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2篇 负荆请罪教案公开课

时间:2022-07-22 09:1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2篇 负荆请罪教案公开课,供大家参考。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2篇 负荆请罪教案公开课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2.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 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 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 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3.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分组讨论。指名说

  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分角色朗读

  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再次体会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2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说说“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复习检查。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2.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5

  1. 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按要求自学课文

  正音

  理解词义

  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负荆请罪”的起因,交流《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示课题,故事激趣。

  1、揭题板书。谈话。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你由这个这个成语想到了哪些问题? (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 根据初步的回答板书:廉颇 蔺相如

  2、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请一生介绍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情况,了解秦国的实力。

(2)请几生介绍“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老师和同学做补充和评价。

(3)说说从故事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廉颇和蔺相如? (英勇善战 忠心为国的廉颇 有勇有谋、忠心为国的蔺相如)

  3、导入课文。

  因为这样,赵国的两根顶梁柱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之间竟有了隔阂。故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3)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认识多幕剧。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四、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剧本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揣摩,体会廉颇知错就改、顾及大局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和他宽广的心胸。

  2、体会当时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课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一幕。

  二、品读第一幕,感受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 胸怀宽广 深明大义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笑笑 再笑笑 韩勃:生气 不满 )

  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结果蔺相如有没有考虑到了?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评点。

  三、品读第二幕,感受廉颇的鲜明特点,深化蔺相如的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怎样的廉颇?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1)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谦虚有礼的人。

(2)廉颇知错就改 ,态度诚恳,深明大义。

  3、品析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光着上身,到门上来请罪。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联系第一幕,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明白。也能从赵国的利益出发来负荆请罪。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4、品析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迎上去 扶起 双手扶起 扔在一边)

  5、赏析:“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3)指导朗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

  五、作业

  将剧本连同其他两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准备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态度诚恳  谦虚有礼

  英勇善战  有勇有谋

  深明大义  深明大义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7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 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 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在读懂的内容旁做简单的批注。

  集体交流.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分角色朗读。

  指导学生领悟颇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进行想象训练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8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音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不计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2、体会话剧的文本特点,排演话剧,深化语言训练。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整体感知剧本特点,了解每一幕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剧本特点

  1、直接板书课题,负荆请罪

  2、齐读课题,据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3、大家进行了预习,说说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

  4、回忆剧本的一般特点,说说怎样阅读剧本。

  5、小结: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弧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据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楚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文中的四字词语。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正音:“赵、唇”是翘舌音,“廉、韩、唇”是前鼻音;“庙、卿”是后鼻音。

  辨析字形:惧——俱廉——庸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想一想:这两幕剧奖了什么?

  2、小结

  四、学习写字

  1、观察字形,了解生字的比划、笔顺和结构。

  2、重点指导

“廉”:不能丢掉“兼”字的第一横上面的点和撇。

“惧”:右边“具”字有三横,不能少一横。

“唇”:半包围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3、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

  作业设计

  一、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剧本第一幕,初步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

  2、排练第一幕话剧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板书,复习导入

  1、指名上台板书“负荆请罪”

  2、根据上节课学习回答:课文写谁向谁“负荆请罪”?

  3、过渡: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我们一起到第一幕当中找找原因。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和廉颇是怎样的人?提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

  2、分组讨论

  3、指名读

  A体会主要人物蔺相如

  B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C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提示:注意小括号中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读课文。没有动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动笔补充动作、神情的提示。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

  三、排练第一幕话剧

  分小组排练第一幕

  1、讨论:排练好这幕话剧要注意些什么?

  人物分工:揣摩人物表情,模仿人物动作、语言;在课文记叙的基础上争取有创新;适当利用道具。

  2、分组排演,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朗读课文和话剧表演,我们明白了成语“负荆请罪“的来历,也对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剧本第二幕,读懂廉颇和蔺相如的精神品质

  2、完整地表演话剧《负荆请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在剧本第二幕中,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梳理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是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3、抓重点词句讨论:

(1)廉颇:没穿上衣、背着一根荆条、赶忙跪下、老迈昏庸、紧紧地拉、亲密地交谈

(2)蔺相如:快请、取、扶、披、紧紧地拉、亲密地交谈

(3)观察课本插图,想象当时两人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廉颇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满面惊讶、满心欢喜。

(4)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理解“深明大义、宽宏大度”

  4、小结: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廉颇勇于改过、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和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宏大度的性格特点。他们两个人都能为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

  5、练习排演第二幕话剧

(1)自读第二幕剧,体会圆括号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其心情。

(2)说话前面没有圆括号内容的,小组内讨论补充内容恰当。

(3)根据圆括号中的这些提示,体会怎么表演,小组内分工练习表演。

  6、完整地表演两幕话剧

  7、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小结。

  三、总结课文

  1、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对于这样的两个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用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对于剧本的特点,我们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齐读词语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蔺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作业设计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按要求改写句子

  改为陈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蔺将军吗?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刘星今天没来参加活动,是因为他生病了。

  刘星因为生病了,所以今天没来参加活动。

  秦王不敢侵犯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三、阅读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爱国

  廉颇:负荆请罪知错就改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9

  课题

  16.负荆请罪

  备课日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屈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准备

  课文配套光盘

  本课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0

  学生练习

  寓教于乐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2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了这个剧本就知道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启发谈话,了解剧本的特点.

《负荆请罪》课文教案12篇 负荆请罪教案公开课相关文章:

《智子疑邻》教案12篇(智子疑邻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感冒》教学设计17篇(中班关于感冒的健康活动教案)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12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幼儿五一精选教案3篇 五一幼儿活动教案

幼儿园车美术教案优秀范文3篇(幼儿园美术我喜欢的车教案)

中班健康安全活动教案3篇 幼儿中班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七年级漫画教案优秀范文3篇 漫画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如何修改文章教学设计3篇 教案如何修改

最新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内容)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教案3篇(《珍惜时间》主题班会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负荆请罪课文教案   负荆请罪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