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4篇 袜子变干净了教案

时间:2022-10-14 09:5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4篇 袜子变干净了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4篇 袜子变干净了教案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友谊的温馨感。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铃鼓、节奏轻快的音乐带、录音机。

  2、挂图:《千变人》

  活动过程:

  1、展示挂图《千变人》。请幼儿看挂图,找一找,看哪两个表情是一样的?借此玩配对游戏。教师表演几种表情或动作让幼儿想想:这样的表情或动作,让人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气、还是害怕呢?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高兴、害怕、害羞或者生气。

  2、幼儿讨论:

  (1)、什么时候会高兴。

  (2)、什么时候会生气。

  (3)、什么时候会哭。

  (4)、什么时候会害怕。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3、拓展幼儿思维快乐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表情或动作表达,害怕的时候又可用何种表情或动作表达;生气的时候可用何种表情或动作表达。

  4、播放音乐或用铃鼓打节奏,请幼儿随着节奏在教室中自由走、爬、跑、跳,音乐停止,教师就说出一种情绪,请幼儿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让幼儿分组交流活动中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辨别表情来判断情绪,让幼儿认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活动环节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活动中的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的活动延伸我认为不错,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可谓独具匠心。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2

  目标:

  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准备: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过程: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柯岩作),组织幼儿讨论,不讲卫生有什么不好?

  2、讲述故事《脏孩子》,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脏孩子”?使幼儿知道,不讲究卫生,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3、把“脏孩子”的变化用绘画表现出来,请幼儿帮助“脏孩子”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4、将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请幼儿总结“脏孩子”哪些地方进步了?改掉了什么毛病?

  5、自编班级讲卫生手册,内容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供家长观看。

  建议:

  1、在寝室内放一面大镜子,让幼儿有机会了解自身的.形象,随时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可挑选个人卫生较差的幼儿表演“小弟和小猫”,使其通过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学反思:

  幼儿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其中还可能有多次的反复,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针对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3

  目标

  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准备 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过程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柯岩作),组织幼儿讨论,不讲卫生有什么不好?

  2、讲述故事《脏孩子》,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脏孩子”?

  使幼儿知道,不讲究卫生,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3、把“脏孩子”的变化用绘画表现出来,请幼儿帮助“脏孩子”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4、将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请幼儿“脏孩子”哪些地方进步了?改掉了什么毛病?

  5、自编班级讲卫生手册,内容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供家长观看。

  建议

  1、在寝室内放一面大镜子,让幼儿有机会了解自身的形象,随时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可挑选个人卫生较差的幼儿表演“小弟和小猫”,使其通过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4

  目标:

  1、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准备:

  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过程: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柯岩作),组织幼儿讨论,不讲卫生有什么不好?

  2、讲述故事《脏孩子》,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脏孩子”?使幼儿知道,不讲究卫生,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3、把“脏孩子”的变化用绘画表现出来,请幼儿帮助“脏孩子”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4、将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请幼儿总结“脏孩子”哪些地方进步了?改掉了什么毛病?

  5、自编班级讲卫生手册,内容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供家长观看。

  建议:

  1、在寝室内放一面大镜子,让幼儿有机会了解自身的形象,随时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可挑选个人卫生较差的幼儿表演“小弟和小猫”,使其通过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学反思:

  幼儿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其中还可能有多次的反复,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针对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

小弟弟变干净了教案4篇 袜子变干净了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