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篇(小学三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

时间:2023-11-05 13:58:00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篇(小学三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以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篇(小学三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书: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能描述秋雨过后的早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秋雨过后大自然的美,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体会秋雨过后地大自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

  你们喜欢秋雨后的景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快速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

  3、师正着,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内容

  1、带着生字在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喜欢哪一部分?

  2、师生交流初步的感觉。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生字。

  2、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3、老师重点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给生字扩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学写13个生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欣赏秋风秋雨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1、教师放录音读课文,学生跟读。

  2、小组内朗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交流读后的感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得非常美呢?

  6、假如你走在那样的'水泥道上,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感悟美景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着插图找找课文中描写插图上内容的句子。

  3、课件出示关键语句。

  (1)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2)道路两旁的法国……叶子。

  (3)水泥道像……路的尽头。

  (4)每一片法国……水泥道上。

  (5)我穿着……歌唱着……

  4、有感情地朗读课件上地内容。

  5、选择喜欢地句子多读几遍,说说喜欢的原因。

  6、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你能仿写几句吗?

  7、“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四、拓展延伸

  你去上学的路上,看过哪些美景呢?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 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字词掌握。

  2、 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示课题)

  3、解题。

  之:的 道:规律自然之道:

  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 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4、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5、课件出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以及小气泡:二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语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那么“明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课堂点评: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教完了。我的教法很简单,就是带着他们读读课文,然后把“我”的大大小小的发现一一找到。边读边找,我们共同完成了如下的发现:

  第一发现:天开始放晴了。

  第二发现:天空多么的明朗。

  第三发现:地面是潮湿的。

  第四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第五发现:水洼映着小小的'蓝天。

  第六发现:闪着雨珠的、金黄的梧桐树叶粘在湿的水泥道上。

  第七发现: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

  第八发现:是一块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地毯。

  第九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第十发现: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落叶不规则、有些凌乱,但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第十一发现: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蹦跳、歌唱……

  我把这些发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着共同寻找的发现,都笑了。肯定有老师说,这样教,太碎了,合并成三五条就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告诉我不要合并;课堂上,同学们的全部参与,告诉我这样找发现有意思。我手中有有关部门给我的四本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学设计、教案,但他们所教都比我复杂,那些复杂教法,总觉得就是按部就班,虽然他们也谈到发现,但都是相当概括性,几乎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谈的。大家可以细读这十一条,顺序不要变,相信你一定会读出某种逻辑。

  为什么要这样一条一条找出来?因为背着书包上学,经过门前的水泥道,就这么点的路,为什么作者能写下这么细的文章?不就是将这些一条条发现串起来的吗?

  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若干发现串起来就行了。不难,作家张秋生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熟视无睹是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年四季的微妙差异,如果你发现不到,同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这一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句(课堂上可以讲),但两次同样的句子,意思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谈一谈理由。学生说,最后一次是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感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从“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第一回觉得看出来的。

  我顺势说,如果“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改成“一夜春风,一夜春雨”“一夜夏风,一夜夏雨”“一夜冬风,一夜冬雨”,门前的水泥道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说,肯定是不美的,因为没有金色巴掌在上面。

  同学们所说的感谢,我认为是对的。但教学参考书及名师们设计的那些课,看不出有这种设计与思考。他们所说的,我无法认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这么简单的读与对答,我相信简单之教,学生们会有不少变化的。因为他们知道了平常之路、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一天的美,与季节有关,与自己的一条又一条的发现有关,与自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发现串成文章有关。

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4篇(小学三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7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关于期中考试后三年级作文7篇 期中考试之后三百字作文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篇(-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动物三年级作文3篇(观察动物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日记6篇

秋天的景色三年级作文3篇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6篇(小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3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优秀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3篇(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