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3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课件

时间:2022-10-12 13:04:07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3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课件,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3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

  2、难点:会列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键:使学生能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解答。

  课时划分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课时

  2、整理与练习 3课时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第1页的例

  1、“练一练”及第2页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难点:会正确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解方程: x-20=35 3x=60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说说每一步是怎样解的。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情景引入谈话:

  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课件出示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

(2)分析指导:

  师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你们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谁能说说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的等量关系式。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

  师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指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列方程解答。(板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尝试解答:

  师问:你会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吗?试试看。

  板书:

  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2x-22+22=64+22 师追问:根据什么解方程?

  2x=86

  X=43

  师指出: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4)小组交流:

  师:说说我们是怎样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

  说说可以怎样检验?

  师指导口头检验,并写出答句。

(5)独立尝试:

  师: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

  交流解法。

(6)引导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归纳:

  1)根据题中的条件找出等量关系,一般要找出最容易、最基本的等量关系。

  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

  3)解出方程后,认真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2、完成“练一练”。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在小组中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

(3)学生独立完成。

(4)反馈交流。

  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

  展示学生作业,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样做,依据是什么?

  如何检验?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填空。

  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这样写的。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题目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什么方程?如何解答?

  完成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一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指明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说说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

  教学内容

  第2---3页练习一的第6---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熟练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1)学生独立练习。

(2)方法指导。

  问:4x+12=50,第一步需要做什么?

  30x÷2=360,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可以怎样算?依据等式的什么性质?

(3)展示学生作业,交流方法。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1)分析指导:

  问: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在这里哪个量是未知的?根据什么列方程?怎样列方程?

  2)元包括哪些东西?请说一个等量关系式?怎样列方程?

(2)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8题

(1)指导分析:

  问: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你会列表进行整理吗?

  松树 3x棵 共61棵

  杨树 25棵

  可以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

(2)学生独立解答。

  2、完成练习一第9题

(1)理解题意。

  问: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3、完成练习一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评价。

  师追问: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的?

  4、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问:这题中需要求几个问题?身高和体重与出生时比分别有怎样的关系呢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5、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问:从发票中看出哪些信息?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怎样列方程?

(2)完成解答。

  6、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观察温度计,介绍“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2)指导推算。

  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是什么?

  知道摄氏温度,可以怎样推算华氏温度?需要列方程吗?

  知道华氏温度,可以怎样推算摄氏温度?可以列方程吗?

  温度计上的86○F,相当于多少○C呢?

(3)完成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座互相说说自己收获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2

  信息窗1 飘逸的风筝

  分数乘整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话题引入:在全市行的“做风筝”活动中,芳芳同学了解到:风筝的尾巴是由6根布条做成的,每根布条长1/2米,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做这个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活动二: 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师:要求做这个风筝的尾巴,一共用了多少米布条?该怎样列式?

  生1:1/2+1/2+1/2+1/2+1/2+1/2 生2:1/2×6 生3:6×1/2

  2、师:你能说一说这些算式有什么区别吗?

  生1:1/2+1/2+1/2+1/2+1/2+1/2=1/2×6=3 生2:1/2×6或6×1/2=1/2+1/2+1/2+1/2+1/2+1/2=(1×6)/2=3

  3、: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你想说什么?

  几个相同加数相加都可以写成分数乘整数的形式

  4、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交流概括: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数

  活动三: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师:结合刚才的分析过程,请大家观察1/2×6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交流:1/2×6=1/2×6=3或1/2×6=1×6/2=3

  2、师: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分数乘整数,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师:应用刚才的发现,计算10×2/

  15、7/12×9、18×3/4(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提醒学生: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抽生交流。

  教师强调: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中,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活动四:

  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1、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

  2、师生共同概括:分数乘整数,把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活动五:

  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2题是巩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示独立填写,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自主练习第46页第2题读懂题意后做在纸上并抽生交流算理。

  2、自主练习第42页第3题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综合练习题。练习时,应通过交流先明确每个算式的意义,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3、自主练习第42页第4题、5、6题是运用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重点让学生探究列式的理由和计算的方法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继续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解答与分数乘整数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解答与分数乘整数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话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应用“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活动二: 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及应用题练习

  1、自主练习第7题是口算训练,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

  抽生板演,共同订正。

  2、自主练习第8题是求正方形周长的题。练习时,要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然后再列式计算。

  学生做完后相互交流核对。

  1、自主练习第9题是综合运用整数乘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可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

  4、自主练习第10题是口算训练的题目。可让学生自行练习。

  5、自主练习第11题是综合运用整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每天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并提醒学生要约成最简分数。解决第2个问题时,可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订正。

  6、自主练习第12题是综合运用整数乘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可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

  7、自主练习第13题是综合运用整数乘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可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并交流 信息窗2 漂亮的围巾

  一个数乘分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2 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话题引入: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王芳同学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她每小时能织1/4米长的围巾,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1)2小时织多少米?

(2)1/2小时织多少米?

(3)2/3小时织多少米? ……

  活动二::

  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师:要求2小时、1/2小时、2/3小时织多少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可以列成:1/4×2、1/4×1/

  2、1/2×2/3

  2、师:你能通过画图或用纸条分别表示1/4×2、1/4×1/

  2、1/2×2/3是什么意思吗?

  生1:用一段纸条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1/4米,在1小时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2/3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生2:用一条线段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1/4米,在1小时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2/3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生3:用 表示1米,先表示其中的1/4米,在1小时的基础上,再分别表示出2小时、1/2小时、2/3小时各织多少米布。

……

  3、师:结合图示,你能说说上面三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1)2个1/4是多少? 1/2个1/4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2)1/4的2倍是多少? 1/4的1/2倍是多少? 1/4的2/3倍是多少?

  4、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谁能说一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交流概括: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活动三:

  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师:结合刚才的操作过程,请大家观察1/4×1/

  2、1/4×2/3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1/4×1/2=1/

  8、1/4×2/3=2/12=1/6

  2、师:想一想,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两个分数相乘,积的分子是两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分母是两个因数的分母相乘的积。

  3、师:应用刚才的发现,计算1/4×1/

  2、1/4×2/3(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提醒学生: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抽生交流。

  教师强调:在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活动四:

  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1、师:王芳6/15小时织了多少米?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分数乘分数?

  3、师生共同概括: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活动五:

  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是借助直观图来理解分数成分数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先横着看,再竖着看,分析重叠部分表示的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2、自主练习读懂题意后做在纸上并抽生交流算理。

  3、自主练习第3题读懂题意后分小组进行比赛。

  4、自主练习第4题读懂题意后独立解答并说出算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乘分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继续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解答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解答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话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活动二: 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及应用题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

  师: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解答

  抽生交流,共同订正。

  2、自主练习第6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这是一组判断题,呈现了学生在计算市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及原因并进行改正

  学生做完后相互交流核对。

  3、自主练习第7题是较复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师: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答

  生1:可以先算每个月各吃了多少千克大米,然后进行比较

  生2:可以直接比较1/4和3/8的大小 师: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自主练习第8题是一道通过计算、比较找规律的题目。

  师:独立计算,算完后观察两个数相乘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之间的关系

  生交流: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比两个因数大;当其中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当其中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

  2、自主练习第第9题是综合运用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师:观察统计表,仔细清理统计表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式计算

  抽生交流。

  教学后记:

  信息窗3 多彩的泥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信息,并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所提问题,重点研究“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和“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这两个问题。

  两个红点部分都是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其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研究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研究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教学的重点是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最终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把一班的15件泥塑作品用一条线段来表示,把它等分成5份,而男生做的占了其中的3份,要求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5件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进一步放开,启发学生自己画线段图来表示。在交流过程中,继续强化“求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2件的是多少”。引导学生对比这两个问题,使学生理解同样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果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告诉学生,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量。

“自主练习”第1题是计算的题目,目的是掌握和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后面解决实际问题作铺垫。练习时,可重点强调“先约分,再计算”。

  第2、3、4、6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其中第2、4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3、6题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练习时,让学生先弄清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再通过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并解答。交流时,重点让学生理解要求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象这样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练习时也可以适当进行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第7题,要引导学生理解做实验的时间占了“谁”的,即将整节课的时间小时看作整体,进而推想出求“做实验的时间有多长”就是求小时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信息窗4 精致的沙包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窗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用连乘法计算解答。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和把谁看作单位“1”。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子。

(2)梨的筐数的 和苹果的谨数相等。

(3)白羊的只数的 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教师给上面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

(1)有40筐苹果,梨的谨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 和苹果的售数相等,有40筐梨,????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有4只只黑羊。???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引导学生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1)、“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重量?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重量?画多长?根据什么?” 表示黄沙包克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要求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必须先求谁的重量?“那么,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计算?”(3)、让学生讨论:第一步计算什么?第二步计算什么?

(4)、让学生尝试计算

(5)、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列出算式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求的是什么?是把谁看作单位'1'的?第一步乘得的数再乘以

  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是以谁为单位'1'的?”使学生明确用综合算式解答,分析的思路和分步解答的思路是一样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做自主练习第2题。

  教师先说明可以用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有学生不理解,可画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

  3.小结。

  从上面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课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伺点?解答这样的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确定计算方法?

  让学生适当讨论、使学生明确。今天学的两步应用题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样的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4题,让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同样要说明,用分步列式解答和用综合算式解答都可以。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每一步以谁为单位“1”?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交流完后进行评价。第二课时

  第5、7、8、11、12题,都是有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练习时,可由学生独立解答,弄清是求“谁”的几分之几。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6题是比较大小的题目,是有关分数计算的变式练习。这里有加法也有乘法,练习时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第9题是分数连乘的问题,使学生明白要求黑板的面积必须知道黑板的长和宽,宽可以由长求出,从而求出面积。提倡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第10题为分数连乘的基本计算的题目。练习时,要提醒学生能约分的尽可能先约分再计算,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第13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题中的 “质量减少”是“谁”的,即青草的吨数是单位“1”。要求“晒干后质量减少了多少吨”就是求“96吨的是多少”。

  第14、15两题都是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要让学生结合线段图帮助理解。

  相关链接——倒数

  教学目标: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倒数的意义

  1、出示红点所列的算式,请大家观察,问: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几组数的特点: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它们的乘积都是1。然后引出倒数的定义,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又问:谁能根据刚才的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倒数?

  二、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问: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怎样来求一个数的倒数呢?小组讨论一下。提醒大家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你认为怎样就能很快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通过交流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出示第二个红点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上面总结的求倒数的方法独立完成题目。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0没有倒数?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指出:分子是1的分数,它的倒数就是分母,整数的倒数就是这个整数做分母,分子是1。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说明:算式中两个数的积都是1,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布艺兴趣活动”为素材,创设了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子做衣服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这些素材简明、直观、信息明了,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为计算而计算”的编排体系,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步发展。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4.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乘法算式的意义,并为后面的学习难点打下基础。

  出示例题,要求:默读题,列出算式,并说出算是的意义。第三小提要求用两种方法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后面理解新授内容开拓思路。

  2.复习倒数的定义,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多少。

  提问:什么是倒数?求出下列数的倒数各是多少?

  其教学目的也是为了给后面的新授内容作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1 提问: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重点板书: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2.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这个问题如何列式?根第一单元有何不同的地方?揭示板书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这个算是该如何进行计算?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将学生的方法陈列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重点分析教材中出现的第三种方法。

  3.解决“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式解决“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这个问题。

  学生做后交流解题过程,重点交流算式的转化思考过程。

  为什么这道题不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分子不能整除整数)

  4.将9/10米换作8/9米,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继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式解答。学生交流思考过程。

  这道题为什么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法解答?

  5.方法的优化。

  看看前面做的三道题目,那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仔细观察这种方法,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集体交流计算过程,教师最后总结计算方法。

  三、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20 T2 2.计算练习

  3.自主练习P21 T4、5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信息窗口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2、在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准备:书信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明确要求

  1、师: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中的东西吗?

[学生可能回答:A装信和报刊的袋子B布袋子]

  师:今天我们运用做书信袋来研究整数除以分数的知识。

[师板书课题并出示信息窗2的内容: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用2米布做书信袋。一个小书信袋需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2/5米。]

  二、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作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会提出:A 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B 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C 一个大书信袋用的布是一个小书信袋用布的几倍?D一个I小书信袋用的布是一个大书信袋用布的几分之几?] 师:第三和第四个问题放在问题口袋等以后再研究,今天我们就研究前两个问题。怎样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生思考后可能回答:A 看看2米布里有多少个1/5米。B用2除以1/5可以算出来。师列式:2÷1/5]

  师: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怎样算呢?

[生自主探究后交流,可能有这几种情况:A 我把1/5化成小数来算。B我画图分析:1里面有5个1/5,那么2里面有10个1/5。2÷1/5=2×5=10(个)师板书:2÷1/5=2×5=10(个)C 我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2÷1/5=(2×5)÷(1/5×5=2×5÷1=2×5=10(个))师:观察上面的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思考交流,可能这样说:A 我发现可以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B 我发现乘法可以转化成除法来计算了 C 我发现5和1/5互为倒数,2除以1/5 等于2乘1/5的倒数]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学生小组交流,重点交流思路与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能说一下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吗? [学生可能说: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数乘分数的倒数]

  三、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1、师:请同学们做自主练习第题,与同组同学交流交流,重点说一说计算方法。生小组交流

2、师:口答自主练习第1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题除外),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答] 3、自主练习:第3、6题

[学生自主练习后全班进行交流,第6题重点巩固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2÷1/5=2×5=10(个)

  2÷1/5=(2×5)÷(1/5×5=2×5÷1)=2×5=10(个)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3

  六上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

  1、+++=()×()。

  2、10个的和是();

  12米的是()米;

  3吨的是()吨;

  平方米的是()平方米

  3、在○里填上“>”“<”或“=”。

×4○

  9×○×9

×○

  4、比24多的数是();比56少的数是()。

  比5吨多吨是()吨;比10吨多是()吨。

  5、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6、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人。

  7、一袋大米25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千克,还剩()千克。

  二、选择。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

  1、“羊的只数是牛的只数的”,这里把()看作单位“1”。

  A.羊的只数

  B.牛的只数

  C.无法确定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比28的多7的数是()。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m的3倍和1m的同样长。

  2、3个比5个小。

  3、a×=b×(a、b均不为0),则a<b。

  四、计算。

(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

×24=

×=

  25×=

  2、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

×

××

  五、解决问题。

(每题6分,共30分)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全程的,行驶了多少千

  米?

  2、一个果园占地平方米,其中的种苹果树,种梨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平方米?

  3、某鞋店购进一批运动鞋,第一周卖出200双,第二周卖出的比第一周多。第二周卖出多少双?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最终定稿3篇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课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