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时间:2022-11-03 21:1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供大家赏析。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 拓展三》教案

课 题 回顾?拓展三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学生能对阅读文本有针对性地交流。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 引导法。 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 2.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 ?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重点 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 引导法。 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 2.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 教学设计: ? 一、激情导入 ? 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 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 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②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 (3)教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 回顾?拓展三 ? 妙用语言的魅力 ? 教后小结 ~ ~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 ?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累对联。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方法 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 教学准备 有关对联的知识和故事。 教学设计: ?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 二、感悟对联特点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 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四、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回顾?拓展三 ? ? 日积月累 ? 对联:回文联、数字联 ? 叠字联、顶针联 ? ? 教后小结 2009~20 2010~20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2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晏子使楚》教案

课 题 11.晏子使楚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3.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 ?11.晏子使楚 ? 三次斗智 ? 敞? 陪? 准 ? 敝? 赔? 淮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理解人物形象,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方法 学生质疑,讨论释疑。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设计: ?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②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①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②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①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②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 四、作业 ?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 2.排练课本剧。 ? 五、课后小结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11、宴子使楚 ? ? ? 楚王侮辱? ?钻狗洞? 晏子反驳 ? ? 访狗国(开城门) ? 齐国没人才 ? ? ? 最不中用的人访问楚国(陪笑) ? ? 齐国人是强盗 ? 楚国的社会风气使好人变成强盗(赔不是) ? 尊重 ?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3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 拓展二》教案

课 题 回顾?拓展二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 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 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读书故事,并能够从中受益。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回忆本单元内容 ? 教学设计: ?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场景。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5.课后小结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回顾?拓展二 有感情地朗读: 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 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场景。 ? ? 教后小结 2009~度 2010~度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4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案

课 题 7.祖父的园子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激励、点拨相结合;自读自悟体验。 教学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下雨??!”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后小结。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 7.祖父的园子 ? 花园的美景:明晃晃、胖乎乎、蓝悠悠? 自由 祖父的园子 ?栽、拔、种、铲、浇 快乐 ? 有趣的活动 ? ? ?摘、追、捉 幸福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5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3《打电话》教案

课 题 13.打电话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3.过程与方法: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导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个相声段子。 2.搜集有关相声的知识。 3.一个挂钟。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教学设计: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嗦、?N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我叫??嗦。 乙:是够??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嗦者说话??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小时 小结板书:??嗦、耗时、误事。 ? 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说话太??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 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 五、自选作业: ?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 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 (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 (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 ? (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 (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 2.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课后小结 ?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13.? 打电话 ?打电话应尽量节约时间,但有人说个没完没了? ? 打电话 抓住重点、简单明了? (行为文明) 对比 ? ? ?语言??唆 (缺乏公德) ?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6

  教材分析:

《白杨》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清新明丽的课文,文章借用白杨这种美丽挺拔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比喻边疆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但这种比喻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由人物直抒胸臆,没有像《种子的力》那样由作者点明衷曲,也没有像《彩色的翅膀》《金色的鱼钩》那样进行直接的象征,而是话到嘴边,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让读者用心领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二者之间的内在类比关系上,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但也是关键。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深入钻研: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的劳动、生活。以上这些内容理解了,学好这篇课文是没有问题的。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课题后,简单介绍白杨这种植物的外形、生长条件等。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

(2)按照“车外”、“车内”、“车外”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与前边学的《太阳》《鲸》这些以物为标题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教学步骤的学习目的,一是对课文内容、结构初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二是开始区别单纯状物的文章与本课这种借物喻人的文章的区别。不过在这里,不宜区分过细,只在点明本课文虽以“物”命题,但并不是在写“物”的形状、性质、用途、功能等就可以了。

  三、学习第一段课文(第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段课文中有哪些描述值得注意?

  在这一段中值得注意的有两处描述,一是对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二是对白杨高大挺拔的身姿的描写。抓住这两点描述,引导学生理解

①戈壁的恶劣环境与白杨的秀丽身姿形成鲜明对照;

②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着这样美丽的树木,初步体会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板书;高大挺秀)这两点的理解关系着对全文的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表现并体会大戈壁的“四无一黄”(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天地没有界限;到处一片黄)的恶劣环境。

  四、学习第二段课文(第5—17自然段)。

(1)默读课文,按照不同的内容把本段分成三层意思。

  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教师首先从学生的争论中,提炼出“高”“直”这一点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然后用精讲分析的方法,一句一句地理解爸爸的话,概括出白杨树的品格特征。到此,“树”可以说讲完讲精了。

  本段可分成的三层意思是:①孩子们的争论(第5—13自然段);②父亲的介绍(第14自然段);③孩子们的理解(第15—17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一层,要读出孩子们争论的劲头。思考:在孩子们的这一段争论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征?

  在第一层中,孩子们的争论虽然是天真幼稚,但也说出了白杨树“高”“直”的特点。不过也说明孩子们只看到白杨树的外在特征,并没有形成深层的认识。

(3)默读第二层,这个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思考

①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讲了几句话,讲出了哪些特点?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特点;爸爸一共讲了三句话,各讲了一个特点:①白杨树直而高大;②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生长(板书:因需要而扎根);③不管遇到什么艰苦困难都不屈服(板书:遇困难更不屈)。

  这一段,爸爸的介绍,已经解及了白杨树的内部特征(白杨树的品格),显然已经揭示了课文的深层内容。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要读出白杨树的性格。

(5)默读第三层,重点理解第16、17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怎样理解爸爸的讲话?

  在这一层中,作者把孩子们的理解分别写在两个自然段中是一个精心的安排。第16自然段写了孩子们对“人”的了解(爸爸、妈妈建设边疆的情况);第17自然段写了对“树”的理解。在理解了这两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结合第15自然段提问:孩子们为什么没有能够理解爸爸的讲话?

  引导学生用“先分后合”的方法,两次学习课文的第16、17自然段,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树”与“人”的类比关系,也就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孩子们未能理解爸爸讲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人”和“树”分别单独地去理解,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

(6)再次让学生默读第16、17自然段,要他们把这两段互相对照,联系起来理解。

  这样理解的结果: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边疆的建设者,就像生长在边疆戈壁上的白杨,这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这儿安家了;他们不怕困难,就像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现在他们又带自己的孩子来作第二代边疆人。

(7)教师讲述:“作者在这里没有把‘人’和‘白杨’的关系明明白白地讲出来,弄得孩子们也不好理解。我这里改写了一段,用它代替课文的第15、16、17三个自然段,大家听一听这样写是不是更明白一点。”(读教师改写的一段文章)

  这段文章是:“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也能很好地理解:爸爸说白杨树能够在最需要它的地方扎根生长,是告诉孩子们老一辈人服从祖国的需要,离开家乡内地,来到戈壁建设边疆;爸爸说白杨树不向艰苦、困难屈服,是在讲这些边疆建设者也像白杨一样,克服重重困难,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他们永远像白杨一样,不屈地挺立在荒凉的大戈壁上,永远那么正直、那么高大。”

  教师读了自己改写的文章,意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再认识、体会文章的表现方法,并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地理解“爸爸的表白”,也就是把文章中心思想用“改写”这种方式,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一下。

  读后提问:这样写不是更明白一些吗?启发学生认识到,这样写虽然使人一读就明白,但剥夺了读者的思考,使文章太显、太露、没了味道,而作者那种写法既能发人深思,又符合兄妹俩的年龄特征,符合他们的思维方法和理解水平。

  五、学习第三段课文(第18自然段)。

  指名朗读,提问:爸爸为什么望着小白杨忽而沉思,忽而微笑?使学生理解到,这里的小白杨象征着边疆人的后一代,象征着爸爸的两个孩子。他们也来到边疆戈壁,继承父辈的事业。(板书:小树成长)爸爸想到这里(沉思),由衷地笑了。

  六、总结课文。

  教师结合板书讲述:白杨是边疆的树(板书:边疆树),爸爸他们是边疆的建设者(板书:边疆人)。这篇课文作者借写边疆的白杨树,来暗喻边疆的人。而白杨树的品格,就是边疆人的精神(板书:借物喻人)。

  总评

《白杨》一课教例的主要着眼点是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理解“树”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从讲课一开始到授课结束,教师始终在一步一步地努力完成。

  本教例中,教师对不同的段落、不同的认知对象采取了不同的认识方法

  第一大段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读中自己发现值得注意的描述(荒凉的戈壁与秀美的白杨),以及这两种描述的强烈反差,并从这种反差中悟出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大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全段的结构(实际上是对段的整体认识)。这是对篇幅较大的段落行之有效而条理分明的认识方法。接着又用“逐句分析”的方法认识文章中心关键所在部分,运用“各个突破”和“联系思考”的方法两次认识“树”与“人”的关系,就此突破了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又用“对比”的方法回照以树喻人的写作手法。

  第三大段,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轻描谈写”地点破了小白杨树的喻义。

  可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认识对象,或轻或重、或浓或淡、或详或略、或明或暗地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既引导学生完成了认识任务,又给他们示范了各种认识方法;既重视了认识结果,又重视了认识的过程,显示了不拘一格的教学机智。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7

  一、读写我行。

  gē bì hún huáng yì tǐ fēn biàn

( ) ( ) ( )

  jiè shào fǔ mó qīng xī tǐng xiù

( ) ( ) ( ) ( )

  二、敌我矛盾。(写反义词)

  坚强—— 清晰—— 严肃—— 干旱——

  三、找好朋友(写近义词)

  沉思—— 挺秀—— 清晰—— 分辩——

  四、查漏补缺。

《白杨》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文章借_______赞美________。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_____,哪需要它,它就在那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_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8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发言稿,教师对初稿进行修改。 教学重点 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发言稿。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习作。 教学方法 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 教学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教学设计: ? 一、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学生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发言稿可供借鉴的地方,总结归纳习作经验,对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习作修改作准备。教师注意组织、引导。 ? 二、实践练习学生开始动笔完场发言的初稿,教师巡视、指导。 ? 三、指导修改 1、学生将自己的初稿通读一次,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2、教师指导方法。 (1)是否按习作提纲要求行文。 (2)是否符合发言稿的格式。 (3)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 四、修改习作。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习作 三 (1)是否按习作提纲要求行文。 (2)是否符合发言稿的格式。 (3)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 教后小结 2009~度 2010~度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 第 四 课 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讲评习作,进一步完善习作。 教学重点 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方法 学会修改自己的或者别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 ?批阅作文并分类。 教学设计: ?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1),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课堂交流、评议。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习作 三 ?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 教后小结 2009~20度 2010~20度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9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儿童诗两首》教案

课 题 9.儿童诗两首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磁带; 2.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找几首儿歌读一读; 4.了解《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 教学设计: ? 一、学习《我想》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1.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1.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2.课后小结。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9.? 儿童诗两首 ? 悠出? ?歌唱? 长出 篷帐 我想望 蓝天 追求、向往 变成 花草 ? 街头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童年生活的快乐 江上戏水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0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杨氏之子》教案

课 题 10.杨氏之子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3.过程与方法: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方法 导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教学设计: ?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 ? ?10.杨氏之子 ? ? 交代梁国杨氏子? 聪慧 ? 杨氏之子此是君家果? 思维敏捷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机智幽默 ?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进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方法 质疑探究法、体验法 教学准备 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教学设计: ?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 四、课后小结 ?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交代梁国杨氏子 聪慧 ? ? 杨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思维敏捷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机智幽默 ?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1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一个生字“炭”,明白它的意思,并能组词。

  2.学习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广法。

  3.文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及情趣。

  4.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情趣。

  教学时数:二课时。

  基础知识:

  炭 tàn (炭火)(煤炭)(生灵涂炭)(雪中送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二类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文章或古诗?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四时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感悟文意,解析并诵读课文

  1.给课文分段:每个自然段都自成一段。

  2.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从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能看出来。

  3.小组选择四段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一段自学课文。

  要求:汇报时要讲出你所选择的季节的情趣在哪里。可

  小组同学一起汇报,互相补充,也可推荐一个代表汇报。

  4.学生汇报,读讲结合,读出四季的情趣。

  5.总结: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发没发现,清少纳言在这篇文章中,语言有什么特点。

  A 每段中都有一个“”——精练,真实,朴实。

  B 这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趣味的、也有意思、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这是不大好看的——语言自然,随意,真实。

  C善于捕捉并描写一些细小的、微量的、清淡的景象,都是淡淡的几笔,像一帧帧速写简笔画,表达一种优雅、微妙的情怀。这里没有壮观浩大的景象、强烈动感的景象;甚至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回避“大景”,而钟情于这种细物微景、清淡物象。所以清少纳言的文字都不渲染,却非常耐读。一些其实人人都能发现的常识,她却津津乐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处理课后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这些词语:

  破晓 辉煌暗夜 减退 飘横 流萤 情趣 归巢

  二、 练笔,写写你眼中的“四时的情趣”。

  三、 布置课后作业

  1.所学的生字抄写、组词。

  2.抄写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

  春:破晓

  四时的情趣 夏:夜里

  秋:今晚

  冬:早晨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2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3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 April, May, a few fun things, English party, school trip, sports meet, maths test, singing contest。

  2.会运用句型:

—When is the party?

—It's in April.

  3.鼓励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节日,从而增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时的单词和句型。

  2.会用特殊疑问词when,并能和同伴进行对话交流。

  3.能和同伴分角色朗读Let's talk。

  教学难点

  1.本课时的单词和句型。

  2.节日、活动名称及其对应的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和课件。

  2.本课所学的单词卡片和短语图片。

  3.日历。

  学生准备:

  1.本课所需单词卡片。

  2.动词短语图片。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school trip, sports meet, maths test, singing contest 的图片,和学生一起学习这些名词短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掌握短语。

  2.直观教学法

  教师利用图片或大屏幕展示Main Scene 部分的school calendar,和学生一起看看从一月到十二月学校的活动,并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理解节日与活动的名称。

  3.交际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特殊疑问词when和月份名词,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对话。从而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及句型。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做简单的Free talk。

  2.播放歌曲The twelve months,通过一起唱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看图猜单词

  教师展示一、二单元的部分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单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师导入:It's spring here and we will have a sports meet this month.然后展示运动会的图片(并做跑、跳高或拔河的动作)让学生猜单词的意思。OK, there will be a sports meet next Friday. Is it Mike's or Zhang Peng's? 导入本课。

  5.Main Scene

(1)学生看课本22和23页:Can you see the school calendar on the wall?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calendar? (教师帮助学生找答案。)

(2)根据图表上的图片,猜一猜这些节日的汉语意思。

(3)仿照陈杰和萨拉的对话,根据calendar提出三个问题并找到答案。

  Step 2: Presentation

  Let's try

  1.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并找学生说一说请帖的内容,猜测听力内容。

  2.播放Let's try部分的录音内容,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判断。

  3.全班核对答案,教师讲评。

  Let's talk

  1.教师出示本课时对话部分挂图,利用录音带,让学生来看一看、听一听Zhang Peng和Mike的对话内容。重点讲解句型When is the party?It's in April.板书并让学生掌握月份名词首字母要大写,表示在几月份用介词in。

  2.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活动图片,与学生进行“根据图片学单词”活动,从而巩固短语:English party, school trip, sports meet, Chinese test, singing contest (教师利用图片和句子展示单词。The English party is in April. The school trip is in May …板书单词,同时,学生看图片并跟教师读句子,理解意思并记忆单词和句子。)

  3.师生根据图片一问一答:教师拿单词卡片,问任意一人: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 同时教师举起日历四月,学生回答:It's in April. 学生坐,教师问全班学生: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全班学生回答。

  4.播放Let's talk 的录音并回答:What activities do they have this spring? When is the school trip?

  5.教师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6.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分角色朗读。

  Step 3: Practice

  1.看图猜词大家答

  教师让两名学生上来,一名学生面对大家,一名学生背对大家。然后教师给面向大家的学生一张图片,该生高高举起那张图片。而背对大家的那个学生就要猜到底是什么单词,他可以询问其他人到底是什么,但是只能用一般疑问句:Is it April? 如果猜正确,其他的学生说:Yes, you are right.教师给一定的奖励。

  2.缺了什么?

  教师把活动短语(sports meet, English party, school trip, singing contest, Chinese test)集中到一起,请一个学生上来看大概半分钟,然后让他背向学生站立,再让另一个学生上来抽出一个短语。然后说:Please guess what is missing.猜的学生要在 10秒内用英语把缺少的东西说出来,否则就算输。

  3.让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下自己在四月份或五月份的活动安排,要用学到的句型:I have a birthday party in April. We have a singing contest in May.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型的熟练掌握程度。

  4.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23页第二题。

  Step 4: Consolidation

  1.角色表演

  两人一组,分别戴上张鹏和迈克的头像,表演Let's talk 的对话,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2.四人一组对话:学生根据自己的单词卡片,利用所学过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What do you do in April?

—I usually have a school trip. What about you?

—I want to study at home because I have a maths test in April.

—I want to help Mum do some housework in April.

  教师在学生对话的同时,要监督和帮助他们。

  3.全班总动员:教师利用自己的图片和日历,问:When is the…?学生回答:It's in…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 Sum-up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单词和短语: April, May, a few fun things, English party, school trip, sports meet, maths test, singing contest

  句型:

—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

—It's in April.

  Step 6: Homework

  1.大声朗读Let's talk部分的内容,并背诵课文。

  2.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与同桌编对话。

  3.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23页第三、四题。

  板书设计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 —It's in April.

—When is the school trip? —It's in May.

  Sports meet English party school trip singing contest

  与本课相关的趣味知识

  端午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为龙舟节、端阳节。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本课相关的习题

  看图片,把句子补充完整。(写出月份名词)

  1.Mother's Day is in .

  2.Winter vacation is in .

  3.Father's Day is in .

  4.The singing contest is in .

  5.The English part is in .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句型:When is the sports meet? 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 When is the English test?为了让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好,我设计了“一问一答、看图说话、全班总动员”等活动。在明确的任务目标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对本课的重点句型的理解不断加深,运用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学生在句型操练的时候未进入状态,而且,有的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出现了朗读不连贯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要多增加阅读训练,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和短语: New Year's Day, winter vacation, Tree Planting Day, May Day, Mother's Day, Children's Day, Father's D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2.会运用句型: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It's in March/…

  和同伴进行对话交流。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关注身边的节日,关注身边的人并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掌握节日名称New Year's Day, winter vacation, Tree Planting Day…和询问节日的句型: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It's in March/…

  2.会运用节日名词和句型与同伴进行对话交流。

  教学难点

  1.掌握各个节日名称的书写和具体的日期。

  2.掌握在几月份用介词in,日期名词前用介词on。

  3.掌握月份单词February, January的发音和拼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与本课时相关的单词卡片和图片。

  2.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和课件、日历和奖励用的贴画。

  学生准备:

  1.本课所需单词卡片。

  2.上节课学的短语的图片和自己本月或最近活动的安排表。

  教学方法

  1.口语交际教学法

  同学自然分组,互相提问:

—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

—It's in March.

  在问答过程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2.合作教学法

  同学两人一组,完成Read and say,并大声朗读出修改后的句子。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做简单的Free talk。

  2.学生跟唱歌曲 The twelve months。

  3.同桌表演上节课的对话。

  4.结合四月和五月的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的词汇和句子,为本课时教学有关的内容做准备。使用句型“When is the Chinese test? When is the singing contest?”班级分两组,一组问,一组答,让学生感知本单元的主要语言。

  Step 2: 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师展示课本25页四月和五月的活动安排,找两名学生根据活动安排进行对话问答:

—When is the English party?

—It's in April.

—When is May Day?

—It's in May.

  然后学生猜English party和May Day的含义。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2.学生听说Children's Day, Father's Day, Tree Planting Day, winter vacation, New Year's Day。

  3.看图说句子

  操练句型,同步操练新词(25页三、四、五、六月的活动)“When is Tree Planting Day?It's in…”

  方法:教师拿出图片,学生同桌两人一问一答,完成对话练习,巩固单词和句型。教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把对应的英语单词读出来,教师写在下面。

  4.教学新词:January, February, March

  教师利用日历来教授单词并让学生先了解它们的缩写形式。

  同桌之间利用自己的图片互相问答:

—When is New Year's Day?

—It's in January.

  在学生问答的同时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

  5.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图片“I usually play in the snow in January.”进一步巩固单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教师出示图片或做动作,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动词短语并说出这可能是哪个月份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3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 24、望月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 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 娥眉 瞳仁

  镀 比喻 船舱

  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 ,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 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 抄写词语

  3、 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4

  教学目的

  1.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3.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除了以前学习过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之外,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4.知道本课是从历史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明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探究楼兰之死的原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诠释、具体的事例,以及适当的引用,也是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板书“楼兰之死”,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如:楼兰死亡的原因,楼兰的地理位置,楼兰是什么样子的。

  二、品读课文1-3自然段

  通过读,体会作者应用引用和对比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楼兰及周边地区的沧桑巨变

  归纳概括:完成填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

  地名 时间 以前 现在

  楼兰

  罗布泊

  塔克拉玛干

  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通过现象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楼兰为什么会死,为什么在短短的1000多年里会销声匿迹?

  三、学生自主探究楼兰死亡的原因(阅读2-6)

  A、自组学习,小组交流

  B、概括出死亡原因——土地沙漠化

  C、土地沙漠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威胁:读书体会

  d、补充资料,体会土地沙漠化的严重性和紧迫感

  e、造成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自然的原因(河流改道,沙尘暴,气候的变化等因素)

  人为原因:(战乱,过度垦荒,破坏植被……)

  四、升华

  1.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举日本人到内蒙植树的事情。把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看为是自己的责任。

  2.站在楼兰的废墟上,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对世人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课后作业

  社会调查: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土地面积是多少,绿地面积是多少,是否有加速自然灾害进程的做法和情况。

  资料: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土地的沙漠化危害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沙漠化土地已达33.4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平均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着。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如不采取防治措施,今后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仍将继续增加

  中国西部同沙线共有1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沙化土地,横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直到东三省,直接威胁、危害着占国土总面积42.4%的辽阔地域,其中包括天津、北京两个大都市。

  这是一条长达近1万公里,最宽的地段1000公里的浩浩荡荡的风沙线。

  这是一条咄咄逼人的风沙线。

  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200多个县、旗的人民在风沙线上挣扎,2亿多亩农田遭受风沙之害,1.5亿亩草场沙化、盐渍化,800多公里铁路、数千公里公路面临着被风沙压埋的前景。

  黄沙染上残阳之血。在任何一个初次与之相识的人眼里,世间美景不过如斯。但这却是一种死亡的美丽。而在沙漠面前,人类已经后退了数千年。现在,沙漠已经离我们不足70公里,内蒙古锡林郭勒方向呼啸而来的狂沙是造成每年春天沙尘暴天气的罪魁。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5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词三首》教案

课 题 5.古诗词三首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2.?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五读法”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配乐磁带 ?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牧童》和《舟过安仁》。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默写《牧童》。 3.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2.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五读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了解作者的生平. 教学设计: ? 一、学习《牧童》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 . 村居》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读古诗 ? 知作者 草色葱茏 牧笛声声 解诗句 展想象? 牧童? 安然恬静自由自在 悟诗情 ? 饥来即食 困来及眠 ? 收篙? 停棹 ? 舟过安仁 聪明童稚 ? 张伞? 使风 ?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清平乐 . 村居》。体会作者的思乡感情。 2.用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2.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五读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教学设计: ?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比赛。 3.课后小结。 二次备课 ?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读古诗? 知作者? 茅屋? ?溪上? ?青草 解诗句? 展想象 清平乐.村居 幸福、快乐 悟诗情 ? ?锄草? 织鸡笼? 剥莲蓬 ? ? 教后小结 优 点 ? ? ? ? ? ? 教师:李颖 ? ? ? ? ? ? ? 教师: 不 足 改进措施 ?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整理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团圆中秋教案15篇(大班社会活动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篇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四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3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ilikedogs课堂反思3篇(ilikedogs教案)

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2【12篇】(中职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新课标高二英语第一学期教学计划3篇 新教材高二英语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热门2篇(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案)

教师学期末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篇(小学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网上册教学计划优质3篇(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