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篇

时间:2024-04-21 10:0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篇,以供参阅。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篇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

  一、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对十以内的数量已经能够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孩子们做操要排队,上楼梯要排队,有的孩子已经能尝试用第一,第二来表述自己的位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也会用谁得第一,谁得第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知,但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本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孩子们能够掌握序数学习的要领。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的方向性,知道数到几就排第几;

  2.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说出序数词;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情感。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序数的方向性,知道数到几就排第几;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说出序数词;

  2.活动难点:理解序数的方向性,知道数到几就排第几。

  四、活动准备

  1.《认识5以内序数》PPT;

  2.5个动物图片,房子和火车挂图,1至5数字卡片。

  五、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教师以小动物搬新家,坐火车为话题,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对本节课的兴趣,同时引出为火车厢贴号码的活动,进入对5以内序数的学习。

  2.给火车厢贴号码通过为火车贴号码的活动,巩固幼儿对5以内基数的.掌握,初步认识5以内序数,知道数到几就排第几。

  3.给房子贴号码通过给房子贴号码的活动,强化对5以内序数的认识,感知序数的方向性,并能够说出房子在序列中的位置。

  4.分发新房子通过小动物的排队顺序分发房子,排在第几就是几号房子的主人。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序数的理解和掌握。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表扬孩子的智慧和爱心。

  六、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快乐小火车教师带领幼儿玩扮演小火车去森林做客的游戏,发给幼儿写有5以内数字的火车票,是数字几就当第几节火车厢。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请来了一位动画片里的好朋友喜羊羊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不过灰太狼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认一认

  课件出示人民币图片学生认识(夸奖学生)

  其实在生活还有很多地方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

  活动二: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这是哪里?

  首都北京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生猜的各不相同)

  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也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活动三:数一数

  (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师:俗话说积少成多,其实大的数也都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的,咱们看看它们是怎样组成的(电脑演示。)

  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板书)

  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师: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3、课件出示很多小正方体,(出现1000块的凌乱方块)估一估,现在有多

  少个小正方体?学生随意估计,到底有多少个?怎样数得速度快、数得准?师:看看现在灰太狼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让学生回答,了解掌握情况,如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

  师:为什么千位前面用省略号?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

  (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师引领生从188数到204。(课件演示)

  师小结: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想给大家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大家自己在组内练一练。

  活动四:练一练

  小组学习任务:

  你来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七。(课件演示)同桌用计数器一个拨数一个说(集体一边看课件演示一边说)

  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针对难点,进行计数器演示。

  2、请出数朋友

  师:让咱们再一起请出数朋友来吧(课件)

  3、摘苹果大家可能都觉得灰太狼坏,其实灰太狼也有可爱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地球爷爷有一双无形而强大的手,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可以吃得下很多的东西,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你知道苹果成熟了往哪里掉啊?其实是地球爷爷那双无形的手给摘了,你知道是什么吗?地球爷爷已经吃了989个,往后每多吃一个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加1,你能帮他数一数吗?

  (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从989数到1000。)

  师:你能不看地球爷爷吃苹果的图,自己从989数到1000吗?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

  二、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森林运动会

  师: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样好,想带大家一起到喜羊羊课堂去。想参加吗?谁就请举手,这么多人都想去,那一定要认真听要求。

  2、按要求数数

  师:哎呦,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嘛,喜羊羊很高兴有你们这样的朋友,这不它又给出了一些题目,请看

  3、掀起红盖头(猜一猜,五角星后面藏着哪个数字?)

  4、我说你猜

  5、寻找幸运儿

  6、激流勇进

  师:同学们真的'表现得很棒!喜羊羊就向大家发来了祝贺(课件)看来喜羊羊是难不倒大家了,但是喜羊羊并没有放弃,它还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你们敢接受挑战吗?要不咱们不看了吧。

  ______800______(答案不唯一)

  师: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哦,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吧。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师: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看二师兄给你们的评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看来喜羊羊真的难不倒大家,它乖乖地认输了。同学们获得了胜利,你们高兴吗?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

  2、有什么收获?

  3、想到了什么问题?

  4、画珠子

  板书设计:10个一是一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3

  一、引入新课

  1.师: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

  生:我们班有28个小朋友。

  2.师:我们全校有几个小朋友?猜一猜。

  生1:几千个。

  生2:1000个。

  生3:几万个。

  3.师:我们发现1000以内的数不够用。今天一起来认识再大一点的数,也就是《千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

  (一)数数

  1.师:你会不会数数,你会怎么数?幼儿园时几个几个数?

  生1:5个5个数。

  生2:2个2个数。

  生2:10个10个数。

  生2:20个20个数。

  生2:50个50个数。

  2.师:这里有多少个小方块?几个几个数?

  生1:有10个小方块,2个2个的数。

  师:一个一个地数,以1为单位,这里一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几?(10)这是以1为单位的数。

  3.师:现在有几个正方体?几个几个地数?

  生1:10个10个地数。

  师:以10为单位数,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十,有几个小方块?10个十就是几?(100)

  4.师:现在有有几个小方块,你会几个几个数?

  生1:50个50个地数。

  生2:100个100个地数。

  师:这是以100为单位的数,我们一起数一数(1个百、2个百)。10个一百是几?(1000),1000是一个新的整体,它在计数器上怎么拨?

  生1:在千位上拨1颗。

  5.师:一百一百的.数,在计数器上数到1000。(师拨生数)10个100了怎么办?满十把百位的珠子拨回去,再在千位拨一颗。10个一百就是1000。也可以说1000里有10个100。

  6.师:我们认识了1000,我们要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小方块呢?这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生1:这里有288个方块。

  生2:这里有280个方块。

  生3:后面一个一个只有7个。(生齐说:只有287个。)

  师:请在计数器上拨出287。你能说说是怎么拨的吗?

  生:我在百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百,我在十位上拨了8颗珠子,表示80,我在个位上拨了7颗表示7。

  师:读一读这个数(两百八十七)。在数学上我们读作二百八十七。接下去边拨边数,289接下去怎么拨?

  生:个位拨回去,十位拨1颗。

  师:为什么要这样拨?

  生1:个位满十。

  生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边拨边数。(学生尝试)299接下去究竟是多少?

  生1:个位拨回去,十位拨回来。十位拨回去,百位拨回来。

  师:干什么把十位拨回去。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接着往下数一数,从301数到305。不用计数器,接着往后数,同桌互听。(生集体从306数倒310)

  (二)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1.师:猜一猜,有多少本练习本?

  生1:300多本。

  生2:400本。

  生3:400多本。

  师:这里有100本,再猜一猜(生齐答)。老师告诉你们这里有499本练习本。(出示计数器),再添上1本,是多少本?

  生1:500本。

  师:这时计数器上的小珠子会怎样变化?

  生1:个位满十退回去,十位满十退回去,百位添1颗。

  师:再加1本是多少?

  生:501本。

  2.师:在本子上写出这3个数。(学生书写,1人板演)你觉得对吗?大声说。这2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生:十位表示9个十,个位表示9个一。

  3.师:499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

  生1:百位有4个,十位有9个,个位有9个。

  师:百位有4个什么?你能这样说就更好了。

  生1:百位有4个百,十位有9个十,个位有9个一。

  师:这个数是由4个百,9个十,9个一组成。

  4.师:500中的两个0可以不写吗?(不能)十位没有,0占着,个位什么也没有,也用0占着。

  5.师:501中的0表示什么?能不能不写?

  生:表示0个十,表示没有。

  师:哪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要写0。

  三、巩固练习

  1.开开小火车:三百五十八

  师:听听同桌数一数(生数)。

  师:我们再来开开小火车(数到359时学生有困难,教师借助计数器指导)。

  师:写出后面的3个数。(学生写数)

  师:用文字书写的是读作,用数字书写的是写作。

  2.猜数游戏。

  出示吸尘器,师:请你猜猜它的价钱。

  生1:100元。

  生2:100多元。

  生3:500元。

  生4:400元。

  生5:450元。

  师:这台吸尘器需要4张一百元,4张一元,写作404元。

  出示手机,师:这是什么?(手机)请你猜猜它的价钱。

  生1:300元。

  生2:500元。

  师:这款手机的价格与1000元很接近,而且在1000元以内。

  生:1000元。

  师:现在已经很接近了,老师告诉你们这款手机的价钱是998元。谁猜的最准呀?

  3.星星后面躲着谁。

  师:我们再来做个游戏,猜猜星星的后面藏着谁。(生答)

  428 431 432

  992 994 996

  200 198 197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生:认识了百位、千位。

  2.师:这些数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它。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4

  【学习内容】:教科书P68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发展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学习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学习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全校学生集会图、方块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培养数感。

  (1)我们班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可以坐多少人呢?

  (2)出示全校学生集会图:你知道我们全校有多少位同学吗?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

  数一数。我们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板书:一]

  我们还可以怎么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2)出示一堆方块(100),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生1:50块 生2:80块

  投影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师: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 生:100块.

  师:现在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板:十]

  随投影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生估计。投影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师: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生:1000块。

  师:你现在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

  随投影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师:900以后是什么呀?(1000) 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千以内数的认识。[板书:千以内数的认识]

  师: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生: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生开火车数数(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再从1000数回100。)

  2、活动体验。

  (1)师:一千到底有多少呢?[师出示一本笔记本。]我们来看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想象一下做做手势。

  (2)师出示一袋牙签。一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5袋)

  (3)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吗?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4)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36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30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3、数数:(1)从195数到204。(2)从407数到414。(3)与800相邻的两个数。(4)从989数到1000。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1、师: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吧。

  2、看看身边的数。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3、学生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幸运52中猜价格。)

  (1)吸尘器。(提示语如:生说100师说少了,200师说多了等。)

  (2)羽绒服。(方法如上。)

  (3)消毒柜。(提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

  四、课堂学习回顾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完成《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 (一十)

  10个十是 (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后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怎么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时半伙就培养得起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收集数据,先估算,再动手数1000个小正方体等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在现实背景下充分感受与体验,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本课如果再简单地教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已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这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1000的数感上,让学生自己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整个过程是:估数-验证-交流-再验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老师放手,让学生操作和探索,才能有学生的自主建构的可能,才能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会有主动的体验。

  3、捕捉生活,应用新知,自主练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许多数学教学资源。这节课中,我本着数学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如看看身边的数;模仿幸运52猜一猜吸尘器、羽绒服、消毒柜等,这样,既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又渗透了交通安全知识,将数学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他们就会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

  (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

  (2)同桌交流。

  (3)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A、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B、汇报结果。

  2、认数。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

  (2)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3)又增加了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32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7)即时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

  2、数数。

  (1):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一个一个地数,从453数到459)

  (2)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呢?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3、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

  (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

  (4)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4、(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

  (2)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4位是千位)

  (3)请小朋友看着自己读一读。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让学生掌握扩展后的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从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一个千)

  5、出示“10板”小方块。

  A、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B、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

  C、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

  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4)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5)引言: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A、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

  B、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几板”小方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小棒图后问:这个图中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集体交流,总结答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后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

  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

  出示图后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记数单位千。

  2、会用千数图表示千与千以内的数。

  3、会读千以内的数并登入数位表。

  教学重点:

  1、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千数图,数位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体育馆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A看台上的观众们已再为运动员们“加油”看书P10-11

  主题图:

  (1) 你估计一下,A看台上坐了多少人?

  (2) 你是怎么数的?

  (3) 有10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千数图

  1、把每个人看作一点,每个小区就变成了一张?(百数图)

  2、有几个百数图?板书:10个百数图就组成了千数图。

  3、千数图是由几张百数图组成的?共有几个点?

  4、小结: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就是一千 100、200、300------1000 指着千数图,一百一百的数数看。

  (二)千数图简图

  1、如果每次画那么多点,你感觉如何?千数图我们可以用简图来表示。

  2、介绍简图: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例:342(□□□————. .)我们书上的页码也都是用数图表来表示的。

  3、试一试(用简图表示)

  235 457

  4、根据简图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一个数的组成,有几个□就表示几个百,有几个—就表示有几个十等等。

  (三)数位表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说一说它们的位置

  板书:百十个

  2、每一位分别表示什么?

  3、今天我们认识了“千”、依次从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几个千。

  出示板书:千百十个

  4、看表读数说一说几,表示什么?

  千百十个

  342

  567

  460

  406

  (四)读写法

  1、 上面各题对应板书 :这就是写数,读做什么呢?板书:三百四十

  2、 下面请你们自己来把上面题的读法写出来,406、460发现了什么?末尾的0不读,而中间的0要读。

  3、 游戏:同桌合作,一人读数、一人写数。

  4、 小结:根据读数位表,我们很容易说出数的组成,它是由多少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 听组成说数:一个百,二个十、二个一,五个十,六个百、二个千。

  6、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数图、简图、数位表、读写法。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7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供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8~30。

  教材简析:

  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了3个例题。

  例1三幅图涵盖学生今后要认识的个级里面所有的计数单位,教材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数较大数的过程中体会以百为单位去数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2借助计数器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借助这个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3是教学千以内数比较大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级时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为接下来万以内数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教材从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为引出万以内的数做准备。例1通过一个一个计数、十个十个计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进而引出计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拓展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借助模型建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概念,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具体的.数数的过程,认识并能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知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进一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能按顺序数千以内的数,感受千以内数的顺序。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

  正确数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他们在一年级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1 — 20 各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上学期没有涉及数的认识,学生缺乏计数大数的经验,对于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计数有困难。但计数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学生在前面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产生按群计数的需要。而本节课要完成学生将以前学习过的计数单位进行联系和梳理,以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此如何将抽象的计数单位具体化,是本节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数位:千位,感性认识计数单位:千。初步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学生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及观察、操作、思考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2.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关注生活,收集数据

  1.问:生活中有许多较大的数,谁说说有那些较大的数?对于较大的数,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的会读,有的会写,有的知道数的组成等。)

  2.揭示课题:对于较大的数,你还想学会哪些知识?(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激趣迁移,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一小堆正方体。(10个)

  (1)这有一小堆小正方体,谁能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个)

  问:你们是怎样数出来的?(一个一个的数出来的。板书:个)好,那你来数数看。(学生数,课件演示,一个一个的出示小正方体)

  问:正好数了几个一?(10个)也就是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个)

  (2)出示问题: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较大一堆小正方体。(100个)

  (1)这有比较多的小正方体,谁能很快的数出有多少个?(100个)你们是怎样数的给大家说说,并数数看。(有的可能一个一个的数,有的可能10个10个的数。问:哪种办法又快又好?(生:10个10个的`数。)

  (2)我们一块来数一下,好吗?齐数。(课件演示:10个10个的数。)问:正好数了几个10?(10个),也就是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0个。板书:百)

  (3)出示问题: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

  3.课件出示:1000个小正方体。

  (1)这有更多的小正方体,怎样能很快的数完?数数看。(学生试着数)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交流后,问:哪种方法更好?有的说出一百一百的数。)

  师生共同数。(课件演示;一百一百的数)

  问:正好数了几个100?(10个)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00个,板书:千)

  (2)出示问题: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

  (3)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然后指名说。)

  A、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10。

  b、当物体个数较多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100。

  c、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1000。

  三、数数竞赛,突破难点

  1.从198数到206,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大声数,开始。

  2.从985数到1000,同桌对数,一个同学先数,另一个同学接着往下数,开始。

  3.从890数到1000,男女对数,比比哪一队数的流利(一十一十的数)

  四、自主学会读、写法及组成

  师: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现在我们来做个估数游戏。

  1.估一估,我们二年级有多少人?(学生任意估,提供每班约50人,有5个班的信息,最后教师指出准确人数:273人。)

  问:谁会写这个数字,集体在本上写出来,指名板演。齐读。

  问:这个数字谁能说出它的组成?(273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然后其他学生回答。)

  2.第二个游戏,考考你,一年有多少天?(365天)学生回答后,组织自学。第一步,在本上写下数;第二步,读一读;第三步,说说它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出示课件:

  问;谁会拨126、304、580?

  问:谁能说出126、304、580这三个数的组成?

  问:这两个数中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

  这两个数中的0哪个读出来哪个不读出来?(读一读再说)

  板书:126、304、580

  拿出计数器:同上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练习69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

  (1)每种物品各多少钱?

  (2)妈妈带了1000元钱,买这三种物品够吗?答后追问: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妈妈选中了照相机,该怎样付钱?

  (自己想一想,在小组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3.我校有多少学生?估估看。(学生任意估,提供每班约50人,有30个班的信息,最后教师指出准确人数:1664人。)

  (组织自学。第一步,在本上写下数;第二步,读一读;第三步,说说它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六、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十)例2写作:126读作:一百二十六

  10个十是(一百)写作:304读作:三百零四

  10个一百是(一千)写作:580读作:五百八十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人,相对调皮了一些。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数学方面冒尖的孩子较少,后进生比较多。已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有几个孩子对奥数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表内乘除法、三位数的认识)。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4、实践活动领域

  实践活动安排有两种类型:

  操作实践型:测定方向 问题研究型:你能跳多远

  主要考虑结合学习内容相机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5)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

  (6)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线路图。

  (7)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辨认锐角与钝角。

  (8)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9)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学会对比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收集整理表格,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10)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表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1)运用千以内的数、已经掌握的运算或简单的图表描述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认识一些比较简单的规律,在这些活动中继续发展数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2)通过观察物体和观察生活环境丰富对图形和现实空间的认识,继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参与收集有意义的信息并适当归类整理等活动,体验活动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继续发展统计观念。

  (4)为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社会货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地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4)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增强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初步具有愿意接近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的信息。

  (2)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转化。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五、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认数:8课时

  分米和毫米:2课时

  加法:10课时

  认识方向:3课时

  减法:9课时

  认识角:2课时

  乘法:16课时

  统计:3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9篇相关文章:

《吨的认识》教案12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认识正方形》3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小学教案12篇

圆认识教案12篇

《圆的认识》教案12篇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3篇

中班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4篇

中班数学教案:复习7以内的数3篇

大班社会教案认识邮票3篇

幼儿园中班认识4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