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祖国》教案11篇 我爱祖国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3-14 19:5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我爱祖国》教案11篇 我爱祖国教案及反思,供大家阅读。

《我爱祖国》教案11篇 我爱祖国教案及反思

《我爱祖国》教案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准备:

  CD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dang dang dang dang

  响板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中速优美地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我爱祖国》教案2

  一、教学内容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欣赏《我爱北京*》。

  二、教学目标

  1、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记住国歌的词曲作者。知道演唱或聆听国歌的礼仪:肃立致敬,行注目礼。

  2、能跟着录音轻声哼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欣赏《我爱北京*》,初步记忆乐曲主题,能听出主题旋律及其变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几张图片并播放《国歌》(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获得冠军、学校举行升旗仪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图片等),请学生说出播放的乐曲曲名,引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教学

  1、读谱知识“三连音”

  (1)学生视唱找出新的知识点“三连音”。

  (2)出示课件,讲解三连音,并感受作用和特点。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进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进行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

  (3)练习“三连音”节奏和唱法。

  2、教唱歌曲

  学生对于《国歌》比较熟悉,因此重点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纠正。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齐唱。

  (3)教师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

  注意附点音符和弱起小节,0处用“嗯”在心里轻唱。

  歌曲中连续出现了三个“起来”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并用手势表示三个起来旋律。

  (三)表现歌曲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国歌》最合适呢?启发学生用激昂、壮烈的情绪来演唱《国歌》。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国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出示课件】播放中国运动员领奖时刻。

  (四)欣赏《我爱北京*》

  1、教师出示《我爱北京*》主题旋律谱并范唱。

  2、跟老师模唱主题旋律。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

  3、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1)教师简要介绍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2)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

  (3)教师简要介绍主奏乐器木琴,伴奏乐器手风琴(均出示图片),提示学生注意听辨木琴、手风琴的音色区别。

  (4)完整欣赏,能听辨出《我爱北京*》的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二、教学目标

  1、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能背唱。

  2、认识打击乐器响板和碰铃,学习这两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3、用响板和碰铃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学生:喜欢……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小小红色四方角,小星绕着大星跑,说起意义真不少,象征祖国真正好!”

  学生:国旗……红旗……五星红旗……

  教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

  教师揭示谜底五星红旗。

  教师:“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这节课我们就用歌声来赞美国旗吧!”(教师课件、板书出示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师:“跟着老师读一读,《国旗国旗真美丽》。”(师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是C大调,2/4拍,由王森作词,上海六师学生作曲。”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可让同学自身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同学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同学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同学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同学,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同学接唱“真美丽”。

  (三)学习响板和碰铃

  1、教师出示响板和碰铃,学生自主探索演奏方法,并分辨其音色差异。

  2、教师介绍响板和碰铃的不同音色并示范演奏。

  (1)响板:声音短,清脆。把响板放在左手心,右手轻轻敲击响板发声。

  (2)碰铃:声音长、悠扬。将铃口向上,两只手分别握住铃绳,相互敲击而发声。

  3、全班同学齐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请两位同学按教科书第13页的图谱用响板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4、换几组同学演奏碰铃和响板,教师提示其他同学认真演唱歌曲。

《我爱祖国》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用画笔在无纺布上的平涂方法,知道五星红旗需要红色和黄色。

  2.技能目标

  掌握在无纺布上平涂的方法,能够在正确的位置画出五角星并能将五角星正确有序排列。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相关领域:

  社会领域: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兴趣了解各种民俗风情,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

  旗面,旗杆、五角星贴纸颜料、笔刷(创意工具包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五星红旗,观察五星红旗的特点,红色的背景,5颗黄色的星星(4颗小五角星围着1颗大五角星),引出本次活动主题一一绘制国旗。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出示纸绘画材料,了解画笔和颜料的使用方法。

  1.教师分别介绍绘画材料:无纺布(找到正反面及锁边的一边)、笔刷、颜料。

  2.教师讲解笔刷和颜料的使用方法及平涂的方法。

  3.教师分发材料,先让幼儿在纸上练  (二)教师示范用画笔在帆布旗帜上平涂,正确找到五角星应该在无纺布的什么位置教师示范平涂红色,幼儿操作并想办法尽快将红色晾干。

  (1)教师先引导幼儿将袖子挽起,示范用画笔从无纺布锁边的一边开始平涂(尽快让这一边晾干)。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教师示范粘贴五角星,引导幼儿将五角星在国旗上正确有序排列。

  (1)教师示范五角星的正确粘贴位置,幼儿在纸上进行练习并有序排列。

  (2)引导幼儿在锁边的一侧贴五角星(大五角星靠左上角,4颗小五角星围在大五角星的右側),并进行有序排列。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三)展示作品

  幼儿展示画好的红旗,互相欣赏。

  三、小结

  整理颜料,清洗画笔,将旗杆穿上画好的国旗,在背面写上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延伸:

  可以将本班小朋友绘制的国旗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装饰幼儿园,比如可以送给其他班级,或是挂在幼儿园的大门上、走廊里、班级的门口,营造国庆节的氛围。

《我爱祖国》教案4

  一、活动背景

  爱祖国教育是一个常教常新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面的扩展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祖国的'情感也日益加强。为此,我设计了此活动,旨在通过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己已经长大的自豪感情。

  二、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

  活动难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活动

  挂图

  四、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引导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现在上什么班?(大班指大图标)去年呢?(中班),你们刚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呢?(小班指小图标)

  2、师:从小长这么大,你最喜欢谁?你最喜欢什么?

  3、师小结: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爱的人和喜欢的东西。

  二、初步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朗读第一遍。

  师:老师还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你们觉得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3、师:他想的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呢?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师讲述儿歌)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4、教师有感情朗读第二遍。

  师:那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再来听一遍。

  提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现在我上大班了,又是怎么回答的?

  5、师小结:把这些好听动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我最爱祖国》

  三、边看图标,变朗诵

  1、师:下面我们就完整地来讲一讲(师边指图边朗诵)。

  2、分角色朗诵。

《我爱祖国》教案5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音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4、请几组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笙的主要特点。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3、教师出示卡片碰铃响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我爱祖国》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标:"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2. 经验准备知道自己先上的小班,再升入中班,最后是大班;知道祖国的国旗和国歌。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1.师:"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2.师: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师:你喜欢什么?

  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第一遍师:老师还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觉得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师:他想的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呢?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师讲述儿歌) 问:你听到了什么?

  第二遍师:那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再来听一遍。

  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现在我上大班了,又是怎么回答的?

  小结:把这些好听动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我最爱祖国》

  "你们听到了什么?"三、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四、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幼儿分角色朗诵。

  师: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6、大班语言我最爱祖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看图表,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老师自己设计的图标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现在上什么班?(大班)教师出示图标:大

  去年呢?(中班)教师出示图标:中

  从小长这么大,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

  二、 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三、 朗读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什么?小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第二段:爸爸问了什么?中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四、 看图标,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五、 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我最爱祖国 小班的时候,妈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爱亲爱的妈妈,最喜欢红红的苹果。

  妈妈的脸上笑出了酒窝,使劲的亲我。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爱解放军和爸爸,爸爸张开了双臂,高高地举起了我。

  现在我上大班了,老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欢什么?

  我说我爱我们的祖国,最喜欢国旗和国歌。老师点点头,说我长大了。

  活动反思: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歌理解、欣赏、朗读的经验。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诗歌的能力,倾听习惯良好。他们能够在听诗歌一遍后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诗歌的关键词,听出大概意思。还会凭借自己听到得一些只言片语加上自己的理解、想法来讲述诗歌内容,猜测诗歌大意,有一定的完整表达能力。大班小朋友对于自己最爱谁?“爱”这个词他们已经很熟悉,他们爱爸爸妈妈家人、老师,但对于在他们看来遥远的祖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说爱,还是有些许困难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祖国,正好我们这周的主题是《我是中国娃》。在上课之前,我们上了社会课《祖国的标志》。课中已经涉及了我们的祖国有什么?我们祖国的国歌、国旗。因此在上课前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关于祖国的认识经验。但是对于爱祖国这种情怀还不够清晰。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听诗歌中的小朋友从最爱妈妈到祖国这样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让他们体验这种情感变换,以及让孩子们改编诗歌“我最爱我们的祖国,最喜欢……”来增强孩子对祖国的认识,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我爱祖国》教案7

  活动目标:

  1、重点:初步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能看图标,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标:大、中、小、相关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图标的.内容。

  (1)小朋友,你们现在上什么班?

  (2)(大班)教师出示图标“大”。

  (3)去年呢?(中班)教师出示图标“中”。

  (4)你们刚进幼儿园时呢?(小班)教师出示图标“小”。

  (5)从小长这么大,你最爱谁?

  (6)你最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我们听听看他最爱谁?

  (2)最喜欢什么?

  (3)教师朗诵诗歌一遍“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1)妈妈问我什么?小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2)爸爸问我什么?中班的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3)现在我上大班了?我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5、难点:幼儿分角色朗诵。

  (1)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南京市半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

  耿海莉

《我爱祖国》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歌曲是几拍子?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3)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我爱祖国》教案9

  1、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掌握“红领巾、花朵、教师、同砚”等词语。了解“旗、鸽”二个字。

  2.有情感地诵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起门生热爱祖国的思惟情感。

  2、教材申明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环绕“爱”,倾诉了少年儿童的心声。先通过少年儿童对密切的人和熟知的事物的爱,表现了他们的爱心。然后通过自问自答,凸起最爱的是祖国,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思惟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指点门生有情感地诵读和背诵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识记和誊写生字。

  3、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万里长城和五星红旗的彩色投影片或挂图、中国地图。

  生字卡片、诵读录音磁带。

  (2)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六个生字中,“最”的声母是平舌音,“领”的声母是边音,韵母是后鼻音,“巾”的韵母是前鼻音,要指点门生读准字音。侧重指点门生剖析识记如下几个生字。

  爱:下面是“友”,不是“发”。

  领:左右两部份都是门生没学过的,可先教“页”字旁,用书空法子记忆;左侧的“令”要与“会”区分。

  巾:要与“中”区分字形。

  要:上边的“”,要与“西”区分,第五笔是竖,不是竖弯。

  最:用熟字剖析字形,上面是扁日,左下是“耳”,第一横要长一些,右下是“又”。

  2.写字教学

  “爱、领、最”三个字的笔划较多,要写紧凑些。

  “朵”的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不要写成“几”。

  (3)文句教学

  这首诗因此小学生的口气写的,内容浅近易懂,情感真挚。“万里长城”可以出示投影片,教师作扼要介绍,或请旅游过长城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星红旗”是咱们祖国的标志,可出示投影片,开导门生说说黉舍的升旗仪式或回想在国际比赛中,当中国运动员得到金牌时,活动场上就会奏起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情形。“白鸽”是和平的意味,要让门生领会到,爱白鸽就是酷爱和平,愿全国的孩子都和咱们同样过着幸福的生存。“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用烈士的鲜血所染成。爱红领巾就要承继革命烈士的遗志,时候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理解“祖国”一词时可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门生认识咱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咱们的祖祖辈辈都生存在这里。

  (4)诵读指点

  诵读本课,要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再实习。用加剧语气、放慢速率等法子读出热爱祖国的情感。例如:你要问我/最爱甚么?我/最爱我的祖国。“祖国”不但要读重音,速率还要放慢些,要一字一字地读明白,但不能断开,语气要非常确定。

  (5)实习提醒

  第四题是句子实习。先让门生读读例句,再用发问的法子,开导门生把句子补充完全,感知“最”的先后是句子的两个部份:谁(甚么)最怎样。可以问:谁最喜欢踢足球?可以填写“我”“咱们”,也可以填上人名,如“小明”等。第三句要求填写主语和谓语,可以问门生:甚么最怎样?(中国的长城最长。那座楼房最高。)还可以问:谁最怎样?(京京学习最勤奋。教师最关切咱们。)

  (6)扩大运动

  组织门生采集颂扬祖国的童谣,召开一个《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会。还可以采集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出一期《巨大的祖国》壁报。

  (7)课时支配

  教学本课可用一—二课时。

  4、教学计划举例

  (1)揭露课题

  晓得“祖国”的意思和咱们祖国的名称。

  (2)初读课文

  要求门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认识课文主旨。

  (3)指名试读课文,读后评断

  (4)引诱读中体会

  1.引读或轮读第一句。师:我爱——,生:万里长城;……让门生在读中熟识这1句式:谁爱甚么。再让门生自由说说为何爱。不一定次序说,晓得甚么说甚么。末了教师点出第一句表达的次序。

  2.读末了两行,想一想说说:我为何最爱祖国?

  老师扼要介绍祖国的`天然状态和伟大成就,激起门生热爱祖国之情。

  (5)指点门生有情感地诵读和背诵课文

  (6)温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开导门生剖析识记生字。

  (7)用田字格指点门生写字

  (8)讲堂实习(课后实习第三题和第四题)

  (9)部署扩大实习

  请小朋友采集与祖国有关的图片,准备参加“我爱祖国”图片展。

  5、参考资料

  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防御,各在情势险峻的处所构筑长城。据《左传》记录:公元前657年,“楚国方城认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先的记录。秦始皇灭六国同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进行修葺,联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址残余。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构筑过长城。明朝为了防御外族的扰乱,先后构筑长城达 18次。

  长城有6700千米长,从远处看像一条巨龙。如许派头宏伟的工程,在天下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事业,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气力。如今,长城已成为咱们伟大祖国的意味。

《我爱祖国》教案10

  活动主题:我爱祖国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6日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主持人:班主任

  一、教学目的:

  通过组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形式:

  歌曲、图片、名人名言名著。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学唱爱国歌曲。

  2、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历史。

  3、了解英雄人物及事迹。

  4、搜集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四、教学过程:

  1、班主任老师讲话。(导入)

  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旗,国歌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无论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爱国歌响起。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谈“我的祖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唱《爱我中华》吧。老师:全体起立,齐唱爱国歌,抒发爱国之情!

  2、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1)看图片,谈体会。

  (2)回顾中国的历史,引发爱国的情怀.

  3、了解英雄人物,阐述其爱国事迹。

  (1)出示课件,你认识他们吗?(生举手发言)

  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过去,听一听英雄的故事。(学生小组交流),各组推荐一名向全班汇报。班主任适时解释,渲染气氛。

  (2)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因此,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生举手发言) 4、出示爱国名言名著,学生诵读。

  六、班主任总结:

  热爱祖国,她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能全部体现的,她更多体现在同学们日常的生活中,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学会分享、勇于承担、敢于担当。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动荣耀。

  七、全体起立,大喊一声:“我爱您,中国! ”

《我爱祖国》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标:"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2. 经验准备知道自己先上的小班,再升入中班,最后是大班;知道祖国的国旗和国歌。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1.师:"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2.师: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师:你喜欢什么?

  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第一遍师:老师还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觉得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师:他想的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呢?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师讲述儿歌) 问:你听到了什么?

  第二遍师:那爸爸妈妈还有老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再来听一遍。

  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 现在我上大班了,又是怎么回答的?

  小结:把这些好听动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我最爱祖国》

  "你们听到了什么?"三、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四、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幼儿分角色朗诵。

  师: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最爱祖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标:“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同时欣赏《国歌》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3、大班社会我最爱祖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图标:“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同时欣赏《国歌》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我爱祖国》教案11篇 我爱祖国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我爱老师教案8篇 小班社会 我爱老师

我爱爷爷奶奶大班教案3篇 大班我爱我的爷爷奶奶教案

《我爱爷爷奶奶》大班教案3篇 我爱爷爷奶奶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2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实录)

我爱学语文教案3篇 一年级我爱语文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8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示范课)

我爱您祖国作文5篇

我爱祖国演讲稿9篇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案12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文原文)

我爱我家教案3篇 大班社会教案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