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优秀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11-06 02:3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优秀公开课教案,以供参考。

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优秀公开课教案

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 能力目标: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2、听故事,曹冲称象(大象的质量转换为石块的质量)\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的体积转换成水的体积)。故事对于我们的这节课学习是不是会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呢?

  3、观察(石块\土豆)的形状,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则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则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1. 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

  方案一 ,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注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升高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方案二,取水,在空器中倒满水,然后把石块慢慢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2. 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3.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说说看, 我们班是不是会出现曹冲第二呢?

  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有称重的办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根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预设五:用橡皮泥代替水做也可,把石块放入长方体空器,往容器内塞入橡皮泥,直到塞满为止,取出石块,再塞入橡皮泥(压平,测量橡皮泥的高度,把底面积乘容器高度与橡皮泥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 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2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2)6÷5=(3)15÷3=

  11÷3=1.8÷3=24÷2=

  2、观察并回答。

(1)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②商必须是整数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2)除尽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6的倍数有。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

  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习掌握概念。

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2022数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3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优秀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6篇(三国演义一小段读后感)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 幼儿小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班会主题范文

保护环境英语作文九年级带翻译3篇 九年级英语环保类作文带翻译

2022四年级下学期优秀作文6篇(四年级下学期作文范文)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3篇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6篇(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

我家的鸡作文7篇 我家的鸡作文四年级

八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3篇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数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本6篇(小学教师数学工作总结)

有关秋天八年级作文3篇(八年级作文秋天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