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伞表演》教案5篇(跳伞表演教案第二课)

时间:2022-07-27 10:1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跳伞表演》教案5篇(跳伞表演教案第二课),供大家参考。

《跳伞表演》教案5篇(跳伞表演教案第二课)

《跳伞表演》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6=8(个)

  还能够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7=7(个)

  观察图,理解图意

  蜗牛在跳伞

  (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的多几个?

  14-6

  纸上计算 14-6=8

  (2)背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红色的少几个?

  14-7

  14-7=7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出示11页例题

  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怎么列式?

  11-5=?如何计算

  用小棒演示 11-5=6(个)

  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

  11-2=

  12-3=

  13-4=

《跳伞表演》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动物园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二、探究新课

  1、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红伞14个,黄伞6个。

  2、哪种颜色多?多几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导哪种颜色多?a。数一数b。画一画

  3、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起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图中的信息。用○表示红伞,用△表示黄伞。一个一个对齐。

  ○○○○○○○○○○○○○○

  △△△△△△

  说明:要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只要把红伞和黄伞一样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就是要求14个比6个多几个,也就是从14个里面去掉6个。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怎么列式?14—6=8(个)

  4、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从图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刚才红伞比黄伞多出来的部分。因此,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黄伞比红伞少几个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5、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画图,再列式。14—7=7,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义。追问:蓝伞比红伞少几个?也就是红伞比蓝伞多几个?

  6、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把大数减小数。问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含义一样。

  7、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1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

  △△△△△△

  16—6=8(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

  △△△△△△△

  14—7=7(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把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5、4、3、2、当中去,在教学中创设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画图,将具体情境转化为图形比较,再进行抽象,多数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应多让学生讲,明白谁比谁多,反过来,即谁比谁少,仅是说法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对逆向思维仍不能很好的掌握,故在教学中形象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跳伞表演》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

  圆形纸片(红色)、三角形纸片(黄色)、正方形(蓝色)若干。

  学具准备:

  红色小棒、蓝色小棒、黄色小棒若干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快问快答

  1、(小黑板)示图,淘气有6块糖,笑笑有4块糖,淘气比笑笑多几块糖?(列算式)

  笑笑比淘气少几块糖?列算式。

  2、明明1分钟做了9道题,丽丽1分钟做了7到题,明明1分钟比丽丽多做几道题?

  丽丽1分钟比明明少做几道题?列算式。

  3、11-9=(说算法)

  14-8= 17-8= 15-7=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2、观察课本10页图:跳伞表演

  3、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动物飞行员在表演,有蓝色队红色队和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个?

  (3)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个?

  (4)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个?

  (5)红色队比蓝色队多多少个?

  (6)我还想到了长大后也要学习跳伞表演

  二、自主探究

  1、解决问题

  (1)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几个?

  圆形纸片代表红队,三角形代表黄队一一对应贴黑板上。

  学生看图列算式。

  (2)蓝队比红队少几个?

  圆形纸片代表红队,正方形代表蓝队一一对应贴黑板上。

  独立列算式。

  红色队比蓝色队多几个?结合图指出:多出的7个也就是少出的7个。

  (3)、小结:像这样比较两个数的多少的问题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

  2、比一比,算一算

  指导审题,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代表什么。

《跳伞表演》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动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使学生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用减法来计算。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摘苹果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出示课件:跳伞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数字表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

  4、研究14减几的算式

  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图示:用红圈代表红伞,黄圈代表黄伞,一个一个对齐,求出多出的部分。

  方法2:一个一个减,从14当中减去6,还剩8。

  方法3:把14拆成10和4

  10-6=4 4+4=8

  方法4:把6拆成4和2之后再连续减。

  14-4=10 10-2=8

  6、小结: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策略。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教材第10页的习题)

  让学生说《左边比右边的多几个或右边的比左边的少几个?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12页的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这节课我们在解决跳伞问题中,学习了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知道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

《跳伞表演》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2、出示图片:跳伞表演

  3、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3)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4)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5)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跳伞表演……

  二、探究解题策略。

  1、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2、研究11减几的算式

  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7=3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3、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三、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2、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说说你是怎样填的?又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跳伞表演

  11-7=4

《跳伞表演》教案5篇(跳伞表演教案第二课)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跳伞表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