赏汽车贴画为主,感知拼贴的乐趣。然而这是幼儿手工上的材料,每个幼儿的图案都是一样,有些幼儿不动脑筋会模仿他人的拼法,这样幼儿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发展。我在指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拿起材料就乱贴,没有注意实线,可能是能力关系找不准实线吧;粘贴时,在我的提示下,好多幼儿会考虑如何摆放才能拼贴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有些孩子没有看清画面整体的美感就粘上了。当时我为了让幼儿更自由创作,当时没有及时提醒,这点以后要注意。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哪些)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10典7篇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

小班数学教案8选6篇 适合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太阳》优选12篇 太阳 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语言妈妈过生日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妈妈过生日反思

《给妈妈过生日》小班语言教案3篇(给妈妈过生日小班设计意图)

小班《妈妈过生日》教案12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过生日

小班教案:妈妈过生日12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妈妈过生日

小班游戏小兔子拔萝卜教案3篇(幼儿园游戏小兔拔萝卜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4篇 小班安全教案100短

小班健康教案漱口12篇(小班健康活动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