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时间:2023-09-07 13:40: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以供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

  1、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

  (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二、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1、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

  (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

  (整修)

  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四、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1、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五、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3、练写。

  4、交流。

  六、安排课后作业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

  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

  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四)巩固反馈

  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

  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

  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分才能平均分.通过学生多次操作,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介绍“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用除法计算.把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的含义与具体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在巩固反馈时,再一次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顺序、脉络,理解赵州桥的特点。

  3.了解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清字形,读准字音

  洨()河匀称()张鷟()桥墩()惟妙惟肖()

  2、释词:

  (1)巧妙绝伦

  (2)和谐

  (3)惟妙惟肖

  (4)匀称

  (5)推崇

  (6)古朴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

  “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

  一身。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桥的这些特点。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3)检查预习

  2.初读感知,整体把握文意

  请生阅读课文,师指导理清思路:

  (1)石拱桥的特点(第1—2段)(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3—9段)

  (3)中国石拱桥的发展(第10段)

  《中国石拱桥》是篇科技说明文。在本文中,作者从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

  桥,又说到中国石拱桥中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末了,说到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这是运用从一般引向个别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章法清楚,结构严密。

  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3.请思考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2)我国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试概括。

  4、细读课文第五节,研究赵州桥的特点。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的特点时,先总述,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述。在整个说明过程中,既说明了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明了它独有的特点。从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哪些是属于共有的,哪些是属于独有的?

  5.指导生理清顺序

  (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2)文章抓住哪些特点说明,又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

  三、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推崇()②和谐()③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桥dūn()②xiáo()河③饮jiàn()④ɡǒnɡ()桥

  3.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数据。

  2.阅读课后练习三两篇短文,比较其文体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篇 音乐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模板4篇(幼儿园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

实用的幼儿园的教学设计范文5篇(幼儿园教学设计的八个步骤)

线上教学考核实施方案必备10篇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汇总11篇】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合集7篇】

操场上教学设计6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必备14篇)

《翠鸟》教学设计10篇 翠鸟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