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篇 优秀的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2 03:11:07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篇 优秀的美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篇 优秀的美术教学设计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

  三年级美术《剪纸》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中国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而据史书可考,南京剪纸明代已流传民间300多年。这节课它能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它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对文化课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南京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南京剪纸艺术已经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而南京剪纸的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如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含意丰富。剪纸的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生对剪纸艺术比较陌生,虽然拥有熟练运用剪刀的经验,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变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并且在小学中美术中加强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剪纸的学习和了解,而是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加强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1)学生初步学习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的欣赏教学。通过欣赏使学生理解有一种特有的表现规律,能够事半功倍,是一种适合表现的捷径。剪纸的构成大多采用对称和多摺的手法,容易变现对称构图出现较繁杂的图案。

(2)让学生正确读懂剪纸的艺术语言。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月牙”和“锯齿”的剪法和正确的运用,如在剪公鸡时,就可以用“锯齿”来表达公鸡的羽毛。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名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摸索简直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连。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一看

  l、教师出示南京剪纸作品。

“同学们,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要到来的时候,家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简直图片

“对!他们在剪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节日期间用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出示课题:剪纸

(二)新授 出示图片

  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请同学讨论剪纸的题材种类。种类:

  1、贴在窗户上——窗花

  2、贴在门上——门签

  3、用于喜庆——喜花

  4、用来祭祀——祭纸

  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其中江南剪纸中属南京剪纸最有特点。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

  出示南方南京剪纸和北方的陕北剪纸

  1、象征吉祥的团花

  2、表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剪纸——风俗剪纸

  3、北京奥运会福娃剪纸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相同点:纹样相聚,造型生动

  不同点:陕北剪纸粗普豪放,单纯,南京剪纸华丽,工整。总之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简练概括,夸张传神 善用比喻,寓意谐音 构思大胆,幽默取巧 富于装饰,印物赋形

  出示有特点的两幅作品让同学比一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阴剪”是一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阴剪是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阳剪”,是一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阳剪是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综合法:一幅好的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阴剪和阳剪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艺术处理。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第17课 剪纸 剪纸方法:阴剪 阳剪 综合法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2

  第12课 端午节

(共 3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融欣赏、制作、游戏、知识为一体,通过儿歌、实景图片再现了人们过端午节时的热闹气氛,同时展示了多幅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的学生作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工具材料等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作业的表达方式。教 学 目 标:

  1、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通过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菱角”香包的折法

  2、如何装饰香包。 教法学法:

  欣赏感受、方法学习、自主表现、展示评述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看图猜节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讲授新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学生查资料回答)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板书课题)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生: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活动。

  2、欣赏感受

  欣赏各种端午节香包的图片及庆祝物件

  3、方法学习

(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 ①纸折香包有几个面? ②还有哪些小配件?(2)请学生小组拆香包观察并讨论:

①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②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4、教师示范折剪纸香包

①剪掉尾端三角形,将靠近尾端的六个小三角形进行装饰后,沿折叠线朝箭头方向折叠,包折成六面体。

②将香料放入小三角锥里,继续朝箭头方向折叠。③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④装饰完成。

  三、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7页学习活动一,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 分组进行扎粽子比赛。尝试用卡纸折叠一两个纸香包,做到棱角分明。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欣赏评价:

  1、自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互评作品。

  2、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

  五、总结本课内容:(儿歌结束)

  端午节

  五月五,过端午;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六、知识延伸:

  香包因地域不同,工艺也各具特色,有缝制、刺绣、包扎等。小结:纸粽有美好的寓意,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迷彩服》

《迷彩服》 教学目标:

  1、情意领域: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索、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兴趣。

  2、认识领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感受动物外表皮毛的花纹特点;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的表现手法,有创意的表现“小动物的迷彩服”。

  3、操作领域:通过探索用各种材料自由创作动物的迷彩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用收集到的材料,运用点、线、面元素为动物设计迷彩服。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设计。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师直观演示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评比表扬法”、和“演示法”

  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这里礼物呀,没有光看不见,有了光,他才跑出来呢。看!------看谁看得准,学得快!(手影:小狗、孔雀)谁想上来试一下?

-------铃声响,上课了,我们开始上课!(迷彩服图片)

  刚才通过游戏,我发现同学们非常勇敢、聪明!那同学们的知识面是否更宽广? 仔细观察图片,看你发现了什么?你们知道那些关于迷彩的知识?(1)他与我们平常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迷彩服---由不同色彩的画构成,这些画都是自然界当中的颜色。> 迷彩被我们广泛应用到了国防建设当中,如果我们用这样图案的军事武器去作战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更好的躲避敌人,打击敌人呀?

(2)那,动物身上的花纹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作用呀? 是呀,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像一件件的“迷彩服(边出示动物图片边总结)引出课题----《迷彩服》

  3)今天呀,老师接到一个来自动物王国的好消息:“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动物联欢会,小动物们都想穿上一件新颖、别致的迷彩服参加动物联欢会。他们悄悄地问我,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忙设计制作一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件漂亮的迷彩服吧!那我们在为我们喜欢的笑动物设计衣服之前,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小动物身上的花纹。小动物身上的花纹主要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A、我们先来看一组由不规则的点构成的画面。

  老师这里有一组小朋友的作品,我发给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讨论一下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点的?(选一幅张贴黑板)B、不只是漂亮的点,流畅的线条,也是小动物的最爱。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这样的图片,同学们请欣赏一下:线条多优美呀!你的桌子上,有没有这样用线条来表现的作品?(张贴)

  C、规则的面,同样可以把小动物打扮得得体大方。(欣赏图片:奶牛、孔雀)d、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现面吗?(拓印、橡皮泥。。。。)

(二)

(1)同学们研究的真不错!那日常生活中,你喜欢动画片中的那些小动物呢?(2)这些美丽的图案不但动物们喜欢,就是我们人类也特别喜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画面,同学们用你们的双眼仔细的观察,哪些动物的花纹被人们应用到了生活当中?(沙发、衣服、床单等)小结:

(3)美就在你的身边,就在我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双眼、成就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同学们研究的不错!

(三)

  那你能不能用你灵巧的双手、集中你的创意、发挥你的想象,为你喜欢的小动物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的好!开始吧!

(四)

  推荐一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什么送给奥运健儿)

(五)

  小动物们穿上我们为他们设计的漂亮衣服,成功的举办了这场联欢会,非常感谢我们,给我们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一起来学好吗? 点、点、点,真漂亮!线、线、线,多流畅!面、面、面,真大方!点、线、面,相结合,漂亮的衣服多、多、多!点、线、面,相结合,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师:你们设计的迷彩服真漂亮,小动物们一定非常的喜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最棒的设计师,让我们一起来为将来的设计师们鼓掌祝贺。孩子们这节课你们过的愉快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请学生来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4、师总结:有收获就会有成功,这节课我们尝到了设计的快乐。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设计生活、创造美丽,使生活更加绚丽多姿。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把美留下,把垃圾带走。

  美术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三年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动物美术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篇 优秀的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上册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活动设计5篇 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文章

美术教学计划4篇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

美术教学的工作总结7篇(美术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有关美术教学计划范文5篇(美术教学计划怎么写)

美术教学计划方案范文6篇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范文3篇(小学美术教学方案)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格式3篇(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3篇(小学美术六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有关美术教学工作计划3篇 美术教学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