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歌》教学设计4篇(上学歌教学内容)

时间:2023-03-02 08:04: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上学歌》教学设计4篇(上学歌教学内容),欢迎参阅。

《上学歌》教学设计4篇(上学歌教学内容)

《上学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情感目标: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能力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的过程,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区别形近字的形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

  二、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大家评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连带的词语读一读。(困)

  2.根据生字构字特点两个人一组识记,然后汇报。

  3.对于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范写)

  四、练习写字。

  1.认真观察整个字,记住每一笔的位置,然后书写,一气呵成。

  2.写后对照范字检查不足,写每一个字都要有进步。

  3.教师行间巡视,重点辅导。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作业: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板书 :

  2 上学一路歌

  溪 滑 教

  课后反思:

  课文中有的生字是学生在以前就会写的,但是是错字,如小溪的“溪”把右下角的大写成小,教室的“教”把右面写成耳刀旁,应给学生反复强调,改正以前的错误知识。

  第二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语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中运用合理的想象,深入的体会语言。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重点: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就是山区的孩子,那么谁愿意说一说在你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1.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别的地方的山区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读思考:每个季节各有什么乐趣?

  看提示,口头填空。

  春天上学,走一路,( )。

  夏天上学,走一路,( )。

  秋天上学,走一路,( )。

  冬天上学,走一路,( )。

  二、精读课文。

  1.你对那所山区的小学生在哪个季节上学的情景感兴趣,介绍给同学听,并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困)

  介绍春天:

  a.朗读描写春天上学情景的句子,并标画好词佳句。

  b.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c.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

  d.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介绍每个季节的方法大致相同,仅对重点问题做些提示。

  介绍夏天:

  a.边读边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声、湿鞋印。

  想像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秋天:

  a.边读边想像:砸核桃、摘酸枣。黑手指、红酸枣。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冬天:

  a.指导朗读:读“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时,突出“变成了”,表现出惊奇;突出“长长的大滑梯”表现出多么神奇、有趣。

  b.边读边想像,再通过读把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c.思考:同学们到了学校,为什么“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说说你的相法。

  2.分季节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季节上学路上的景色,你就读那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学生介绍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山区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并通过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五、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板书:

  2 上学一路歌

  春天 野花

  夏天 溪水

  秋天 野果

  冬天 冰

《上学歌》教学设计2

《上学歌》教学设计3

  目的要求:

  从简单的吹奏音阶向吹奏歌曲过度。

  重点难点:

  五度跳进的吹奏。

  导入:学会走才能跑。

  一、复习吹奏音阶

  1、自练。

  2、小组互练。

  3、全班合练。

  4、注意看指挥,了解指挥手势,理解指挥意图。

  二、学习吹奏《上学歌》

  1、学习新曲谱的方法:

  一听二看三记法:当每次学习新谱时,老师要吹奏三遍。

  第一遍时,同学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听觉上,仔细听听歌曲的旋律、节奏、曲调,同时眼睛、脑子也要积极的工作。

  第二遍时,同学们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视觉上,看看线谱上旋律的走向、音的高低及唱名,同时其他器官也要积极的工作。

  第三遍时,同学们跟着琴声默唱旋律,争取把旋律记下来,当老师吹奏完三遍后,同学们就应该学会简单的歌曲的谱子了。

  2、开始学习

  A、一听二看三记。

  B、合唱曲谱。

  C、接龙唱法。(看老师的指挥动作,指挥到哪个组哪个组唱,中间不能停。)

  D、练习吹奏。

  三、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在口琴吹奏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学习这首乐曲的时候还是有比较难的地方,例如:吹奏低音的5的时候,学生容易找不到音的位置,出现吹奏出其他的音的情况,我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单独的练习,让学生反复吹奏低音5,再逐渐的加入到旋律的吹奏中,加强学生的记忆。

《上学歌》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读3个字。ABC

  2.能区别指定的四组形近字,并组成词语。ABC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黑炭条、以免”。

  4.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ABC,

  5.读书质疑,进行二次预习。AB

  教学重点:

  1.“溪、教、互、免”的字形。

  2.理解词语“黑炭条、以免”。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生字“溪”的书写和记忆;读书质疑,进行二次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上学路上都做什么?有哪些开心的事情?

  板书课题:上学一路歌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问:小作者上学一路上都做了什么?“一路歌”唱的是什么歌呢?……)

  二、检查读书学习生字新词。(22分钟)

  (一)检查读书,随机学习生字(完成教学目标1)

  1.读课文,初步感知。

  2.结合预习本,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生字?随机指导。

  (1)字形记忆:溪。

  儿歌记忆:三点水,爪字头,一扭一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海里流。

  (2)确定偏旁。

  “互”查一横。

  “免”是刀字头。

  “或”是“戈”字旁。

  (3)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熟字加偏旁的字。

  弟——梯孝——教骨——滑

  亡——忙更——便才——闭

  熟字去偏旁的字:惑——或兔——免

  熟字换偏旁的字:到——室

  教师:检查自己的预习,对错误及时改正。

  3.练习:(完成教学目标2)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梯( )或( )免( )闭( )

  第( )惑( )兔( )才( )

  便( )教( )室( )滑( )

  更( )孝( )到( )骨( )

  (2)选择字义。

  滑:A光溜,不粗涩。B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C狡诈,不诚实。

  光滑( )滑头( )滑梯( )

  (二)学习词语(完成教学目标3)

  1.理解重点词语。

  黑碳条:看图理解

  以免:为了避免,害怕发生某事的意思

  “蒲公英、二月兰”看图理解

  2.象声词:叮咚叮咚嗒嗒嗒你能说几个象声词吗?

  嗒嗒嗒( )( )( )

  叮咚叮咚( )( )( )

  (三)考考你

  听写词语:溪水教室滑梯或者帮忙方便关闭互相以免

  三、再读课文,了解段意。(7分钟)(完成教学目标4)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同桌说一说。

  2.汇报交流。

  3.整篇课文讲了什么?

  四、读书质疑。(7分钟)(完成教学目标5)

  1.自己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问题,梳理问题。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说说题目中的“歌”是什么意思吗?(唱歌,欢歌)

  引出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我们”上学路上很快乐?

  五、分层作业:(1分钟)

  A、B、C: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学会生字并听写;完成课后2题。

  A、B进行二次预习: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我们”上学路上很快乐?标画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ABC)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ABC)

  3.知道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写作顺序写的。(ABC)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象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体会心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上学的路上多么愉快呢?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边读边做批注)

  二、品味语言,集体交流:(目标1、2)

  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上学的路上是多么愉快呢?

  1.第一小节。

  (1)引发学生想象: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花?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图片,视觉感受花的种类多、颜色多,嗅觉感受花香味浓。帮助体会春暖花开、花多(种类、颜色)花香。

  (3)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4)师生共同读:教师读第一句,孩子们读其他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5)谁能把春天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读出来?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一节。)

  2.第二小节。

  谁还从不同的地方感受到上学路上我们是那么愉快呢?

  (1)你们蹚过水吗?说一说你们蹚水时的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感受读。

  (2)再读:除了溪水的叮咚叮咚声,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歌声、笑声”)

  (3)简直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我们来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这是为什么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师生共同读:教师读第一句,孩子们读其他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节:看谁能把夏天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读出来。

  3.第三节。

  (1)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上学路上“我们”是多么愉快?

  出示①: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

  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成了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吃到自己亲手砸的核桃心情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出示②: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希望)

  (2)学生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读。

  (3)师生共同读:教师读第一句,孩子们读其他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节;谁能把秋天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读出来?

  4.引导学习课文第四节。

  还有谁从不同地方感受到上学路上的欢乐?

  (1)重点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滑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想象:坐在这样一个长长的大滑梯上,会是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的感受?

  (3)同学们是怎样滑冰的?读一读。如果去掉“一路嗒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好不好?为什么?

  (4)出示: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这一段描写了孩子们的什么?把描写动作的词语画出来。有感情朗读相关的句子。

  (5)再读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处理:“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读书,联系上文解决。

  ②看看这句话后面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省去了什么?把它补充完整,试着用陈述句或者感叹句来说一说。为什么大伙都怪学校太近太近?(可引导:玩滑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什么时候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6)指导朗读:把你刚才感受到的读出来!

  5.教师:同样,你们在上学路上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这一问题第一课时导入已经作为谈话内容,所以此处省略掉)

  (1)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2)是呀,上学路上的快乐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孩子们上学一路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唱出了我们的欢乐,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目标3)

  三、小结、分层作业。

  1.小结。

  2.分层作业。

  A、B、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A、B: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练习背诵;

  A:动手写一写你的《上学一路歌》(一个片段即可)

《上学歌》教学设计4篇(上学歌教学内容)相关文章: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篇 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有哪些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3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一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设计3篇(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水乡歌》教学设计4篇(水乡歌教学反思)

难忘的第一次教学设计3篇 《难忘的第一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范文3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

《蜘蛛》教学设计12篇 蜘蛛教案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8篇 绝招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春天”教学设计12篇(找春天教案设计思路)

数学六年级教学设计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