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5篇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

时间:2024-03-23 12:1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实用的科学教案5篇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供大家阅读。

实用的科学教案5篇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

实用的科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 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

  三、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实用的科学教案2

  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保护生物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

  ●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科学知识:

  ●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了解桑基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问:“谁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

  二、新课

  1、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

  2、制作生态瓶

  (1)鱼缸养鱼。

  (2)种小草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并记录生长过程。

  同时各小组讨论: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C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D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全班汇报。

  3、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

  出示P3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

  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请同学们阅读P3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

  4、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2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

  3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

  4师介绍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并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它们意义。

实用的科学教案3

  病 毒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实用的科学教案4

  课标要求: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讲述相结合

  学法指导:阅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烧瓶、水、试管夹、烧杯、喇叭、放大镜、漏斗、乒乓球、鸡蛋、气球、单摆。

  教程:

  一.引言

  让学生阅读致同学们

  二、科学之旅

  1.找一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物理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探求科学知识是我们的'渴望。

  2.有趣.有用的物理

  (1)演示实验图0.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图0.1-2会跳舞的小人。

  图0.1-4乒乓球会下落吗?

  (2)想想做做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

  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3)阅读P5的课文及图0.1-5.0.1-6

  (4):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原子及原子核的变化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3.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出来的。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

  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提醒大家,一起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4.STS.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1)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讨论

  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三.:略P9

  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之旅?

  四.作业

  1.阅读课文

  2.你觉得物理有趣吗?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

  3.预习第一章.声现象

实用的科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 学习观察金鱼吃食等活动,尝试用动作表现金鱼吃食的样子。

  2. 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并学习短句“这边吃吃,那边吃吃”“上面吃吃,下面吃吃”。

  3. 初步知道金鱼爱吃鱼虫,但是要少量喂食。

  活动准备:

  1. 鱼虫干若干份,放在小盘中备用。

  2. 教学桌上摆放一缸鱼。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示范喂金鱼吃鱼虫。

  (1) 你们知道小金鱼爱吃什么吗?

  (2) 小金鱼,你喜欢吃什么呢?(教师以小金鱼的口吻告知幼儿,我们最爱吃小鱼虫。)

  (3)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鱼虫干,示范喂小金鱼,并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如何取少量的鱼虫喂金鱼。(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几粒鱼虫干。)

  (4) 将鱼虫干放入鱼缸后与幼儿共同仔细观察小金鱼吃食。

  3. 幼儿自由喂食,观察鱼吃食的.动作。

  (1)教师:小金鱼吃鱼虫真可爱,你们也来喂一喂,看一看。

  (2)将鱼虫分发到幼儿桌上,指导幼儿少量喂食。

  4.幼儿喂小金鱼,教师巡回指导这距离仔细观察金鱼的活动。

  5.交流、表达自己的观察。

  6.教师以小金鱼的口吻反馈幼儿的喂食活动,激发幼儿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实用的科学教案5篇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10秀7篇(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常用3篇(适合大班科学教案)

语文教案优6篇 高一语文教案

音乐教案:《春天来了》12篇(春天来了音乐领域教案小班)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5篇 初中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案8篇(人教版三下数学年月日教案)

音乐教案《春天来了》12篇 幼儿音乐春天来了教案教学

美术画树叶教案12篇(幼儿园美术教案树叶画)

音乐教案《春天来了》12篇(春天来了音乐课件)

实用小班教案3篇(小班教案简单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