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篇

时间:2024-04-18 09:30:00 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篇,供大家阅读。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篇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

  《静夜思》这首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十分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能够倒背如流。如何让孩子在诵读中去体会李白望月思乡的感情就成了本课人文主义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齐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而此时的李白就身处于这样的情境下,你觉得他的情绪会是怎样的?伴随着音乐,再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时的表情都是复杂的。此时,仿佛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悲伤情感中时,有两个孩子竟然因为开小差而笑出声来。我让其中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如果此时你是李白,你心中将会作何感想时,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饭被老鼠偷走了。”当时的.我真的感觉自我狂晕,正当我在洋洋得意自我这天制造的氛围,想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文本,贴近作者的感情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场面。我当时就个性表扬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说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齐,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才出现了这样的感人行为。而对于那两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没有当面批评,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们。

  课后,我一向在思索这节课我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怎样才能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呢?让孩子真正去体会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喜怒哀乐?当课堂上发生预设之外的状况,是不是就应在意外发生之前就就应有所警觉,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呢?归根结底,是不是我对孩子上课注意力的关注是不是还没真正铺开呢?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2

  因为当前的假书非常多,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想办法查找一下,所以到网上反复阅读了有关信息,最终得出答案,有这么回事,大概发生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了这个准备后,我用再次读了这篇文章。对于这篇文章,我读到了什么?

  一是我读到了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这也是这篇文章直接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一眼能够看到的。笔者与孩子也接触多年了,其实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但因为我们老师不怎么注意,不用笔记下这个美好时刻,有着类似的感受,也就随时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学习的事也没有成为成人的一项自我任务。

  二是我读出了大人对孩子缺少一种尊重,也太把自己当作大人了。萧伯纳代表着成人,代表着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虽然也喜欢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们老师其实对待孩子多也如此。

  三是那位小姑娘回萧伯纳的那句话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是无畏的'……我进而想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会怎么向她妈妈说今天的事?她会直接把她的回话告诉其妈妈吗?如果直接告诉妈妈,妈妈会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数的母亲肯定会批评孩子不懂礼貌,名人效应不是今天的产物,追星不是今天的产物,爱名人名星不只是属于年轻人,青年老年群体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亲自然会把其上升到道德上来对待孩子。因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教育要注意这一些。因此,想到这儿,我个人认为,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会主动地说今天她和大作家萧伯纳在一起玩。

  四是萧伯纳的感悟给我许多启发。萧伯纳从这件事上收获到“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也许编者的意图也就是把这句话传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是多么的重要!但思来想去,感觉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别忘记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说,我们向孩子学习什么?——孩子其实也是人!想到这里,感觉到这一课好像对小孩子学习意义不大,好像是对我们成人进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把起点定位在哪儿?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要掩盖自己应该接受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诉孩子这篇文章对老师非常有用,自己应该向学习。这给予学生的一种暗示,即你们长大后,也要重新学习这一课,这样孩子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课文,明白“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行相待,永远谦虚。”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诗叫《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要比小孩还要小),他创办“小先生制”在中国教育史上非常有影响。其实孩子也是师,因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师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实也是人!孩子其实也是师!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3

  【内容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是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在教师进修校的指导下,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精要。认真读、记,丰富理论知识,结构改革前后,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度不同。实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结构。总的来说,不管如何改革,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课堂结构变化;改革

  【正文】

  我20xx年参加工作,当时,小学语文课堂结构只是在酝酿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是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轻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国家教育部及时颁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这些指导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我们农村教师在县级教师进修校的指导和授课下,潜心研读,了解新课标,把握了其精要。县教育局也及时倡导的教师进行读书活动,教师们认真读,认真做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当今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小学语文课堂也开始自觉的改变满堂灌的模式,逐步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方向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逐步适应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们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使用范围和年龄段,小组合作学习使用的合理性。教师逐步做到分组灵活、分工明确、指点巧妙,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提高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仔细比较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前后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改革前以单纯的知识考试来检测,教师用机械的方式操练、乏味的分析理解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缺乏全面性、深刻性、指责性的多,建议性的少,流于表面的多,切中要害的少。语文学习就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令他们黯然神伤。小学语文学科的启蒙性、人文性、实践性、认识性、综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改革实施后,在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指引下,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农村的我辈教师寻觅着适合自己的教学结构,实验出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潜能,扬每个学生之长,让每个学生都成才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理论树立了师生新平等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专制的现象逐步消失。教师真正把学生看成朋友,尊重他们的个性,建立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我经历的十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时也而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表现在:首先重视学生主体,轻视教师主导。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过去什么都管变成不敢多讲了。现在小学语文教师时常对学生说“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其次注重形式,轻视实效。很多教师动了不少脑筋,确实课堂气氛活跃,结果是分组、交流、讨论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让学生合作。再次在教研活动或公开课中,为了课堂出彩,让全班最善朗读的去朗读,最善表演的去表演,最善画画的去画画……实际上只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跟龙套”,支撑整堂课框架的只是为数很少的学生。再次,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不少示范课、研讨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其间,一节课下来声色并茂,热闹非凡;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一节课中补充材料过多。再次,只表扬,不批评。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生,哪怕学生只有一点成绩,只要一小点进步,都要鼓励。而提到“惩戒教育”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最后基层领导对课堂教学介入过深,都要求统一的课堂模式教学,这让老师失去了教学的自主性。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4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此刻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就应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透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用心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此刻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我”。

  “教学不仅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向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我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务必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个性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必须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就应是超多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潜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透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向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我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述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透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我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我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我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我的人生当。

  4、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我,感悟自我,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我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5

  上语文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他们后面,朝讲台看,想象着他们看到我的样子。

  孩子们希望看到的我是一个有个人魅力的人,他们希望我有恒心,有修养,有智慧,面对困难有更多的办法,他们能有依靠。他们愿意和我谈心,和我交朋友。他们每天到教室来,就是想从这里得到新奇,得到惊喜;下课了,他们走出教室时,脑子里会思考新的有趣的问题。

  我希望和学生一同学习,一起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的认识或感悟,我最大的快乐,很多是在课堂上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在课堂上交给他们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自己能受到更多的启示。我希望他们在课堂熏陶下,不仅学了语文,也变得善良友爱。至少他们不认为老师浪费了时间,而知道这就是“学习”。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当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同学们(特别是他的“死党”)是多么的焦急,这些作为学生的时候才会感受得到的。

  课堂上,我会请一名水准不高的学生回答,比如刘海洋,他的回答总是一个调子,但是只要他回答出了一点点,我都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要求其他同学耐心听他说完,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是不太公平?这是不是一种教学的损失呢?或许其他同学们不知道,这两分钟对像刘海洋一类的男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也许会因此又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而对其他同学来说,同样有学习价值。在一个正常的.教学群体中,未必有什么“学习竞争”,更多的是友情与合作。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损失”。就像旅行者经常地停下来等待掉队的伙伴,全力寻找一名失踪者,求的是大家的平安。

  有时候我会想:一个思想活跃的孩子在一节课上,用两分钟时间,问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说了一些俏皮话,该不该吵他们?比如一个叫李夕涵的孩子,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了“李稀饭”,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自己也笑了。是他故意的吧?他并不介意这个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他说他爱喝稀饭,所以当我问他平时该怎么叫他时,他说老师你叫我哪个名字都行。呵呵。乐观的孩子!

  我甚至想到,就人生而言,学校和课堂也许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了。你如果看《拯救大兵雷恩》时落过泪,那你同样也应当想到:为了一名学生的进步让全班同学停下来耐心听了两分钟,仅仅两分钟,对我和全班同学都是值得怀念的友情。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6

  本堂课上完,得到刘艺华、杨华老师的高度评价,她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和谐的关系值得赞扬。

  我自己觉得,这都得益于去年湖南省阅读教学比武中湖南一师的陈静老师所上的《搭石》一课。陈老师采用这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方法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让我深受启发。以前我也有过此种想法,在李东老师上《满山的灯笼火把》时提出了这个建议,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夭折了。听了陈静老师的课后,我深受启发,寒假里又找出了王崧舟老师上的《二泉映月》仔细琢磨,正好第二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较多,特别是成语多。如何让学生在学会词语之中,扎实有效的学懂课文内容,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在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中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商鞅南门立木》《狄仁杰公正护法》上完后,我还是没找到最佳感觉。于是我仔细钻研了教材和教参,站在我班学生的阅读水平上,读上三五遍后,思考:我能读懂什么,我读不懂什么?哪些词语的意思理解有困难,课文的哪些语句的含义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才能理解,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引领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感悟语言,领悟主旨。如此这般,眼前豁然开朗,我决定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中的关键词,“牵一发动全身”,主要想紧紧围绕文本,依托文本来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用“初次的眼光”透过这些词语,阅读、观赏、感受、思考,潜心的触摸文字、走入文本,形成对话,产生共鸣。

  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堂课教学,为了到达这一要求,体现第一课时的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回忆学法后,我将本课的重点词语按本文的故事情节分成三组。第一组:起因,抓“揣测、伤心、魂魄”;第二组:经过,抓“拾金不昧乐极生悲抽屉极其困惑”;第三组:结果,抓“愤愤不平和蔼可亲翻然醒悟”。分组先学生字词,再通过咀嚼、推敲、揣摩、比较,把生字词放到句子中,然后放到段落中去理解。体现字词学习的层次性。反过来,读篇,抓重点段,读段,抓重点句,读句,抓重点词,通过“删、改、换、添”和联想、感悟、体验等方法,随文相机理解词语。

  例如学习“乐极生悲”这个词,先引导学生从上文找到“乐极”的句子:“我高兴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朗读品味,体会“喜极而泣”情景。“悲”又从何出生?通过对6——8自然段的反复诵读,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也找了“我”悲的根源,并顺势理解了另一个成语“至理名言”的意思。整堂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法朴实、训练扎实。

  二、读中感悟,形成能力

  阅读教学当以读为主。崔峦先生说过:“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读既是促进学生感悟内化的途径,又是学生感悟外化表达的载体。离开了“诵读感悟”就学不好语言,学不好语文。因为,汉语之美主要体现在音节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音律的婉转飞扬上。

  虽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但多样的“读”也让学生更好地亲近了文本,感悟了语言。例如:除了课堂常见的指名读,还有为了了解课文大意,画出生字词的思考默读,体会“我”惊喜与激动的心情的分角色品味读、改句式读,感悟“我”从“乐极”到“生悲”情绪跌宕的师生声情并茂的合作读,为理解“愤愤不平”而进行的联系上下文快速浏览读,听完老人一番真诚的话,“我”翻然醒悟后的齐读等等,学生在读中

  ,悟中读,读着,想着,比较着,玩味着,体悟着,情感因子被点燃,他们逐渐走进文本,走进角色,与人物共鸣,与作者交心,发自内心的赞叹:“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在学生的情感愈见浓郁时,我抛出一个问题:翻然悔悟后的“我”,还会是愤愤不平吗?还会认为黑大哥不仗义吗?他会怎么想?学生的情感一触即发,学生的语言自然是真情的流露。使课堂教学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形成阅读敏感和阅读能力。

  三、强化思维,落实目标

  课堂上,学生的读如果没有任务的驱动、缺少层次的推进,只是读够了次数,读足了时间,这种读是无意义的,是被动的,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果学生的读书有思维参与,读书就会具有持久的动力。当然,为了落实目标,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首席”角色是不能丢的,在学生个性解读时要鼓励,在学生认识肤浅时要引领,在学生矛盾困惑时要点拨。

  例如:在理解了“‘我’为什么要常常揣测伦捷在干什么”后,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读,体会作者丢失了手表伤心的原因。学生开始只是说,手表是朋友送的,代表了他们的友情,所以作者伤心。我及时引导学生读后面的句子:“因为丢失的不仅仅是手表,也不仅仅是时间。”那是什么?并提出讨论话题:从作者的心理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内心深处怎样的情感?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再回读第二自然段,发现除了“珍惜友情“外,在作者内心深处,这块手表是他“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时的慰藉,,因此他非常喜爱它!再次的朗读,学生的感情变得丰满了。

  又如:在理解了“仗义”这个词,学生并没有读出后面的感叹语气后,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我’看来,黑大哥怎样做才算仗义?”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纷纷发表意见:可以把“我”叫到一边,悄悄的告诉“我”,让“我”去补过;可以先帮“我”撕下广告,再来教育“我”……总之,不要告发“我”!再让学生细读第8自然段,他们发现,这样的高额处罚和黑大哥这样的处事方式,都让“我”不能接受,心里极度愤懑!于是,学生读得声情并茂,相信他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再如:学生在知晓“我”“翻然醒悟”的原因后,为了引领学生的思维朝纵深发展,我临场质疑:奇怪了,刚才“我”还是气鼓鼓的,怎么老人的一番话就让“我”偃旗息鼓了呢?这个问题让他们始料不及,学生一时怔住了。于是,他们需要再深入研读文本,马上有学生发现了第11自然段中被忽略的信息:老人和蔼可亲,我觉得她像我的奶奶一样亲,所以满腹委屈的“我”才能听得进她的话。

  这样不断的点拨,引领着学生思考,进行读书的指导和提升,有层次,有梯度,就能够把学生的认识不断引向深入,把学生的感悟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读的过程犹如登山一样,“转过一座峰,绕过一道岭,眼前又是一座峰”,读的过程能够充满探索,充满期望,似乎前面有无限风光在招手,从而杜绝那种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尴尬。这样,学生在读书中才会有新体验,才会有新发现,只有在这样的读书中学生才能喜欢读书,乐于品味,学会读书,才能保持读书的持久动力。

  当然,课堂中的失误也不少。例如:刚开课时,朗读指导有些生硬,没有让学生读充分;因为总想体现教学的完整性,背时间包袱,在理解第三组词时,处理得过于匆忙,以至于忘了读含有这三个词语的句子,最后一个自然段草草收场,从后面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这个自然段出的问题不少;再就是板书设计不简练,第二天我无意中看到了肖时勇老师的板书,令我受益匪浅,平时要多向年轻老师请教。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7

  《我的老师》是魏巍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接下来第三自然段到底十四自然段,作者回忆了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七件事来佐证蔡芸芝老师的温柔和美丽,从而充分解释了“最使我难忘的原因”,所以,这句话的作用应该是第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的总领句,“温柔和美丽”应该是蔡芸芝老师的形象标签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感觉这是一篇很简单的文章,结构也很典型,先介绍老师的性格,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证明,就像我们教孩子写作文一样,所以备课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结果在课堂上遇到了问题,在解决导学案上“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时,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是有孩子总结是“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二是在我问哪些事件可以证明她的这些特点时,其他如“温柔、慈爱、公平、伟大”不难找到,但是却找不到证明蔡老师“美丽”的语段。下面我逐一说明。

  一、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孩子们从文本中直接找到了原词“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其中“温柔、美丽”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慈爱、公平、伟大”在第九自然段,猛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过去了,但仔细一想,既然“温柔、美丽”是蔡老师的总特征,那么第九段出现的“慈爱、公平、伟大”应该包含在“温柔、美丽”中,属于种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也许有人会说,美丽是形容外表的,不是性格,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我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二、文中哪些事件可以证明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

  问题一抛出来,表明蔡老师“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事件很快被找到,但哪一件事可以佐证“美丽”呢?孩子们犯难了,最后不得不回答“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很显然这样的答案是经不起推敲的.,难道“十八九岁”就证明魅力吗?不能,这只能说明年轻;难道“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就能证明“美丽”吗?这个答案显然更可笑,这只能说明是蔡老师外貌特征,按照写作常理,前面说明是什么样的人,后面得有具体的事例佐证,难道是作者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就像我们写作文时写一个人,前面说说他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后面却只写他善良的事例,对他的勤劳却只字不提,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有同学灵机一动,举手发言:“老师,我认为这里的“美丽”是指蔡老师的心灵美丽,一句话真是拨云见日,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我也肯定地点点头。这样一理解,上述两个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一、蔡老师的性格完全可以用“温柔、美丽”来概括,不用再说“慈爱、公平、伟大”了,这三个词语完全可以涵盖在“温柔、美丽”这两个词语中;二、我们也不用再从外貌上找描写蔡老师美丽的句子了。两个问题迎刃而解。

  这完全是一节因为我没有备好课而有意外收获的一节课,课堂上我认同了学生的观点,课下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感觉学生的见解很有道理,于是赶紧整理成文,与大家商榷。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8

  在本课教学识字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指导学生归类识字,做做“打”“拍”“拔”等动作,让学生自己发现表示手的动作的字都有提手旁,做做“跳”“跑”“踢”等

  动作,学生又发现表示脚的'动作的字都有足字旁,还让学生猜字谜认记生字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加一加、减一减等)认记生字;在教学“身”字时通过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认记。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9

  在小语第五册第七课《这是我小学的老师》初读课文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有话可说”。学生从文章的主题、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对词语的感悟体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突然,有一位学生迫不急待地举手,当我叫到他时,他却怯怯地站起:“老师,我说了,你不要生气。”这一事先声明,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的心猛地一惊:“学生该不会有什么让大家不堪入耳的语言吧?”但本能告诉我得答应孩子的要求。等我“肯定”地说“行”后,该生脸露腼腆神色,好奇地说:“老师,居里夫人的老师一直坐在轮椅上,他是不是个残疾人?”哈哈,学生的思维角度就是与成人不同,这一看似钻牛角尖的问题是学生读文后自然生成的问题,也是学生再正常不过的问题的。我点了点头,顺势把它抛给了全班同学。

  “轰”,教室里一阵“骚动”,随即就有学生要求发言:“居里夫人的老师老了,身体虚弱了,可能走路不方便了,所以才坐轮椅。并非是残疾人。”“居里夫人的老师可能年轻时为了学生呕心呖血,到老了身体累跨了。腿脚不麻利了。”“我想居里夫人的.老师也有可能就是残疾的。但大家都没有瞧不起他,反而更加尊敬他。我们也会为教出这样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的残疾老师而感到骄傲。”这是学生多么富有诗心的猜测啊。我想事实已经并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学生语言中透露出的对老师的无比崇敬之情。

  下课后,我一直都在回想着孩子发言之前那句“老师,我说了,你不要生气”的话语,其实孩子的猜测是顺理成章,有理有据的啊!是最敏感的内心里最真实的倾吐啊!但为什么却要这样诚惶诚恐地提出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课堂和我们的小语课堂。是不是建筑了太多,太牢的“围墙”才会让学生“战战兢兢”?一个极其平常的问题也要斟酌再三才感吐露真言?我们常以为自己的课堂够开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够广阔,但从学生欲言又止的请求中,我们蓦然发现:自己的课堂中师道尊严的痕迹依然存在,其实还远未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心理防线的程度,还没有实质性地构建起“诉真情,吐真言”的课堂的架构。

  由此我又想到了话语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上是否关注了对个性张扬思维的尊崇,对批判性意见的吸纳,是否赏识了哪怕有时是违背师者意志,但却是有自己思想的另类言说。

  拆除课堂“围墙”,构筑学生的心理安全底线,松开思维的束缚,允许思维的偏差,甚至学生的“胡言乱语”,让人性的阳光普照课堂。应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追求的课堂景观。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0

  齐伟丽老师教学中的突出特点在于她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发挥个人特长,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通过品词品句品文,体验一悲一喜之间不同作者的不同思想,并抓住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进行对比读,对比诵,品味其中的语言的奥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齐老师教学特点之一:在于一改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一贯运用的.陈旧的教学思路,而采用了对比的形式进行教学,两首诗同时进行教学,双管齐下,教学形式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天天吃贯了妈妈炒的菜,偶尔去到别人家里,吃到了不同口味的菜一样,新鲜而有味道。

  齐老师教学的第二大特点是:教师的语文功底很厚,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是教学中贯穿了生字的教学,这一方法我们平时也采用,新就新在齐老师运用了文字演变过程的教学思路,左边写出演变后的字右边写出古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明白这个字的意思,教师把意思用近乎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难怪学生喜欢。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学习了这些生字的字形和意思。教育无痕,我想就职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对比教学手法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这可以看出教师的文字功底很厚。

  2.教学中,教师运用几幅历史区域的地图,把“即从巴峡穿诬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样很难理解的句子通过讲解当年的历史背景,讲解当时的地理位置,很快就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环节即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也充分说明挖掘教材之用功,足见其语文功底之深厚。

  3.教学中,除了以上优点以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一悲一喜两条情感线进行教学。其中悲字又分了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不是孤立的讲解,而是为学生朗读文章做铺垫,学生借助教师的语言铺垫,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在这里很到了充分的体现,三维目标进行了有机的渗透。教学效果很好。如此别出心裁的教学过程,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1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写生活随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富有时代的动感,才能让他们的作文以一种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品质吸引所有的读者。

  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都有我们独特的感受,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而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不好,却觉得单调乏味。“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白居易老先生就曾提过这种观点,在我们进行创新作文研究的时候,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含金量。

  记得我第一次把写生活随笔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我得到的是一片惊呼:

  “老师,我们回家抄美文,写阅读笔记吧!”

  “美文需要抄写,需要鉴赏,但我们也不能隔岸观火,岸上学游泳啊!随笔必须写!”

  强硬的把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发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格式、一样的语调:“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或很晚),吃过饭后,我去上学。”或“今天我上了一节美术课,比较快乐。”或“今天我不高兴,作业太多”……诸如此类,那么丰富的生活、那么有活力的生命在他们笔下演绎成这么干瘪的语言,这么乏味的描述,那不是生活随笔,那简直就是一个最无聊的记事本!

  面对着这样的作业,再有热情的人也感到了寒冷,我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是学了六七年语文的中学生吗?这样的作业还有写的必要吗?是我错了吗?还是学生错了?我该怎么办呢?

  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尤其是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增加了信心,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

  于是,我试着走进他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述说他们最想说的话,比如:发现哪个孩子课间的惊呼,我提醒他这种惊呼就是一种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是随笔中最好的素材;发现哪人孩子情绪不好,我就提醒他可以将这种烦恼诉之于随笔;发现哪个孩子因为爱到表扬而兴奋异常时,我就会下意识的去查看他当天的随笔中是否有比这个情节更重要的感受……我抓住所有

  转瞬即逝的机会向学生表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随笔的素材,这更是我们写作之源!

  我也在用最渴盼的眼睛,去寻找着学生随笔中的生活――几天来,张玉洁的恐惧、担心、侥幸、疼痛、让我如同身受身受:因为腮腺炎的流行,人人自危,每天的道听途说,都让她感到紧张、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也开始发烧,于是她很担心,赶紧去村里医生那里求治,被排除了腮腺炎之后,我听到了她虽然疼痛却又十分侥幸的“谢天谢地”的祈祷;而接连几天的让她筋疲力尽,让她毫无神采,一天天肿起来的脖子让她的痛苦更加深重:她除了疼痛,还有怨恨,都是那个医术不精的郎中让她格外受苦,真是庸医害人!一字一句,一行一段,读着这样的随笔,我体验到了成功:生活随笔已经引导学生走进了生活。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生活在丰富起来,我听到了孩子们心中花开的声音,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基础上,我在班上将她的随笔当众朗读,让孩子们体味到作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最独特的体验、最深刻的感受写出来!

  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随笔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从张丽娟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家境不算宽裕、父母又十分勤劳、厚道的家庭剪影;从姜美清的随笔中,我听到了他们

  同桌俩在自习课上的窃窃私语;从于琪的随笔中我认识到了一个个足球明星;从王宇坤的随笔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困惑与迷惘,偏激与固执;而从王雪慧的随笔中,我读到了生活的尴尬:妈妈改善生活包了包子,让她送给奶奶,去了才知道那天是奶奶的生日,孝顺的父母竟在奶奶生日这天送去了人们在这一天最忌讳的包子(按我们当地的风俗,生日吃包子一年都

  是受气包)……还说什么呢?孩子们笔下的世界早已经比我们眼中的生活更丰富了:那里面有真实的生活,还有他们独特的体验!

  批阅孩子们的随笔,零星的写下一点自己的评价,是我觉得最美好的事情,但没想到,我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那天在我批阅的随笔中,我发现了这样的文字:“老师,为什么别人的`随笔都有评语,而我的只是一个阅字?”“老师,每次发下随笔本,我最着急的是翻看后面,寻找你的评语!”这些语言让我何等的窘迫!但同时我更是一种欣慰

  :孩子们已经发现了生活,他们愿意把他们的生活捧来与我共享,他们希望看到老师的评价,哪怕是三言两语,可是,我确实为难了:一个班50多名同学,两个班就是100多名啊!每天仔细地阅读他们的随笔已经是极大的工作量了,更何况要给他们每一个人才是写下自己的评语,而且,那评语必须让他们感觉亲切,觉得中肯,恐怕我真的是“春蚕到死”“蜡烛成灰”也完成不了的啊!虽然我感到了为难,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热情之火已经被我点燃了,我就绝不会让它暗淡。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见过一面就让你难以忘怀的人,肯定有自己最独特的地方,让你的文章用自己最独特的面貌出现,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有一种与之交流的愿望,老师的评语只给那些最有特色的文章!”由于我的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已经从对生活的简单的观察,细致的描述深入到对生活底蕴的挖掘、对写作特色的追求。

  当初那些记流水帐的孩子,如今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无论课业多累、生活多忙,他们都忘不了写生活随笔。很多时候,这本生活随笔已经成了他们最知心的朋友,与随笔对话,不再是他们的作业,而是他们心灵的宣泄,是他们忙碌生活中的修憩的小站。他们的随笔内容已不再是当初老师硬性规定的、学生勉强应付的二三百字,他们已经能洋洋洒洒的、淋漓尽致的描写出自己周围的生活,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个同学竟创了一天晚上写下七页的纪录。

  学生们的作文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的言之无物到现在的文约意丰,从当初的优美词句的堆砌到现在的直抒胸臆,从当初的改头换面的抄袭到现在的力求“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特色追求。体味着他们的变化,我总有一种非常感:这也许是做母亲的对孩子的偏爱吧!

  感谢生活,赐予我的厚礼,感谢生活随笔,记录下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引导孩子们走进了生活,走进了生活中的写作!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

  最近上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感触很深。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因而,在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精读课文时,主要抓住重点段,即三、四、五自然段,反复研读,挖掘文本内涵。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重点学习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如:“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给我们什么启发?除了文中列举的那些事例外,人类还向哪些生物学习过?等等。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特别地强烈,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尤其是个人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时,他们畅所欲言,就连平时很少动脑、很少开口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小手,我也因此被深深地所感染,课堂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又一个高潮。

  虽然这堂课只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带给我的却是太多的震憾。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们的学生有那么大的潜力,那么大的暴发力,为什么我们做老师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顾虑重重放不开手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信任学生,他们只是个孩子;

  二、不相信自己,能否驾驭课堂;

  三、为了赶进度,怕浪费时间;

  四、习以为常,不愿破这个规矩。

  五、孤陋寡闻,不思进取。

  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也拿一鸡蛋紧握在手中,感觉一下“薄壳结构”。时隔几日,我想起了这个作业。于是,我询问实验的结果。有22人回家做了这个实验,但是,有8人把蛋壳给捏碎了。这给同学们的心中蒙上了一层疑惑:书上说的这种“薄壳结构”不是很牢固,怎么捏也捏不碎吗?为此,我也产生了很深刻地沉思,现在鸡蛋的质量影响了“薄壳结构”的牢固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错!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12篇相关文章: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6篇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24篇

音乐的教学反思11篇

世界多美呀教学反思12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教学反思10篇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5篇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2篇

语文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6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2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