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硬币》说课稿3篇

时间:2024-04-17 19:15: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抛硬币》说课稿3篇,以供借鉴。

《抛硬币》说课稿3篇

《抛硬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抛硬币》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中第三课时的内容。教材从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入手,初步渗透概率的数学思想。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这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所以通过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抛硬币”和“摸球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又是必然的。

  2、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不可能、可能和一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统计结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

  猜测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而动手实验是验证猜测是否正确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这节课我采用“猜测、实验,验证”的教学思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自然完成本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有:1、讲授法

  2、引导探究法

  学法主要有:1、小组合作学习法

  2、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简单来说,就是一条主线:猜测 ------实验 -------验证,两个活动:抛硬币,摸球。其他一切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

  我分四步具体阐述:

  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来到这里上课,大家高兴吗?”一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小同学来到新环境的陌生感。然后出示两种奖品,提出课堂要求,充分吊起孩子们的`胃口之后,突然话锋一转,说这两种奖品今天大家只能选择一种,使学生马上面临两难抉择,需要一种策略快速做出决定。这样设计目的有三:1、明确本节活动课的要求,抛出激励措施,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2、教给孩子们面对两难抉择时,一种快速做出决定的策略;3、通过老师抛硬币继而追问:是不是每次抛硬币的结果都会是反面朝上呢?从而引出第一个学生活动:抛硬币,显得顺理成章。

  2、小组合作,动手验证

  第一个活动:抛硬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发现抛硬币的结果有正有反,从而推导出今天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可能、也可能

  第二个活动:摸球。这里又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面对一个已经装入3个白球,3个黄球的盒子,猜测: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复习可能、也可能。

  追问:从中任意摸出一球,会是黑球吗,会是绿球吗?推导出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装这两种颜色的球。

  一句:“你想亲自摸一摸吗”,转入摸球的第二个环节,由于各组所装的球各不相同,所以汇报时情况各异。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一方面巩固可能、不可能,另一方面推导出今天的第三个重点:一定。至此,今天的三个重点内容全部呈现。

  3、合理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连一连,选词填空两道题目,回归课本,巩固新知,然后通过装果冻的活动,打开逆向思维,从而让孩子们对:可能、不可能、一定有了一个更加完整、清晰的认识。

  4、联系生活,拓展课堂

  引导学生找找我们的身边有什么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使数学学习不局限于课本与课堂。

  六、板书设计:

  抛硬币

  可能、也可能

  不可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方面有:

  1、每个重要知识点的呈现都融入学生活动之中,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比较多,积极性也比较高。

  2、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本课中,各种游戏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有秩序地开展的,各小组分工合作,并享受着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不足的方面有:

  我的语调比较平,缺少起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童趣的语言他们听起来可能会更喜欢、更容易产生兴趣。

《抛硬币》说课稿2

  一、教学内容及简析:

  《抛硬币》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中的内容, 教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不确定现象——抛硬币、摸球活动入手由浅入深的初步渗透概率的数学思想,是学习概率知识的开始。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实验、探索、验证的数学方法,使学生在大量的动手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桩奠基。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同时具备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于游戏有强烈的兴趣,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直观形象为主,要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有必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在具体情境中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态度。

  关于能力目标,最初我只关注了学生的数学表达,忽视了表达需要分析、推理和判断作为支撑,在网友的帮助下,我才深刻的去理解教材,进一步走近学生,有了以上的教学目标确立。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并用这些词语对简单事件进行描述。

  课前准备:学生每6人一组。

  教具准备:硬币、盒子若干,黄白蓝三色球,扑克牌,记录单,相关课件

  三、说教学流程: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这节课我以“游戏活动”引领全课,采用“探究——体验”的教学方式和“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应用。把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2、活动体验,深入探究。

  3、灵活应用,内化提高。

  4、评价反思,课外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关于这个环节,我最初一直对自己设计的“抽签”和“石头剪子布”游戏情有独钟,在网友的建议下我认真揣摩了教材中“抛硬币”的真正意图,最后坚定的选择了抛硬币活动,在学生猜教师抛,同桌一个猜一个抛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切入主题,硬币落地时有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就是不确定现象。

  意图:这样不但放缓了学生初步接触不确定现象的脚步(因为石头剪子布有三种可能,而抛硬币会有两种可能),而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面或反面两种可能,而不是“谁赢了”这样的结果之中,从而顺利的进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

  第二环节:活动体验,深入探究。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分两个层次带领孩子,通过两次摸球活动探究

  第一层次: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二层次;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这两次摸球活动虽然基本都是采取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的步骤进行,但又不尽相同。第一次摸球是学生无法看到什么颜色球,在学生都摸到白球的惊奇中去掉外皮,露出庐山真面目(只有6个白球)之后去发现、去总结、去判断生活中的事件。第二次的摸球活动是在学生知情的情况下(3个白球、三个黄球)猜测、试验,发现,当然摸球的时候要求学生闭着眼睛,摸到球后看清颜色再放回盒子里。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有两点:1、出示课件明确摸球规则,使学生有目的、有秩序的操作,在有效的操作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判断才有了良好的数学表达。2、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可能性事件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让学生模仿说、到独立用可能性的词语列举生活事例,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契合了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这样也很好的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有效的突破了难点。

  第三环节:灵活应用,内化提高

  这个环节我设计的三个有针对性的练习

  1、课本93页连一连。这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摸牌说牌游戏:请5位同学摸牌。其余同学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比如:第一位同学抽走5后,第2名同学不可能再抽到5,可能抽到1,可能抽到2,也可能抽到 3,还可能抽到4。

  意图:在学生抽牌说牌中让学生“开口说、动脑想”架起了思维与语言的桥梁,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按要求装球。

  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蓝球。

  任意摸一个球,一定会摸到蓝球。

  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摸到蓝球。

  意图: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对本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第四环节:评价反思,课外延伸。

  意图:课末通过: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课后继续调查生活中可能性的事情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自我评价,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一个反思和总结的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每个环节选出优胜组。鼓励提问:下个环节那个小组可能获胜呢?激励学生: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可能性的知识。也成为为课堂的一抹亮色。

  四、说板书设计:

  抛硬币

  ——可能性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可能性分为确定和不确定,确定分为一定和不可能,不确定用可能来描述。这样的板书,突出了本节教学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家从课件上可以看到我的板书,这里我想说说课题,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一直困惑的是:北师大教材的课题大多以情境命题,我在情境课题之后加上数学课题,这样是否可行?

  五、说教学效果和反思:

  正是在网友和各位的老师的帮助下,我才会一次次读教材、读学生,一次次反思、一遍遍修改,才会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理解了可能性的知识,才会在猜想验证中提升了数学能力。比较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也不知不觉获得了提高!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抛硬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抛硬币》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的第三课。“抛硬币”是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可能性”这一生活中的概念的认识和研究。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统计结果的分析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数学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这一数学概念。

  (二)教材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小学的低年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对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比较薄弱。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这时候我首先采用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导入,让学生的听故事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学到新知,使概念的教学生动起来;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验证一下自己刚才的猜测,使学生学习的理论有实际的经验为基础,也使学生在验证活动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体验;然后我引用书本中的抛硬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我们身边的问题,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用“可能性”来表述的现象,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知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教学思想,我认为在课堂教育环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孩子初步感受知识,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讲“可能性”时我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引入新课,形式新颖,别具匠心,让学生的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新知。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并表现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这样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为下面的学习铺垫道路。

  2、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知识

  小学生脑中的具体形象,决定于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所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结合相关情境,让学生自己逐步探索、发现和总结。特别是实际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内涵。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活动从来都是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首先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其次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必须重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式,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达到相互交流启发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意识越强,合作意识越浓,越能发挥他们的潜能,越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可能性”教学中,教师没有过多讲解的含义。这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会、理解“可能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向。为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可能性的知识,同时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引入新课,学生的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运用所学合理猜测,初步感受新知,引出数学概念。

  2、小组合作,动手验证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况,验证刚才猜测的结果。对新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合理练习,巩固新知

  运用抛硬币这一小游戏,让学生先运用所学的知识猜测结果会怎么样,说说为什么这样推断,课后再进一步验证结果。

  4、课堂总结,形成系统

  让学生回忆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整理,形成了一定的知识链。

  5、联系生活,拓展课堂

  引导学生找找我们的身边有什么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使数学学习不局限于课本与课堂。

《抛硬币》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抛硬币教学反思6篇

抛硬币教学反思6篇 小学数学抛硬币试讲

抛硬币教学反思5篇(小学数学抛硬币试讲)

抛硬币教学反思【通用8篇】

一枚硬币作文600字9篇 作文一枚硬币的经历400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抛硬币》教案9篇(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五角硬币收藏价格表3篇(5角硬币收藏价格表)

抛硬币教学反思6篇 让硬币浮起来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抛硬币》教学反思3篇(二年级数学下反思)

抛硬币教学反思6篇 认识硬币教案反思