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热心会员“cipiehuaikang”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供大家阅读。
11至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数11至20的每个数字、相应的读写能力,及其10加几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我教授的内容是关于了解11至20数的第一课时。有效地进行这堂课需要克服三个主要难题:
最先,关心学生的目前学习基础。从当前的情况看,孩子们大多可以数、可以写下11至20的数字,同时对这些数字的有关知识也有所了解。那么,大家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到小朋友的已有学习基础便成了教学的一个挑战。
接下来,十进制理论的明确创建也非常重要。
并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字能力一样重要。
此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其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考虑,用心解决课程内容。针对学生在11至20的数数能力上,我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物件数量的活动中,比如数小组人数、数小棒等。此外,通过观察直尺读值,及其数字娃娃的排序、读值和比较大小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在活动中独立理解知识。
其二,构创建十进制的关键概念。了解11至20的数字是学生数观念的重要一步,帮助其了解计数单位“十”,为培养数感提供基础。围绕如何摆放小棒便于别人迅速辨认出12根的难题,学生们独立操作,汇报交流,呈现多种摆放方式。尽管学生们踊跃发言,但往往难以体会到10根绑成一捆的优点。这时,我巧妙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摆、2根2根摆、10根10根摆,每幅界面以2秒钟的时间出现后消退,当学生发觉无法准确测算1根和2根的数量觉得无奈之时,而10根绑成一捆的形式却给他们带来了意外之喜和成功体验。根据这种比较,学生可以真正的感觉到10根绑成一捆的便利,了解10个一便是1个十这一核心概念。这类不言而喻的教案设计,协助学生突破了“十”的内涵,建立了正确数概念,为进一步培养数感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数感。数感是人们的基本素养,尽管我们并不要求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应该促进每位学生具备一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感并不依赖老师的讲解,而是需结合实际情景,根据数学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安排了多个相应活动,让他们通过语言表达与交流数学信息。比如,根据考眼力的游戏,让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观念,培养他们的数感。自然,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了与生活具体的融合。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感知到所学知识,才能巩固他们的数感。打个比方,我引导学生数小组里的总数,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其实就在生活中,也引导他们用11至20的每个数字组成一句话,促进学生用数学目光观查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展示出他们对数字的兴奋与兴趣,积极将知识与生活难题联络,进而演化出更强的数感。自然,数感的培养并非一节课就能完成的,但在这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努力展现了这一目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相关文章:
★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