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

时间:2022-12-22 22:47:42 课件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1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乔田万家小学吴廷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4.教学难点: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便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1)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我首先用猜一猜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猜猜老师拿的信封里装的是什么?(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用“考一考”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认出是多少钱的。教师指导学生从颜色、数字、图案、大小等等几方面来说。(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同时出示,让学生说说怎样区分它们。(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最后,我用抢答比赛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首先教师提出把这些人民币按照元、角、分来分类的要求,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迅速地分一分,让一个小组在磁力板上分,然后订正,归纳总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学习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学习1元=10角、1角=10分 首先我和学生做换钱的小游戏:“老师这儿有1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角的零钱,想一想,你应该给老师几张1角的?如果换成2角的或5角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了1元=10角,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接着老师问学生:“谁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呢?”指名回答(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换钱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主动的获取知识。)这一环节比较难,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走进各组共同参与引导。当学生能答对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3.强化训练,应用拓展(1)课后做一做

(指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订正。)(2)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购物的游戏,请你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轻轻的倒在桌面上,现在请大家用这些人民币想办法凑出5角钱,来买老师手里这个棒棒糖,看看谁能拿得又快又对。(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拿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4.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民币的用处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能损坏人民币。

  这节课,同学们有那些收获呢?(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还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1元=10角,1角=10分。课后我们和爸爸妈妈再做一做换钱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巧妙引入课题,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清明小长假都干什么?这些地方都要用到钱。”随之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如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2

  五 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有过买文具的经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通过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值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老师出示一盒粉笔,问:你们知道这盒粉笔是多少钱买来的吗?

  师: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钱呢?(请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1))【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课件中各种面值,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以1元为例讲解人民币的认法。

  先看数字,是1,再看汉字,是元,所以是1元。点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出其他面值人民币的认法。(2)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从课前准备好的小面值模拟人民币中拿来认,一个拿,另一个来认,轮流认。

  2.教学例2——人民币的换算

  师: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吗?(元、角、分)如果1角钱能买1颗糖果,那么1元钱可以买多少颗这样的糖果?(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答出是10颗)元和角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那就是1元=10角。(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1元硬币=10枚1角硬币)同样的,规定角和分之间的关系是1角=10分。(课件出示情境图,1角硬币=10枚1分硬币)【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3题。【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进率,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是不会换进率的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导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例4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之间以及10元与50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加深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知道在市场流通中,这些钱币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家长很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币给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学生的思想里没有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要想让学生明确这些换算关系,需要通过模拟购物、兑换钱币等活动来实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学会兑换。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难点: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老师知道在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节日。老师今天就想先带着小朋友们到商店去买衣服好不好?(课件显示服装商店物品)来到商店,你看到了什么?(衣服、裤子、裙子、围巾)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人民币来买这些衣服好吗?(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币图)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买衣服你有什么感触?(买衣服需要的钱比较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太麻烦了,因为面值太小了,要数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额的人民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额的人民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同桌交流,说出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并交流识别方法)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课件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课件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肯定评价。3.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钱的。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7题。【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大面值人民币。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2)大面值人民币: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 1张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币的兑换,由于平时很少接触人民币的缘故,所以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还是没有什么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巩固。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信封(装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有时还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探究新知】 1.教学例5。(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摆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个5角和2个1角。2个5角就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2)课件出示例5。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书:18角=1元8角)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师:根据这些气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以下3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6的3个问题。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第1个问题的?

  生1:求“买1个1号和1个2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这样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师:对!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换成1元3角。师:谁来汇报第2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求“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要用减法计算。算法是:1元-6角=4角。

  师:1元-6角=4角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4:我是这样想的:1元=10角,10-6=4(角)师:这种想法很好!

  师:第3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5:求“买1个3号和1个5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师:你是怎样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还可以这样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算法都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页第1~3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问题1:5+8=13(角)13角=1元3角 问题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问题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完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最难的还是几元减几角的问题,学生不懂的从元里面拿出1元来兑换成角在计算,所以这里是个难点,要加强。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通过用一定的钱购买不同价格的杂志,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因此数学中应结合他们进行货币交易的经历,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感受真实的交易过程,从而对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模拟人民币、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情境引入】 1.买文体用品。

(1)买一个球和一块橡皮,一共要()钱。(2)一个毽子比一个练习本贵()钱。

(3)买上面五种用品,付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钱。2.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师:仔细看看例7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杂志。

  生2:4本杂志的钱分别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买其中的哪两种杂志”。

  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这里“正好”就是13元钱买两种杂志,钱刚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师:讲得非常好!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解答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们组认为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随便先两种试一试,试出来的。师:能介绍你们“试”的方法吗?

  生1:先试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换成贵一点的试试。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还是少了一点,把7元的换成8元的再试。5元+8元=13元,正好合适。

  师:这种方法好。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生2:我们组是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出来的。用13元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能说说怎样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的吗?

  生2:先选5元的杂志,再把5元分别与6元、8元、7元的杂志试,看哪个合适。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这种方法很好!它能帮我们有顺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3:我们组是先选定6元的杂志的,再把6元的杂志分别与其他的3种杂志分别试,试出来的结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买《画报》和《连环画》两种杂志。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找到了几种答案? 生:两种!

  师:对!第一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买5元的《我是小学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6元的《画报》和7元的《连环画》。

  3.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答案,这两种答案是否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一下?

  生:把选定的两种杂志的钱加起来,看是否等于13元。师:很好!那谁来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检验)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8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计算后开始学习的,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合理的使用人民币,增强生活技能。

  五 认识人民币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有过买文具的经历。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通过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值模拟人民币。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老师出示一盒粉笔,问:你们知道这盒粉笔是多少钱买来的吗?

  师:你知道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钱呢?(请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1))【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课件中各种面值,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以1元为例讲解人民币的认法。

  先看数字,是1,再看汉字,是元,所以是1元。点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出其他面值人民币的认法。(2)活动:学生两人一组,从课前准备好的小面值模拟人民币中拿来认,一个拿,另一个来认,轮流认。

  2.教学例2——人民币的换算

  师: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吗?(元、角、分)如果1角钱能买1颗糖果,那么1元钱可以买多少颗这样的糖果?(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答出是10颗)元和角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那就是1元=10角。(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1元硬币=10枚1角硬币)同样的,规定角和分之间的关系是1角=10分。(课件出示情境图,1角硬币=10枚1分硬币)【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3题。【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们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的进率,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是不会换进率的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

  3、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例3引导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例4分为两个层次,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与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习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之间以及10元与50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加深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了解,知道在市场流通中,这些钱币的使用是最多的。“做一做”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家长很少让学生自己去购物,更少把大面值的人民币给孩子自由支配,所以很多学生的思想里没有大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要想让学生明确这些换算关系,需要通过模拟购物、兑换钱币等活动来实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学会兑换。

  2.通过兑换钱币、模拟购物等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物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难点:训练学生灵活使用人民币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朋友们自己的节日。老师知道在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会给小朋友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节日。老师今天就想先带着小朋友们到商店去买衣服好不好?(课件显示服装商店物品)来到商店,你看到了什么?(衣服、裤子、裙子、围巾)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的衣服呢?

  用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人民币来买这些衣服好吗?(课件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1元人民币图)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买衣服你有什么感触?(买衣服需要的钱比较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太麻烦了,因为面值太小了,要数很多)在生活中小面额的人民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要用大面额的人民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同桌交流,说出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并交流识别方法)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课件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课件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肯定评价。3.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钱的。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7题。【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大面值人民币。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2)大面值人民币: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 1张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大面值的人民币的兑换,由于平时很少接触人民币的缘故,所以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还是没有什么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巩固。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的例

  5、例6 【教材分析】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信封(装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情境导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有时还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探究新知】 1.教学例5。(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摆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就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2)课件出示例5。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板书:18角=1元8角)2.教学例6。

  课件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师:根据这些气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以下3个问题。

  课件出示例6的3个问题。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第1个问题的?

  生1:求“买1个1号和1个2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3角。

  生2:我是这样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师:对!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换成1元3角。师:谁来汇报第2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求“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要用减法计算。算法是:1元-6角=4角。

  师:1元-6角=4角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4:我是这样想的:1元=10角,10-6=4(角)师:这种想法很好!

  师:第3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5:求“买1个3号和1个5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师:你是怎样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加1角就是4元1角。生6:还可以这样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算法都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9页第1~3题。【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问题1:5+8=13(角)13角=1元3角 问题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问题3:1元+3元1角=4元1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完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最难的还是几元减几角的问题,学生不懂的从元里面拿出1元来兑换成角在计算,所以这里是个难点,要加强。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7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通过用一定的钱购买不同价格的杂志,使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购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比较零散的,因此数学中应结合他们进行货币交易的经历,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感受真实的交易过程,从而对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元、角、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

  模拟人民币、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情境引入】 1.买文体用品。

(1)买一个球和一块橡皮,一共要()钱。(2)一个毽子比一个练习本贵()钱。

(3)买上面五种用品,付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钱。2.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7,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师:仔细看看例7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一共有4本杂志。

  生2:4本杂志的钱分别是5元、6元、8元和7元。

  生3:我知道了要求的问题是“用13元钱正好可买其中的哪两种杂志”。

  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生1:“正好”就是“恰好”。

  生2:这里“正好”就是13元钱买两种杂志,钱刚好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师:讲得非常好!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先小组合作解答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生1:我们组认为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随便先两种试一试,试出来的。师:能介绍你们“试”的方法吗?

  生1:先试5元和6元的。5元+6元=11元,11元比13元少一些,把一本换成贵一点的试试。5元+7元=12元,12元比13元还是少了一点,把7元的换成8元的再试。5元+8元=13元,正好合适。

  师:这种方法好。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生2:我们组是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出来的。用13元正好买《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两种杂志。

  师:能说说怎样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的吗?

  生2:先选5元的杂志,再把5元分别与6元、8元、7元的杂志试,看哪个合适。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这种方法很好!它能帮我们有顺序地思考,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3:我们组是先选定6元的杂志的,再把6元的杂志分别与其他的3种杂志分别试,试出来的结果是用13元正好可能买《画报》和《连环画》两种杂志。

  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板书如下: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找到了几种答案? 生:两种!

  师:对!第一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买5元的《我是小学生》和8元的《卡通世界》;第二种答案是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6元的《画报》和7元的《连环画》。

  3.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答案,这两种答案是否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一下?

  生:把选定的两种杂志的钱加起来,看是否等于13元。师:很好!那谁来算一算?

  生:5元+8元=13元

  7元+6元=13元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检验)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8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计算后开始学习的,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合理的使用人民币,增强生活技能。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储蓄罐,乘车付钱,买东西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元=10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师出示金元宝)

  学生:金元宝、储蓄罐

  教师:看到金元宝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教师:那你知道买这个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储蓄罐上的标签:18元

  2、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人民币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l 两个1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让学生自由说

  三、探索1元=10角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元 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多付找回(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师: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

  师:那10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元=10角,10角=1元)

  4、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 2角能换()个1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元能换()张5角

  1元能换()张2角

  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5角能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3种方法进行分析。

  四、买东西

  教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钱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商品(课件展示),每个商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

  铅笔(1角)

  橡皮(2角)

  剪刀(3角)

  尺(5角)

  棒冰(1元)

  你可以悄悄的把你想买的东西告诉你的的同桌。

  再汇报。

  五、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3.小青蛙教案3篇

一年级下册试卷 [年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2篇 期中测试卷一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XX苏教版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3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亚洲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3篇

年最新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3篇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城

分草莓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草莓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女娲补天3【3篇】 部编版四年级女娲补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