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教案3篇(三年级第二课堂教案)

时间:2022-10-08 10:52:27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第三课教案3篇(三年级第二课堂教案),供大家参阅。

第三课教案3篇(三年级第二课堂教案)

第三课教案1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部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并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标准发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本课词语,让学生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本课所学的词语组词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让学生理解做好事不分大人小人,做好事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词语内容 2013-9-11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难点:1.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2.能正确使用本课词语组词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词语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讲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学习词语中一边讲解词语,一边让学生组词组,造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和个人形式组词组,造句。词语学习

  伞:我们班学生每人都有一把伞。

  心:我有一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好心。头发:我的头发很黑。湿:不要穿湿衣服。

  一定:肯定。如: 你一定去我家。

  淋:水(雨)落在物体上。如:他被淋得像落汤鸡。敲:用手打。如:有人在敲门。蹦:跳。如:她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称赞:表扬;夸奖。如:大家称赞他“小雷锋”。干:没水分。与“湿”的意义相反。如:衣服干了。

  词语例解。

  将词语例解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解释来理解词语,然后讲解词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最后按照例子组织学生造别的句子。

  巩固练习 给下面的词语造句。

  湿 一定 淋 敲 称赞 干 奇怪 弄

  布置作业 内容:复习本课词语并随便选五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句子学习、课文 教学时间 2013-9-1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2.通过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的“句子学习”部分,让学生体会句型在某种语言语法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所学语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句子学习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学生能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做好事不分大人小人,做好事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范围。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将学生组织自己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说说“小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要怎么学她”等问题上的感受。最后组织学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句子学习

  1.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送我回来的。.(1)是她告诉我这个消息的。(2)是我自己不小心弄坏的。2.他的衣服全湿了。.(1)老师讲的我们全记住了。(2)班里的学生全来了。

  交际活动

  小组讨论。

  你们班里有小宝这样的同学吗?讲一件帮助别人的事给大家听听。

  巩固练习 表演。

(1)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奶奶、小玲和小宝,看哪一组演得好。

(2)一位同学演老人,另一位同学帮助老人,边做边说。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布置作业 内容:熟读课文。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字词练习、句子练习 教学时间

  2013-9-13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加偏旁,再组词”,让学生理解组词方式学习汉语,对掌握词汇,理解语法的益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练习把握练习题的解决方法,能解决其他练习题,能抵抗类似的考试题。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做练习是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好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加偏旁,再组词”的内容。难点:1.能解决“模仿造句”。2.能解决其他类似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分组来做题。学生做完后让每个组的学生互换书本,检查,并让他们划出来错误的答案。此后抽出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题。最后师生一块儿总结正确答案。

  在做练习题中始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字词练习

  1.给下列汉子先加偏旁,再组词。

  显(湿)淋湿 关(送)送回 可(奇)奇特 高(敲)敲门 圣(怪)奇怪 林(淋)淋湿 2.照样子,写一写。

(1)例:摸——摸摸 看——看看

  听听 碰碰 撞撞

(2)例:说——说一说 唱——唱一唱

  尝一尝 写一写 读一读 句子练习

  模仿造句。

(1)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送我回来的。

  是他哥哥给我补课。

(2)他的衣服全.淋湿了。

  我把作业全写完了。

  巩固练习 用所给的词完成句子。

(1)天已经黑了。(2)我昨天上街。(3)雨太大了。布置作业 内容:完成优化作业和练习册相关部分。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6

(一定)(奇怪)(淋)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课文练习,交际活动 教学时间

  2013-9-16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和“课堂讨论”等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练习把握练习题的解决方法,能解决其他练习题,能抵抗类似的考试题。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多思考使开阔脑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养成像小宝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习惯的重要性。难点:1.在小组讨论中能表现自己的存在。2.能解决实际问题。

  3.实际生活中自己也能够作名“小雷锋”。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做练习题中始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

  课文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句子。

(1)奶奶望着外面的大雨,心里很着急。

(2)小玲虽然没带雨伞,但衣服都没湿。(3)小宝带了雨伞,但衣服都被淋湿了。

(4)奶奶有点儿生气,她以为小宝把雨伞弄丢了。2.课堂讨论。

(1)一开始,奶奶为什么心里很着急?(2)小玲没有带雨伞,但为什么没有淋湿呢?(3)小宝带了雨伞,身上为什么湿了呢?

(4)奶奶说小宝“也是个好孩子”,那另一个好孩子是谁?

  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采取游戏性,思考性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课内容的兴趣。

  巩固练习 小组讨论。

  你们班里有小宝这样的同学吗?讲一件帮助别人的事给大家听听。

  布置作业 内容:完成优化作业和练习册相关部分。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部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并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标准发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本课词语,让学生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本课所学的词语组词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让学生体会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从我做起。

  词语内容 2013-9-17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难点:1.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2.能正确使用本课词语组词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词语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讲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学习词语中一边讲解词语,一边让学生组词组,造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和个人形式组词组,造句。

  教学工具: 教材,参考书 教学内容 词语学习

  困:她困在一个坑里了。野外:野外风景多好看。镇:我朋友读在策勒镇小学。承诺:我给爸爸交了我的承诺书。洪水:他的车困在了洪水里。岛:湖中有一个小岛。涌:洪水向我们涌来了。

  办事:做事。如:昨天我去人民政府办事。回报:报答。如:以后我一定回报你。

  尽力:用一切力量。如:我尽力完成这个任务。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如:没想到,他竟然说了这句话。顿时:立刻。如:他顿时站了起来。股:量词。如:一股气;一股水。

  传递:一个接一个地传送。如:我们要把中华人民的美德传递给每一位下一代。

  巩固练习 给下面的词语造句。

  困 承诺 涌 回报 尽力 竟然

  布置作业 内容:复习本课词语并随便选五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2.让学生体会句型在某种语言语法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所学语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句子学习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学生能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体会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从我做起。

  2013-9-18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范围。

  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将学生组织自己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说说“你从课文中感觉到了什么”等问题上的感受。最后组织学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克雷斯外出办事时,发生了什么事? 2.克雷斯从来没有忘记哪句话?

  3.少年的话为什么让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对这些问题学生先按照课文的内容进行回答。对最后一个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每个学生或者每小组中的一名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

  巩固练习 我们应该从课文中学到什么?

  布置作业 内容:熟读课文。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练习、拓展阅读

  教学时间

  2013-9-2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

  2.让学生体会“拓展阅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让学生理解重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用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甜蜜。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拓展阅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让学生理解重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性格。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将学生组织再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跟学生一起读“拓展阅读”,读完后让学生以短文内容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克雷斯给了骑马的中年男子一些钱。(×)2.中年男子没有接受克雷斯的钱。(√)3.克雷斯每次帮助别人,都要说那句话。(√)4.听了少年的话,克雷斯感到很温暖。(√)

  拓展阅读

  你从“植物的寿命有多长”这篇短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巩固练习 请说说您在这篇短文取得的感受。

  布置作业 内容:练习册第三课。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教案2

  第三课 小小的船(5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小小的船》

  2、练练:换气记号V;律动。

  3、听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的船》,感受歌曲所创造的优美、恬静的意境,培养想象力。

  2、认识唤气记号;通过学习三拍垫步的律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形象,提高韵律感。

  3、通过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步骤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启发学生想象夜空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引起他们的学唱兴趣。

  2、指导学生按节奏熟读歌词,要注意读准两拍一字和三拍一字的歌词。

  3、通过有表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唱歌。注意第四乐句“3 2 3 | 5 6 5 |”的流畅性、准确性。“3 – 2 |1 6 3 | .1--| ”与第二乐句是部分重复。

  4、指导学生在每两小节处急吸气。

(二)认识换气记号。

  将“V”写在黑板或卡片上,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名称,这个记号标在乐句的后面,表示需无声、迅速地吸气。

(三)跟着老师唱。

  1、用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急吸缓呼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在乐句中间不换气或乱换气,都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告诉学生正确的吸气方法,即用口、鼻同时吸气,到了标记“V”符号的地方,又换一口气,要做到无声、迅速的进行。乐句最后停顿,又一次自然地吸气。

  2、先唱乐谱以巩固对拍号、音符的认识和感受,再用“啦”唱旋律,以中速练习。

  3、在歌曲《小小的船》的歌谱中,标上换气记号,用手势提示,让学生逐步养成唱每一句之前应吸气做好准备的习惯。

  4、学生认识换气记号后,随时纠正学生换气时的不良习惯(如:耸肩、有声响等)。

(四)边唱歌曲《小小的船》边拍手。

  1、让学生按节奏边读“空、嗒、嗒”边拍手,使他们知道强拍为“空拍”,弱拍“嗒嗒”拍两次手。

  2、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小的船》伴奏。

  1、伴奏前,分别读准各组节奏谱,再按节奏谱相应的乐器,重点练习双响筒敲击三拍子的演奏方法。

  2、调整伴奏乐器。

  3、组合练习时,用适当的手势指挥学生练习,注意保持统一的速度,强调按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敲击。尤其是第三行节奏谱应轻敲两个弱拍。

(六)随音乐律动。

  1、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学习,用“一、二、三”的口令来统一动作。

  2、学生在学会基本动作后,再随音乐《小小的船》进行垫步练习,启发学生努力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韵律。

  3、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动作后,变化练习形式,如: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手拉手,或交叉拉手,同时迈一侧脚或同时反方向脚进行练习。

  4、换其他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律动。

  5、动作说明:

  1小节:预备姿势:两人并肩站立,左右手于体前互握。

  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重心在左脚上;

  第二拍,右脚前脚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三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

  2小节:与第一小节动作相反。

(七)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1、将歌词朗读给学生听,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2、初听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知道自己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是幸福、快乐的。

  3、与《小小的船》对比听,感受3/4拍、2/4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和不同的节拍规律。

第三课教案3

  课时:6

  时间: 第一节学生回眸传统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

  2了解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和讲究家庭秩序。

  3了解中华文化和家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教学用具:

  多媒体 预设内容 重视家庭教育和讲究家庭秩序。2 姓名文化和家文化。学习目标 你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的殷切期望,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那些教育方式你能接受那些不能接受?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家法?你认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3 父母给你取名字的寓意,给大家讲讲家族中令你感到骄傲的人。4 填写p29表格 回顾与反思

  学生查找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典故,并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感受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

第三课教案3篇(三年级第二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上英语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3教案3篇 一年级语文第三课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3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教案3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教案3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三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第三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下册3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