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说课稿4篇 吨的认识和换算说课

时间:2024-02-25 12:55: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吨的认识说课稿4篇 吨的认识和换算说课,供大家赏析。

吨的认识说课稿4篇 吨的认识和换算说课

吨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节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克、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学习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对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明确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间的换算。

  二、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20%的学生对于吨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吨是质量单位,有65%的同学听说过吨这个单位,但并不知道一吨到底有多重,有15%的同学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电梯上看到过吨这个单位。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一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六、教学流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及周围环境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数学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环节就充分利用这一理念,完成对吨的发现学习。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猜老师的体重,复习质量单位千克,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图片及有关资料介绍,蓝鲸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1吨到底有多重,为了帮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

  1、搬一搬,直观感受1吨大米的重量

  我首先拿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然后,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每人搬一次,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在前面,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再让学生想象推算。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一直更多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这时,有同学可能会提出,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让学生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

  一头牛重500千克,两头重1000千克,就是1吨猪一头100千克,10头1吨。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1吨。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40个同学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在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全班交流后小结换算的方法。从而完成对目标2的教学。

  (三)巩固拓展,学以致用

  1、基础练习。

  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正确填写质量单位。

  2、综合练习。

  解决是否超载的问题。

  3、拓展练习,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助于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吨的认识说课稿2

  一.说新课标

  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对质量单位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本课知识,应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一吨重的观念,会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计算,为日后解答应用题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测量的认识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就学全了,可以使学生对这两种计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吨的认识”之所以安排后讲,是按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分别编排的。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化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4: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三说教法

  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是:

  1、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取一些具体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动脑、动手、动口,去感知和体验知识。

  2、运用新旧知识迁移法,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识。

  3、开放式教学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

  四说学法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生活实际的体验中学会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

  2、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整理、反思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者看过过桥的事情吧,请看大屏幕,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出示课题:吨的认识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二、讲授新课

  我首先提出,你还想知道有关吨的哪些知识?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起探求新知的兴趣。然后教师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好的问题,由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和看不懂的地方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培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接着,请学生说说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锻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自然导入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学生会找出“1000千克就是1吨”,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问题:

  1、1吨=1000千克这个式子可以怎么读?还能怎么读?让学生明确单位间可以互相换算。

  2、看看这个式子,你能给同学们提出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出题来进行单位换算的,主张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进一步培养了学习能力,这样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学生会掌握得更牢固,而且也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起来,形成完整认知结构。完成这句话的教学后,再让学生提出还有哪句话重要,围绕“计量较量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这句话,我设计了2个问题: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品用吨作单位?

  2出示教师收集的有关资料。在这一步骤中,我针对“吨”这一概念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接触到,不容易形成表象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举例.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六、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1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36位同学在加上两位老师约重1吨,并让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起立,一起跳一跳,体验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全班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困惑:

  (1)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

  (2)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

  (3)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

  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吨的认识说课稿3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

  第一课时。

  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1.新课导人

  (1).填空。 ’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化肥重50( ) 一只大象重6( )

  一辆货车载重4( ) 一支粉笔重5( )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xx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全课小结

  (略)

吨的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在此之前,浙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出现了千克的教学,第四册出现了克的教学的内容安排。"吨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千克和克的基础上对重量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在小学阶段,重量单位的学习到吨为止。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教材作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的安排是合理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大纲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以下两点:

  1、本课的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化聚。

  2、本课的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由于吨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往往只是眼见,却未必有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学重点是建立1吨的概念,难点是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再来说说学生的情况。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别的知识打下基础。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想,采用了一系列新课标下所提倡的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学法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开放题的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并且巩固新知,能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作答,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本课题的教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加大学生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2.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采取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提出问题,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会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并有利于课程的开展。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分4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水果贸易市场的画面。

  "一个苹果重450_____,一箱苹果重15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估计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中这一车苹果的质量为3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从实物中认识吨。(幻灯片展示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两幅画)

  教师引导学生:图上的吨或t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吨"的概念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4)、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数量上初步感知吨的重量,并反馈有多少同学已经知道"吨".并从生活实际中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可以随时发现数学。

  2、实物体验,联系生活

  本环节逐步由抽象到具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认识,拓展思维,以直观形象的物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是非常重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1)、出示实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个5千克的铅球

  教师请学生抬大米,掂铅球。引导学生:1吨的重量要几袋这样的大米啊?20袋这样的大米你们还抬得动吗?铅球同上过程

  (2)、同桌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教师引导:1吨的重量相当于几个我们这样的同学?

  (3)、联系生活举例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把吨这个重量单位用于生活,强化吨的概念的构建。

  3,单位化聚,练习巩固

  (1)出示例题:5吨=()千克5吨680千克=()千克

  20xx千克=()吨2450千克=()吨()千克

  (2)开放题: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一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质疑问难,总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主要有什么收获?

吨的认识说课稿4篇 吨的认识和换算说课相关文章:

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报告6篇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关于认识实习心得体会3篇 实习心得体会100字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2篇(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有关认识实习报告6篇(汽车结构认识与驾驶实习报告)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米的认识教案6篇 人教版三年级分米的认识教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5篇(亿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讲解)

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篇(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9篇(千米的认识课堂教学评价)

认识自己的教案11篇 认识自己课程教案

工程认识实习报告6篇 工程认识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